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土地资源管理与耕地保护策略探讨

作者

郝鹏

汉滨区安康大道国土大厦 陕西省安康市 725000

摘要:在全球环境不断变化且人口持续增长的时代背景下,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其重要性愈发显著。土地资源管理和耕地保护是两个紧密相关的重要议题,已经成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目标,并推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耕地保护;策略

引言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化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也带来了土地利用结构的深刻变化,尤其是耕地资源的减少和土地利用效率的低下问题日益凸显。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的基础,其保护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研究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与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1新发展形势下耕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1.1耕地占补平衡措施落实不到位

在新发展形势下,耕地占补平衡措施的落实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方面,由于城市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需求的激增,部分地区在“占一补一”的原则下,补充的耕地往往存在质量较低的问题,如土壤肥力不足、水源条件差等,导致新补耕地难以达到原有耕地的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在执行占补平衡政策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过度追求补充耕地的数量而忽视了对耕地质量的严格要求,使得占补平衡制度形同虚设。此外,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也是导致占补平衡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惩罚机制,使得违规占用和破坏耕地的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1.2“以租代征”现象频发

这一现象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或企业以租赁为名,绕过严格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程序,直接在耕地上进行非农业建设,如修建公园、道路、工厂等。这种做法不仅严重违反了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更直接导致了耕地资源的非法流失和破坏。

“以租代征”之所以频发,背后有多重原因。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需求激增,而土地指标供给相对有限,部分地方政府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不惜铤而走险,采用“以租代征”的方式绕过审批程序,快速获取土地资源。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对土地政策缺乏足够了解或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以租代征”可以规避高昂的土地出让金和税费成本,从而选择这一方式进行用地。

“以租代征”现象的危害不容忽视,它不仅导致耕地资源的非法流失和破坏,影响了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还扰乱了土地市场秩序,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环境。此外,由于“以租代征”的用地行为往往缺乏明确的法律保障和监管机制,容易引发土地纠纷和社会矛盾,从而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

2土地资源管理与耕地保护策略

2.1强化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

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是确保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了强化这一领域,首要任务是构建一个完善的规划体系,该体系需涵盖国家、省、市、县等多个层级,确保各级规划之间的紧密衔接与协调一致。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生态环境保护的严格要求以及土地资源的自然禀赋,以此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在实施土地资源规划时,需要巧妙地结合刚性与弹性。一方面,必须严格执行规划,确保各类用地严格按照规划用途进行开发,从而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另一方面,也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适时对规划进行调整和优化,以增强规划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加强土地资源监管是强化规划与管理的重要环节。应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完善监管手段,实现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的动态监测和有效管控。对于违反规划、非法占用耕地等违法行为,必须依法进行严肃查处,以确保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2.2推进耕地质量提升与保护

耕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石,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粮食产量和农产品品质。因此,提升与保护耕地质量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土壤改良是提升耕地质量的关键环节。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应制定相应的改良方案。例如,对于贫瘠的土壤,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方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对于盐碱地,可以采取排盐排碱、种植耐盐碱作物等措施降低土壤盐碱度,使其适宜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建设对于提升耕地质量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应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确保耕地得到充足的灌溉和排水。这不仅可以提高耕地的抗旱抗涝能力,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还有助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

加强耕地保护力度也是必不可少的。应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制度,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同时,加大对违法占用、破坏耕地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耕地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为防止耕地退化,还应定期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3加强耕地保护政策执行力度

为了确保耕地保护政策的有效实施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执行体系。其中加强耕地保护政策的执行力度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首先,要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责任制度。这一制度应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土地使用者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各方在耕地保护工作中能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过责任制度的落实可以形成有效的压力传导机制推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切实履行耕地保护职责。

其次完善监管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应加强对耕地使用情况的动态监测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违法占用、破坏耕地的行为。同时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机制鼓励社会公众对耕地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3结束语

土地资源管理在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维护生态平衡中占据核心地位。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及严格监管土地资源,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保护生态环境及实现土地资源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耕地作为土地资源的核心,其保护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维持生态环境平衡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许少亮.新时代我国土地利用与管理策略探讨[J].今日国土,2024,(07):32-35.

[2]张玉.当前加强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策略[J].农业灾害研究,2023,13(04):173-175.

[3]柳旭宏.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方法探讨[J].农家参谋,2022,(21):79-81.

[4]孙桂清.加强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策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10):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