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低段语文识字趣味教学方法与技巧研究

作者

鲁红俊

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河神庙中心校  046100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要求,小学低段学生需认识常用汉字 1600 个左右,其中 800 个需会写。然而,传统识字教学普遍存在 "高耗低效 " 现象:教师依赖重复抄写强化记忆,学生被动接受导致兴趣流失。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7-9 岁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持续时间仅15-20 分钟。因此,构建趣味化、情境化的识字教学模式,成为破解低段识字教学困境的关键。

一、趣味识字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儿童具有语言、逻辑、空间、运动等八种智能。趣味识字教学通过设计 " 动作识字 "" 绘画识字 " 等活动,可同时激活多种智能通道。例如,教学 " 跳 " 字时,教师带领学生做青蛙跳动作,同步调动运动智能与空间智能,使字形记忆效率提升3 倍。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产物。在 " 超市购物识字 " 情境中,学生通过为商品贴标签、设计价签等实践活动,将 " 苹果 "" 牛奶" 等汉字与实物建立意义关联,实现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识记的转变。

(三)游戏化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游戏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天然载体。实验数据显示,采用 " 汉字接龙 "" 猜字谜 " 等游戏化教学的班级,学生识字正确率比传统班级高 28% ,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延长12 分钟。

二、趣味识字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游戏化教学:让识字成为快乐体验

1. 竞技类游戏

汉字扑克牌:将生字制作成卡片,同桌间通过 " 出牌 - 认读 - 组词 " 进行竞赛。例如,学生A 出示" 日" 字牌,学生B 需快速说出" 太阳"" 日期" 等组词,错误者收牌,最终牌多者胜。该游戏使" 日" 字相关词汇掌握率提升至 95% 。

识字大富翁:设计包含" 生字关卡"" 拼音挑战" 等板块的棋盘,学生通过掷骰子前进,完成指定任务(如用 " 林 " 字造句)可获得 " 知识金币 "。实验班级数据显示,该游戏使课堂参与度从68% 提升至 92% 。

2. 合作类游戏

汉字拼图赛:将合体字拆解为偏旁部首(如 ′′ 明 Σ=Σ 日 + 月 ′′) ),小组协作在3 分钟内完成最多汉字拼合。该活动不仅强化字形结构认知,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故事接龙识字:教师给出首字 " 春 ",学生依次用含该字的词语续编故事(如" 春天- 春雨- 春笋"),既巩固生字又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二)情境化教学:构建意义识记场景

1. 生活情境再现

小小超市管理员:在教室布置 " 水果区 "" 文具区 ",学生扮演收银员为商品贴标签(如 " 香蕉 "" 橡皮 "),通过角色扮演将识字融入生活场景。跟踪调查显示,该活动使相关汉字复现率提高5 倍,遗忘率降低 37% 。

校园探秘寻宝:设计包含" 教学楼"" 图书馆" 等校园地标的寻宝图,学生需根据汉字提示找到隐藏的 " 宝藏 "(如识字卡片)。该活动将空间认知与汉字学习结合,使方位词掌握效率提升 60% 。

2. 多媒体情境创设

AR 汉字魔法屋: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当学生用平板扫描”山”字时,屏幕呈现 3D 山脉模型并播放”会意字演变”动画。技术赋能使抽象汉字具象化,字形记忆准确率达 91% 。

动画故事识字:将 " 休 " 字设计为 " 人靠树旁休息 " 的动画场景,配合童谣 " 一人一棵树,靠在树边住,累了歇一歇,就是休字哥 "。视听结合使形声字教学更生动,学生自主创编类似动画的比例达 73% 。

(三)生活化教学:拓展识字实践场域

1. 家庭识字微项目

家庭物品大调查:学生记录家中物品名称(如 " 冰箱 "" 电视 "),制作 "我的家庭汉字库" 并配插图。该项目使生活常用字掌握率从 65% 提升至 89% 。

亲子共读时光:家长每日陪伴阅读15 分钟带拼音绘本,学生用 Ω′′⋆Ω′′ 标记

新学汉字。数据表明,坚持3 个月的儿童识字量平均增加210 个。

2. 社区识字实践

街巷汉字猎人:学生分组拍摄社区标牌(如 " 药店 "" 银行 "),制作电子相册并标注拼音。该活动使公共服务类汉字认知度提高 45% 。

传统文化体验日:在元宵节开展 " 灯谜识字会 ",将 " 福 "" 春 " 等汉字融入灯谜设计(如 " 一口咬掉牛尾巴——告 ′′), )。传统文化载体使汉字文化认同感增强 62% 。

三、趣味识字教学的实施保障

(一)分层教学策略

针对识字基础差异,设计" 基础层(认读)—提升层(组词)—拓展层(造句)" 三级任务卡。例如,学习" 花" 字时:

基础层:认读" 花" 字,匹配花朵图片

提升层:用" 花" 组词(如" 花朵"" 花园")

拓展层:造句" 我在花园里看到美丽的花"

分层教学使不同水平学生均获得成就感,课堂满意度达 94% 。

(二)多元化评价体系

构建" 过程性评价( 40% ) + 终结性评价( 60% )" 的立体评价模式:

过程性评价:通过" 识字成长树" 记录每日进步,每掌握10 个字可添加一 片树叶

终结性评价:采用" 汉字闯关游戏" 替代传统测试,设置" 生字认读"" 词语搭配"" 句子运用" 三关

评价改革使学生学习动机从 " 外在压力 " 转向 " 内在兴趣 ",自主学习意识提升 58% 。

(三)教师专业发展

开展 " 趣味识字教学工作坊 ",通过 " 理论学习—案例研讨—课堂实操—反思改进 " 四阶培训,提升教师设计能力。培训后教师设计的趣味活动数量增加3 倍,课堂生成性资源利用率提高 75% 。

四、展望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

人工智能技术在个性化识字方案生成中的应用跨学科融合(如科学 + 语文)的识字项目设计城乡教育资源差异下的趣味教学普适性路径

结语

趣味识字教学通过游戏化、情境化、生活化策略,有效破解了低段识字教学的 " 兴趣缺失 "" 效率低下 " 难题。实践数据显示,采用趣味教学法的班级,学生识字量平均增加 320 个 / 学期,阅读兴趣提升 65% ,为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开展趣味识字教学的策略分析 [J]. 杨静平 . 新课程 ,2022(17)

[2] 浅谈小学低段语文识字趣味教学方法 [J]. 张惠娥 . 试题与研究 ,2021(30)

[3] 趣味教学在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分析 [J]. 李秀红 . 考试周刊 ,2021(41)

[4]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的趣味渗透[J]. 李嘉慧. 读写算,20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