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作者

陈颖

顺昌县洋口中心学 353200

摘要:本文聚焦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艺术鉴赏力的培养问题,通过系统化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探索,提出“计划引领-比较分析-灵活实施”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实践表明,通过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确保鉴赏教学的系统性,运用横向比较和纵向分析相结合的多元鉴赏方法,以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审美判断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鉴赏力

随着《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施,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已成为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艺术鉴赏力作为美术核心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关乎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更影响着其文化理解和创造力培养。然而,当前初中美术鉴赏教学存在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方法单一化、学生参与度不高等现实问题,制约了学生鉴赏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在美术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应该更加注重于多样的设计方向综合运用,寓教于乐。

统一计划,有序展开

在教学设计中,跨学科的整体规划至关重要。教师需要制定系统性的教学方案,有序推进教学进程,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针对初中新生,应当实施循序渐进的美术素养培养计划,将艺术鉴赏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知识模块。通过初中三年的持续教学,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逐步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使其审美能力在初中阶段获得显著发展。

以《蒙娜丽莎》与《簪花仕女图》的对比教学为例,教师可采取以下教学方法:首先指导学生自主搜集两幅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及画家生平等相关资料。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幅杰作虽然创作于不同文化背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与唐代中国),但都运用细腻写实的表现手法,生动刻画了特定历史时期女性的生活状态与社会角色。这种跨文化的艺术比较,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不同文明背景下艺术创作的共性与个性。《蒙娜丽莎》表现出蒙娜丽莎的神秘感,《簪花仕女图》体现出女子悠然自得的体态。引导学生思考,领略不同艺术少在形式上的差异。诸如此类,进行相关的知识铺垫更好地向学生传达相关的美术专业知识。系统的了解国画、油画等不同画种的魅力,进行统筹规划,统一教学,提高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横纵比较,多维思考

比较是教师进行课堂讲授的重要方法之一,无论是其他课程还是对于美术作品的鉴赏。采用比较的方法都会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加强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性,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比较中可以更好地进行鉴赏能力的提高。比较,可以是横向的比较,也可以是纵向的比较。通过比较的方式来鉴赏出不同美术作品的优劣之处。例如进行纵向对比将毕加索的不同时期作品放在一起观看,会观察到作家在不同时期的风格变化,同时也会感受到作家在作画时的情感变化。进而更好地了解作者创作的心路历程。与此同时,也可以进行横向的比较,比如说将不同流派、不同民族、不同画种的画作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例如国画、油画、漫画、版画等不同的形式,鲜明的突出作品的特征,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使学生的记忆力得到加强,在脑海当中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对多种美术作品的形式及风格的鉴赏能力。增强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灵活教学,激发活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键在于将课堂时间充分交还给学生,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创造空间。当代教育理论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核心主体,教师则扮演着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留白环节,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能有效培养其想象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在课堂上可以给与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积极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进行自己对于美术作品独到的看法和理解。“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美术鉴赏能力方面,便要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不能局限于固有的知识框架当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突破。例如,参考批判家或艺术评价者对于同一幅作品的批判和评价,善于从固有的批判和评价当中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进行美术分析,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的同时,打破固有的美术评价框架。积极地畅所欲言,与同学之间进行充分的讨论,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思维。再者,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自我创作,在了解相关的绘画知识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自由的艺术创作,并展示作品进行相关的讲解,让学生进一步地打开思维。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于美术的创造力,够能更好地体会到美术鉴赏的魅力,体会到发现美的眼睛对于美术创作的重要性。增添美术鉴赏的创造性与活力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系统探讨了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鉴赏力的培养策略。实践表明,统一的教学计划保障了鉴赏教学的有序开展,横纵比较的方法拓展了学生的审美视角,灵活的教学方式激活了课堂活力,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了有效的鉴赏力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艺术感知和审美判断能力,还培养了其文化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艺术来自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提高美术的鉴赏能力,培育孩子发现美的眼睛,不仅是对美术这一学科的必要学习知识,还是寻找另一个看待生活的角度。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不仅仅是对于学生进行美术创作进行相关的启发,更是对学生看待艺术进行独到的见解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屠征. 浅谈初中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J].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2(13):368-369.

[2]张静. 浅谈提高初中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途径[J]. 美术教育研究, 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