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音乐德育教学探究
龙伶磊
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育贤实验学校 528322
引言:
立德树人乃教育根本任务。初中音乐教学在这一背景下,应充分发挥德育功能。音乐作为情感艺术,感染力强。初中学生处于成长关键期,音乐教学渗透德育至关重要。本论文探究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音乐德育教学,旨在提升教学质量,为培养新时代青少年贡献力量,让音乐成为德育的有效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
一、立德树人与初中音乐德育教学的关系
(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与初中音乐德育教学有着紧密而深刻的关系。一方面,立德树人为初中音乐德育教学指明方向。立德树人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德育处于首要位置。这就要求初中音乐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挖掘音乐中的德育价值,通过音乐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例如,在音乐欣赏课中,选择具有爱国主义、团结友爱、勤劳勇敢等主题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另一方面,音乐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和表现力。通过音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将德育内容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比如,在学习一首赞美大自然的歌曲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合唱训练中,学生们通过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此外,立德树人与初中音乐德育教学相互促进。良好的德育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每一次的音乐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而通过音乐德育教学,学生在欣赏和创作音乐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为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音乐德育教学现状
(一)部分学校和教师开始重视音乐德育教学,认识到音乐在培养学生品德方面的独特作用。在教学中,会选择一些具有积极价值观的音乐作品,如歌颂祖国、赞美友谊等,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和道德内涵。一些音乐活动如合唱比赛、校园音乐节等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和团队合作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往往以教师讲解、学生聆听为主,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音乐作品中德育元素的挖掘不够深入,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情感表达,未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此外,受应试教育影响,有时候课程不能正常开展,常被视为副科,因此,教学时间和资源分配不足,从而影响了德育教学的开展。这些因素都难以有效地将德育融入音乐教学中。
三、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音乐德育教学策略
(一)深入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元素。教师要仔细分析每一首音乐作品,如经典的爱国歌曲中蕴含的民族自豪感、励志歌曲中的奋斗精神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
(二)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道具、多媒体等创设与音乐主题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还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提升教师自身德育素养。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同时,积极参加德育培训,提高将德育融入音乐教学的能力。
(四)开展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如举办校园音乐会、音乐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展现自我,培养自信和责任感,同时也能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好品德的追求。
四、立德树人对初中音乐德育教学的引领作用,以《歌唱祖国》为例
(一)立德树人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歌唱技巧,更要注重挖掘歌曲背后的德育价值。《歌唱祖国》这首歌旋律激昂,歌词充满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通过学习这首歌,学生能深刻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怀,明白国家的繁荣富强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奉献。
(二)立德树人引领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在教授《歌唱祖国》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国庆阅兵等视频资料,创设庄严、热烈的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为祖国欢庆的场景中,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祖国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 ) 立德树人促使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融合。学习《歌唱祖国》时,可以结合历史学科,讲述新中国成立的历程和国家建设的成就,通过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用诗歌或散文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 四)立德树人要求教师以身作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饱满的热情和对祖国的真挚情感演绎《歌唱祖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总之,立德树人引领下的初中音乐德育教学,以《歌唱祖国》等一系列优秀作品为载体,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结语:
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初中音乐德育教学的探索意义深远。通过音乐教育,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艺术素养,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挖掘音乐作品中的德育元素,让学生在欣赏和参与中得到心灵的滋养。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未来,我们期待初中音乐德育教学能够取得更显著的成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音乐的熏陶下,成为有道德、有情感、有追求的新时代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音乐成为立德树人的有力工具,奏响美好未来的乐章。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2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152-155. .
[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新时代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Z].北京:教育部,2021
[4] 尹爱青,李华.音乐教育与德育融合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J].中国教育学刊,2023(06):78-82
[5] 王秀霞.初中音乐教学中德育元素的挖掘与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0
[6] 陈美娟.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学音乐德育功能的实现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24(03):105-109
[7]李洪修,张敏.音乐教师德育能力的构成与提升策略[J].中国音乐教育,2022(09):23-27
[8] 赵婷婷.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音乐德育中的应用研究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26):58-61
[9] 吴小华,刘畅.合唱教学中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路径——基于 12 所初中的实证研究 [C].全国音乐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21 :11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