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气阴两虚患者胸痹心痛的中医辨证治疗探讨

作者

赵安会

重庆市铜梁区水口镇卫生院 重庆 402560

摘要:目的:探讨在气阴两虚型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我院接收的气阴两虚型胸痹心痛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辨证加用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心悸、胸痛、胸闷、气短、乏力、自汗、口干)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气阴两虚型胸痹心痛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气阴两虚;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论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其中心绞痛是其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1]。气阴两虚型胸痹心痛是冠心病心绞痛的一种中医证型,主要表现为心胸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动则益甚、倦怠乏力、自汗、口干等。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发病群体逐渐年轻化[2]。传统西药治疗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症状,但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因此,积极探索中医辨证治疗在气阴两虚型胸痹心痛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我院接诊的气阴两虚型胸痹心痛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60.54±4.12)岁;病程0.5~12.2年,平均(6.47±1.35)年。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41~80岁,平均年龄(60.81±4.09)岁;病程0.6~11.9年,平均(6.39±1.2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基础性西药治疗方案。患者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包装规格:40mg*24片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1039 生产厂家: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1片/次,1次/d(上午),口服。患者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包装规格:5mg*10片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J20160474 生产厂家:德国Merck KGaA),1片/次,1次/d,口服。

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辨证加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气阴两虚型处方:黄芪、酸枣仁、当归各 20 g丹参 30 g,茯苓 25 g,麦冬、五味子、郁金各 15 g,炙甘草 9 g,大枣 5 枚。以冷水浸泡后煎煮2次,每次煎煮20~30分钟,取400 mL药汁,1剂/d,每日分早晚2次温服。

两组患者持续治疗30天。

1.3观察指标

中医证候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悸、胸痛、胸闷、气短、乏力、自汗、口干等症状积分,每项为0~3分,分值越低表示症状越轻。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6.0软件对研究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n)和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心悸、胸痛、胸闷、气短、乏力、自汗、口干等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气阴两虚型胸痹心痛作为冠心病心绞痛的一种中医证型,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心胸隐痛、心悸气短、动则益甚、倦怠乏力、自汗口干等症状[2]。在现代医学的背景下,尽管传统西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症状,但长期用药的耐药性和不良反应问题日益凸显,促使我们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辨证治疗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个体化治疗策略,为气阴两虚型胸痹心痛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辨证加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该中药汤剂由党参、麦冬、五味子、黄芪、丹参、川芎、赤芍、生地黄、炙甘草等药材组成。党参、麦冬、五味子具有益气养阴的作用,能够补充心气,滋养心阴;黄芪则补气固表,有助于提升机体的整体功能;丹参、川芎、赤芍等药材则能够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改善血脉瘀阻的病理状态[4];生地黄滋阴清热,凉血止血,调和体内阴阳平衡;炙甘草则能调和诸药,益气复脉,增强整体疗效。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在加用中药汤剂后,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心悸、胸痛、胸闷、气短、乏力、自汗、口干)显著降低,P<0.05,也就意味着,患者的心悸、胸痛、胸闷、气短、乏力、自汗、口干等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显示出中医辨证治疗在气阴两虚型胸痹心痛治疗中的独特优势。此外,中医辨证治疗强调个体化治疗,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药材剂量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这种治疗方式不仅提高了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治疗在气阴两虚型胸痹心痛的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红梅,俞鹏,陈晓虎. 中医药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发心绞痛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17):3179-3183.

[2] 王东风,袁晖戍. 袁晖戍教授”辨证活血十法”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临床经验总结[J]. 中医临床研究,2023,15(5):122-125.

[3] 包迪妮,苏晓明,刘春玲. 唐蜀华教授基于”阳化气,阴成形”辨证论治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绞痛经验[J]. 中国医药导报,2024,21(22):160-163.

[4] 李婷,郑丽文,王广梅.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研究——评《冠心病中医诊疗与康复》[J]. 世界中医药,2023,18(14):后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