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药剂科抗菌药物管理对临床用药合理性的影响分析

作者

刘文杰 常芳

东营市第五人民医院 东营市垦利区 257500

摘要:目的:探讨药剂科抗菌药物管理对临床用药合理性的影响,分析其在优化用药方案、减少耐药性及控制医疗成本方面的作用。方法:在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共选取90例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药剂科抗菌药物管理措施,包括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处方审核、用药教育及定期反馈;干预组采用常规用药管理模式。对比相关指标,评估药剂科抗菌药物管理的实际效果。结果:干预组耐药菌感染率为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8%。干预组平均住院时间为8.2天,较对照组的10.5天明显缩短。(P<0.05)。结论:药剂科抗菌药物管理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用药合理性,有效降低耐药菌感染风险,缩短住院时间并减少医疗费用。该管理模式为优化抗菌药物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药剂科;抗菌药物管理;临床用药;影响分析

引言: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其导致的耐药性问题严重威胁患者治疗效果与医疗安全。这几年来,耐药菌感染率在持续上升,临床用药的规范化管理迫在眉睫。药剂科作为医院合理用药的核心部门,在抗菌药物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关于药剂科抗菌药物管理对临床用药合理性影响的研究仍较为有限,亟需进一步探讨其在实际医疗环境中的作用机制与效果,为完善抗菌药物管理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90例使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干预组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分布为25~78岁,平均年龄(52.3±10.7)岁;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分布为27~76岁,平均年龄(51.8±11.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分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筛选标准

1.2.1纳入标准

(1)住院期间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且用药方案由药剂科参与审核与管理。

(2)符合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要求,用药指征明确,符合临床指南推荐。

(3)病历中记录完整的抗菌药物使用信息,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疗程及用药目的。

(4)药剂科定期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监测,并提供用药教育或反馈。

(5)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参与药剂科抗菌药物管理的相关研究。

1.2.2排除标准

(1)抗菌药物使用未经药剂科审核或管理,完全由临床医生自主决定。

(2)用药指征不明确或不符合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要求。

(3)病历中抗菌药物使用记录不完整,无法评估用药合理性。

(4)患者住院期间未接受药剂科的用药教育或反馈,缺乏管理干预。

(5)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免疫系统疾病或药物过敏史,可能影响抗菌药物使用的安全性评估。

1.3方法

干预组采用常规用药管理模式,由临床医生根据经验或指南自主制定抗菌药物使用方案,药剂科不参与处方审核、用药监测及反馈。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及用药指导,无专项抗菌药物管理措施。

对照组实施药剂科抗菌药物管理措施,具体如下:(1)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根据医院抗菌药物分级目录,严格限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确保用药符合分级管理要求。(2)处方审核与干预:药剂科专职临床药师对每例患者的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审核,对不合理用药(如药物选择不当、剂量不准确或疗程过长)及时提出干预建议。(3)用药教育与指导:药剂科为患者提供抗菌药物使用教育,包括用药目的、剂量、时间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4)定期监测与反馈:药剂科定期监测患者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收集耐药菌感染数据,并将结果反馈至临床医生,优化后续用药方案。(5)多学科协作:药剂科与感染科、微生物实验室及临床科室协作,开展抗菌药物使用会诊,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确保用药安全性与有效性。

1.4观察指标(对应结果,表格数量)

①耐药菌感染率: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评估抗菌药物管理对耐药性控制的效果。

②平均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从入院至出院的平均时间,分析抗菌药物管理对治疗效率的影响。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如果P<0.05,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耐药菌感染率

干预组实施药剂科抗菌药物管理措施,在耐药菌感染率、不合理用药率、平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药剂科抗菌药物管理有效提升临床用药合理性并降低医疗风险。此差异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干预组实施药剂科抗菌药物管理措施,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7天的比例更高,表明抗菌药物管理有效提升治疗效率。此差异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P<0.05),具体数据见表2。

3讨论

药剂科抗菌药物管理通过分级管理、处方审核及用药监测等一系列科学化措施,显著提升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实施分级管理制度,严格限制了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滥用,保障药物选择与临床指征高度匹配。处方审核环节中,药剂科专职临床药师对每例患者的用药方案进行细致评估,针对药物选择不当、剂量不准确及疗程过长等问题提出专业建议,使干预组的不合理用药率从对照组的26.7%显著下降至11.1%。这一结果表明,药剂科的深度参与有效减少用药偏差,优化了治疗方案。同时,经过定期反馈机制与多学科协作模式,临床医生能够及时获取用药监测数据,动态调整治疗方案,保证用药方案始终符合最新临床指南推荐。除此之外,药剂科开展的用药教育活动,帮助患者充分理解用药目的、剂量及注意事项,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一步优化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实施药剂科抗菌药物管理为临床用药合理性提供科学化、规范化的解决方案,其核心价值体现在多维度优化医疗实践。借助分级管理与处方审核,抗菌药物使用更加精准,有效降低不合理用药率,同时遏制耐药菌的蔓延趋势。这一个管理模式既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又提升医疗效率,并且还在控制医疗成本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未来,进一步深化药剂科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定位,将有助于持续提升医疗质量,为患者安全与公共卫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甄中锋. 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物用药管理对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 17 (19): 164-167.

[2]许珠蕊, 罗月娥. 药剂科参与到抗菌药物用药管理中对推动临床合理用药所发挥的作用探讨 [J]. 北方药学, 2023, 20 (01): 119-120+126.

[3]游春霞. 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用药管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用药合理性及住院时间的影响 [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2, 35 (08): 1261-1264.

[4]滕飞. 分析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用药管理在促进临床用药合理性方面的作用 [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 20 (07): 17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