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探讨

作者

高昌

山东省嘉祥县实验小学何庙校区 山东嘉祥 272400

新课标清楚说明,小学数学教学要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重点。这些核心素养涵盖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数据意识等,培养这些能力,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以及自身成长的重要基础,因此建立一套符合新课标要求、能科学评价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评价体系,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及实际价值。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评价体系的内容

(一)抽象能力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主要表现为抽象能力(包括数感、量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空间观念与创新意识。通过数学眼光,学生能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提出数学问题,抽象出数学研究对象,理解自然现象背后的数学原理,发展好奇心与创新意识。

(二)思维能力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涵盖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或推理能力。评价学生数学抽象能力,主要看学生能否从具体情境中提炼出数学概念、数学关系;主要看学生能否借助图形、图像等直观方式理解数学知识,能否通过想象来解决数学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评价内容涵盖学生是否喜欢数学学习、有没有信心、有没有求知欲以及是否愿意合作、做事是否认真等,学生是否主动参加数学课上的活动,是否敢于应对数学学习中的难题,是否能、同学一起完成学习任务等。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评价体系的方法

(一)基于核心素养维度的分层评价体系

在新课标背景下,可以用抽象能力、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等核心素养,来建立分层评价体系。这个体系把每个核心素养分成基础层、发展层以及创新层三个级别,分别对应不同学习阶段培养目标。

基础层关注学生对核心素养基本认识以及简单使用。在数学抽象方面,要求六年级学生能够从实际情境中找出重要的数学信息如在“超市打折”的例子中,把“折扣 Σ=Σ 现价 ÷ 原价”这样的数量关系提炼出来;在逻辑推理方面,能通过简单的归纳发现数学规律看到“1,3,5,7…”这个数列后,总结出奇数排列特征。

发展层重视学生对核心素养的灵活使用、迁移能力。以数学建模为例,学生要把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变成数学模型,用方程表示“行程问题中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在数据分析方面,学生能根据统计图表里的数据提出合理建议分析班级月考成绩分布,为老师调整教学重点提供帮助,创新层注重学生的高阶思维、创造性应用,在直观想象方面,学生可以用几何图形设计创意方案,用长方体展开图画出立体手工;在数学运算方面,学生能改进计算方法用“凑整法”快速解决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这个体系把核心素养目标分层次细化,让评价更容易操作,既满足新课标“逐步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同时也能照顾到学生之间的不同,引导教学更准确地发挥作用。

(二)融入跨学科实践的综合评价机制

新课标重视学科之间的结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评价要把学科界限打破,建立包含跨学科实践的综合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以实际问题为基础,用项目式学习任务来检验学生在处理真实问题时对数学核心素养整体应用能力,设置“校园种植园规划”项目,让六年级学生把数学、科学、美术等课程知识结合起来完成任务,在数学方面,重点看学生空间想象、计算能力、数据整理;在跨学科融合中,考察他们是否能用公式计算种植成本、收益以及逻辑推理是否清晰,评价人员涵盖教师、学生自己、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教师主要关注任务完成过程中核心素养表现如平面图的比例是否准确、成本计算是否有条理;学生自己反思在记录数据、设计计划中的不够之处;小组成员之间则注意彼此在合作中使用数学方法情况有没有主动提出用统计方法改进种植方案,这种方式通过跨学科的实际操作,把核心素养评价、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既体现新课标‘学以致用’的要求同时也增强评价动手性、趣味性,有助于学生整体素养发展。

(三)动态化成长追踪评价体系

动态成长追踪评价体系以“过程性评价”为核心,用持续记录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情况,实现评价的及时性以及发展性。这个体系依靠数字化平台,建立学生个人核心素养档案,记录课堂参与、作业反馈、单元测试以及实践成果等多个方面数据,对于六年级学生,可以设置“核心素养成长曲线”每月更新各个方面的表现,在数学运算方面同时记录学生从“能准确计算小数除法”到“能运用运算律简便计算”再到“能检查并改正计算错误”的进步;在数学建模方面,跟踪其从“模仿套用公式”到“自主构建模型”的变化从“用方程解应用题”到“设计方程模型解决家庭预算问题”,评价方法采用“教师点评+ 数据可视化”,教师每周根据课堂表现写评语,如“本周在‘鸡兔同笼’问题讨论中,逻辑推理清楚,能带动小组找到多种解法”;平台自动生成各方面成长曲线,让学生清楚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够,同时,每学期开展两次“素养反思会”,学生结合档案中的数据,制定下一阶段的提升计划,如“加强数据分析能力,每天练习解读一则统计新闻”,该体系通过动态跟踪以及数据展示,突出评价发展功能同时符合新课标“关注学生成长过程”的要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自我提升动力,推动核心素养连续进步。

结束语

总的来说,分层评价、跨学科综合评价、动态追踪评价体系,从多个方面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评价提供可行的方法。这些方法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同时也适合六年级的教学实际,用多种方式全面衡量学生素养发展,结合人教版教材实际应用来看,这些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引导教学重点转向培养学生素养,今后还需要连续改进,使评价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导航仪,帮助核心素养落地,推动小学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东琴 .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路径研究 [J].《教师》,2025,1:143-145,

[2] 叶润霞.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5,8: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