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堂教学中德育元素的挖掘与渗透路径研究
喻建伟 王烨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息县高级中学
引言
教育是知识的传授,也是学生德育培养的阵地。社会对素质教育逐步重视,高中教育目标扩展至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德育教育是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不局限于思想政治课,体现在每一门学科教学中。高中课堂教学功能是学术知识传递,承载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道德规范等德育任务。学科教学中有效挖掘和渗透德育元素,是许多教师面临的难题。本文探讨这一问题,提出高中课堂教学中德育元素的渗透路径和策略,为教师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高中课堂德育元素渗透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目前,高中课堂教学里德育元素的渗透存在不少明显不足,特别是传统学科的日常教学中,德育教育常常被放置一旁无人问津,或是没能找到合适途径真正融入课堂环节,《普通高中课程方案》里清晰列出了具体的德育目标,可不少教师实际授课时,依旧觉得德育只是思想政治课要负责的内容,其他学科的教师想把德育元素自然融进自己的课堂流程,往往找不到切实可行的办法。这样的情况出现,一方面是因为现有教育体制在政策导向和资源分配上,对德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到位,另一方面也能看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缺乏系统的相关理论指导和足够的实践操作经验,多数教师日常更侧重于学科知识的系统讲解与传授,没有充分关注到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实际需求,最终导致德育教学和学科教学变成了相互分离的两部分,没能形成有机整体。
当前高中课堂教学中,德育元素的渗透正面临一些具体问题,应试教育的沉重压力下,学生和教师的注意力普遍集中在如何提高学科成绩上,这让德育教育的关注度变得相对较低,有些教师甚至觉得德育教育与学科教学没什么关系,进而忽视了它在学科教学中该有的作用。许多教师手里没有能把德育元素融入课堂的具体办法和可行策略,这种情况下,德育教育往往只是走个过场,很难起到真正的实际效果,不少教师没能将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不着痕迹地放进学科内容与教学活动里,导致德育教育呈现出零散、片面的状态,缺少应有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当前高中课堂教学中德育元素渗透还有个问题是教学方式单一,传统教学方式多偏重于知识传递,看重学生学术能力培养,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却缺乏有效关注,教师教学过程中更多是传递知识,没去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与价值观问题。德育教育本应渗透到课堂每一环节,可课堂氛围太严肃单一,学生的情感共鸣和道德感悟常得不到充分激发,德育元素渗透效果差,没能形成有力的德育引导和塑造学生品格的机制。
二、高中课堂教学中德育元素的有效渗透路径
为改善现有德育教育的实际状况,切实提高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程度,需要从多个具体方面着手,认真探索并实际推行适合高中教学场景的德育渗透路径,教师应当清晰意识到,德育不只是思想政治这一门课程的独有任务,更应该成为所有学科教学过程中需要共同承担的责任,每一位身处教学一线的教师,都应该主动承担起德育工作的相应责任,将德育教育自然且有机地融合到各自的学科教学环节中。语文课堂上,借助经典文学作品里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道德冲突,引导并启发学生深入思考道德准则和社会责任的内涵,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历史人物具体事迹与重要历史事件的细致分析,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凭借这样的方式,德育元素能够毫无违和感地融入到学科内容当中,助力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社会普遍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和完整的价值体系。
课堂教学要融入情感教育,营造积极氛围让学生在愉悦学习中悄然接受德育影响,教师以自身为榜样,用情感引导激发学生共鸣,让他们学知识时也受道德观念熏陶,生动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等方式,能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道德困境,感受不同选择的后果,在互动里思考现实中如何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决策。语文课堂上,讨论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抉择,分析其中道德冲突,可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情感教育渗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道德判断,增强情感认同,为未来社会行为筑牢道德根基。
教师需借有效的课堂管理与师生互动渗透德育元素,课堂管理不只是维持纪律,更是培养学生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途径,组织小组合作、集体讨论,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与决策,能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设立“班级责任人”或“值日生”,鼓励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担责,既培养组织协调能力,也让他们意识到团队合作和集体主义的重要。建立平等、尊重、关爱的师生关系,可促进学生间的尊重与关怀,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师生互动中,教师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助其在实际交流中加强对道德观念的认同,塑造健康价值取向。
结语:
本文探讨高中课堂教学中德育元素的渗透路径及其实际有效性,当前教育环境下,德育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分量愈发凸显,课堂内容、教学方法与师生互动形成有效结合,教师便能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个具体环节,这样做不仅能推动学生的学业持续发展,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完整的价值体系。教育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如何优化并加强德育教学,已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未来,教师需要持续探索更多贴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的德育渗透路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为坚实可靠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陈力 , 刘华 . 高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路径研究 [J]. 现代教育科学 ,2023,45(5):68-72.
[2] 赵俊 , 孙浩 . 基于德育视角的高中教学策略探讨 [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42(3):55-59.
[3] 周峰 , 王娜 . 德育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机制及实践 [J]. 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39(8):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