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让“会阅读”变“慧悦读”

作者

严星

苏州高新区和祥幼儿园 215151

摘要:“一本薄薄的图画书可以读出百种滋味,一本简约的图画可隐含辽阔的世界……”当我们拿起绘本引导幼儿阅读和展开绘本教学过程中,不经思索我们是否真正读懂绘本、倾听幼儿的趣味发现?是否了解深析其隐含的暗示、不同角度看待的故事情节、情感起伏变化等?是否给予多元深入绘本探索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进行表层阅读问答?本文结合多元互动的阅读策略出发,通过探究实践引导教师、家长和幼儿之间共读百味、共享阅读策略、共慧悦读。

关键词:多元互动;阅读策略;家园共育

绘本基于阅读会产生百种语言和思考方向,它不仅限于幼儿与绘本的观察、表达、互动,还需要不同思维火花的碰撞。当成人与幼儿共读,即共感同深受、共对话,阅读才能更为的深入理解、才能获得更多的阅读体验与收获。就如杜威所说“学生应当被教会如何思考,而不仅仅是被教导什么。”在展开阅读中,教师和家长自身需要提前准备什么?如何做到与幼儿共读共对话?如何实现阅读中的“慧悦读”,是我们不断探索所想达成的目标。

一、准备:读懂绘本,嚼出百种“滋味”

在阅读室场和自主阅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很多幼儿快速翻阅一本绘本后马上更换另一本,并说道:“我看完了。”在教师组织的绘本教学或家长的亲子阅读中,我们也会发现一次的共读后,该绘本也就戛然而止,后续留下幼儿自发的翻阅。但读一遍就够了吗?就算会阅读了吗?

蒙台梭利说过:“反复练习是儿童的智力体操”,阅读同样如此,一本绘本反复阅读会有不同的发现、获取不同的信息,每个细节的深度阅读、每个线索的不断延伸,会带动幼儿不断思索、猜测、表达,从而发现阅读带来的乐趣。这不是一次泛读所能解决的事,如何引导幼儿激发阅读兴趣,带动“反复”阅读?从教师和家长角度来说,首先离不开自身前期有准备的读懂绘本,从而引发多元思考,与幼儿产生思维碰撞。

首先,泛读绘本,了解基础信息:当我们第一遍阅读一本绘本,可以从封面、内容、封底等画面观察,对绘本的主要角色、情节逻辑形成初步的思维框架,熟悉故事内容、了解角色特点等。其次,精读绘本,深析绘本价值:以“可以划分哪些线索脉络?”“画面可能蕴含哪些可能忽视的细节?”“幼儿可能会发现什么有趣的事情?”“情绪情感产生哪些变化?”“围绕不同的线索脉络可开展多少次衔接性的共读活动?”等提问自审,结合不断反复翻阅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等结构后,我们会惊喜的发现绘本中隐藏着不同故事脉络和相互关联的细节,其中也会蕴含着不同的教育价值、情感变化。以《爷爷一定有办法》为例,从线索脉络来看,在成人视角下我们可能主要以约瑟和爷爷之间关于布的变化展开故事讨论,但以幼儿兴趣视角中可延伸出剪落的布去哪里了以及老鼠一家变化的故事展开讨论,二者有所串联,并激发幼儿不断深入的观察和对话。从细节出发,以约瑟妹妹的成长变化、布在约瑟身体上的变化、老鼠的变化带出了约瑟在不断的长大、老鼠一家不断地壮大等暗示。从情感出发,布由大到小也带出了爷爷对孙子的爱、节约爱惜的情感和约瑟由依恋到独立的勇敢等。从扉页和环衬出发,找出了重要线索布的贯穿等。

由此可见,当我们不断阅读、认真分析,我们会在绘本中看见儿童的兴趣和作者的心思。也只有成人做好充足的阅读准备,不断细化的故事脉络后才能结合幼儿年龄特征制定共读活动,引领幼儿在不同脉络下延伸出多层次的深度阅读,且面对幼儿的发现提问,也能有准备的进行回应或带动幼儿继续以好奇不断观察,反复阅读,找寻新惊喜。

二、共读:慧读绘本,引发多元互动

(一)师幼共读:1.深挖绘本,促理解感受。在读懂绘本后,教师可围绕线索脉络分多次展开阅读活动,从整体衔接上关注每个活动预设观察的重点内容,层层递进与幼儿共同深挖绘本;从阅读策略上关注集体共读和自主阅读形式的划分,重视关键问题的设定从而引发后续幼儿的自主观察和带动发现表达。以《母鸡萝丝去散步》为例,同一本绘本可开设5课时师幼共读活动,第一第二课时以母鸡的角度、以狐狸的不同角度切入观察理解绘本故事情节,感受角色特点和诙谐幽默的特色。第三课时以“母鸡萝丝是否发现狐狸的存在?”的辩论引发更深层次的幼幼讨论,使其在运用前期阅读经验的基础上再次细致观察画面,勇敢讲述自己的观点,在感受趣味的同时也知道每人对于故事有着自己的理解,要学会接受他人的观点。第四、五课时以“如何让故事画面动起来?”展开讨论,延伸出后续的角色扮演商讨、道具制作、演绎的活动,或是带动动画制作活动的产生。2.思维碰撞,促多元表达。阅读形式不是单一的集体阅读、自主阅读的结合,不是单一的问答形式,在共读中也要给予幼儿自由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倾听他人对于绘本的不同理解。以《鸭子!兔子!》绘本为例,教师可设置正反方辩论的形式,以绘本画面的巧思即带动幼儿学会通过绘本观察找寻图片证据,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我的地图书》为例,幼儿基于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绘制属于自己的家、宠物、游戏故事等各种不同内容的思维导图规划,在分享表达中带动表达、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学习他人的优秀经验。

(二)家园共读:1.阅读沙龙,促家长慧读。如何做到与幼儿共读共对话?家长日常带动也尤为重要。为此教师可利用家长半日、家委会等途径面对面的进行阅读沙龙分享。首先,教师挑选一本绘本与家长展开共读活动,先由家长分享讲述在绘本中的故事和自己有趣的发现,教师后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带动家长一同梳理绘本的线索脉络,为引导幼儿亲子阅读策略打下铺垫。接着,对“怎么带动幼儿阅读”的话题进行阅读策略探讨,以“从如何导入?”“如何给画面内容的集体共读和自主阅读部分进行分段?”“如何提问引发幼儿对集体共读部分的思考和对自主阅读的铺垫过渡?”“如何回应反问激发幼儿观察阅读、反复阅读的兴趣?”等问题进行互动式交流,从而避免出现单一的我读你听或我问你答的现象产生,或是快速翻页无法仔细沉静阅读的情况。2.亲子共读,促幼儿悦读。教师可组织亲子共读活动或进入社区共读的方式,通过亲身体验更好地将沙龙探讨方法运用于实践,指导后续地亲子共读时光。以《月亮的味道》绘本为例,教师通过月饼的味道引发幼儿的兴趣,带动幼儿观察1个动物摘月亮的画面后,以问题“还有哪些动物?他们怎么摘月亮的?”带动亲子共读,鼓励家长促幼儿讲述,并以拼贴动物到来顺序的方式共同梳理故事完整情节,以帮助我摘月亮的游戏,带动家长、幼儿间的互帮互助,了解同心协力的重要性,最后以还有一个动物在哪里的疑问引发幼儿再次阅读和找寻。以《拔呀拔呀拔萝卜》为例,带动幼儿家长体验拔萝卜过程演绎,在游戏中梳理故事情节、人物顺序以及学说词句等。以绘本为媒,以游戏融入,通过亲子共读告知家长阅读方式的多元、如何搭建幼儿的阅读支架、带动阅读变“悦”读。

三、玩转:悦读绘本,拓展多元活动

(一)融合绘本,带入一日生活:当绘本教学结束后,幼儿对于绘本的内容意犹未尽,借助隐藏于绘本中的丰富元素亦可延伸带入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游戏和家庭阅读生活中。(1)创设良好有延伸性的阅读环境,即设置专门供幼儿的阅读角落,利用空间布局、开放式与封闭式的融合,投放适宜的绘本或共读后的绘本,让幼儿将兴趣持续,把阅读成为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一部分。(2)将绘本在一日生活衔接贯穿,做到家园共同协作。例如,当教师将不同的绘本内容融入各个区域,《情绪小怪兽》融入来园的情绪签到;《叶子先生》中的树叶造型、《小泥人》等带入美工区创作;《三十六个字》融于语言区感受文字、书写文字的魅力,其余各类绘本带入语言区进行创编、讲述、收纳、分类等;《云朵面包》、《捡到一个小东西》中的布艺拼贴特色融入布艺区等;《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亦可创设游戏情境开展音乐律动等,幼儿会潜移默化地向教师和家长表达自己情绪情感、艺术创作的热情,会带动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到自然资源的收集,会产生对艺术的创作和对文字、故事创编的不断深入探索,会在教师家长的鼓励下进行绘本延伸活动的作品分享表达等。(3)改变传统的阅读活动,拉近幼儿兴趣和理解力与绘本的距离。家长教师利用在园或是在家的空余时间引导幼儿对共读过的绘本展开演绎,通过角色扮演、故事接龙、游戏互动等方式激发阅读的兴趣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延伸绘本,让绘本动起来:静态的阅读制约着思维模式,因此,教师需要不断调整、优化绘本阅读策略才能激发幼儿自由、愉悦参与阅读活动。结合日常幼儿讨论绘本故事的谈话,教师可及时发现教育价值和契机,鼓励支持幼儿展开童话剧演绎、多媒体支持下的简易动画、戏剧演绎、皮影戏、会动的小人书等团队商议、创作的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将喜欢的绘本故事改编成童话剧,通过角色扮演、台词设计、故事情节创编、舞台布置等环节,让幼儿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拓展想象的空间,并在策演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此外,在自身演绎的基础上,幼儿可通过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带动家长、幼儿园共同合作,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简易动画,探讨纸片角色动起来的方法,形成新的探索学习途径,延伸出对中国非遗皮影戏、传统小人书文化的活动延伸,尝试以不同的形式展示绘本故事,也能极大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此外,亦可结合日常的故事播报邀请幼儿分享在园或在家中共读故事、作品展示,潜移默化中引发家长有意识地利用空余时间主动与幼儿共读、交流,提升阅读的效果,带动幼儿享受悦读。

(三)开拓绘本,组织阅读系列活动:寓教于乐的绘本阅读逐步与课程游戏化相结合,呈现园本化阅读系列活动。结合不同年龄段特征,围绕特定线索开展为期几周的阅读活动,可以有效地提升幼儿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也可架起家园沟通的新桥梁。例如,小班以与图书、诗歌做朋友为主,让幼儿在家园的陪同下体验、感受、发现兴趣、运用实践。中班以图书跳蚤室场、书本旅行等为主,提升书籍分类的经验,形成爱护图书、资源利用的意识。大班以我的绘本发布会为主,将非遗和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如以竹简书、长卷书、立体书、动画等形式融于绘本发布展示中,让幼儿以自身为主人邀请家长加入,同从参与感受书的演变历史,创作过程,从而体验真正多元阅读和家庭共读的快乐,爱上阅读。

绘本通过奇趣的画面、生动的语句、作者的巧思提升幼儿的思考、想象、创造、语言表达等能力,阅读则支持幼儿以自己的方式感受、发现、判断、思考。而这些离不开幼儿园、家庭、社会生活情境的指引,为此,幼儿园、家庭皆因重视、不断优化绘本阅读的指导策略,打破传统单一模式,以幼儿为本位,让“会阅读”变“慧悦读”。

参考文献:

[1] 彭懿. 图画书这样读[M].北京:接力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