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的分层策略
黄佳影
南京市上元中学 211100
摘要:双减政策的出台实施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意味着教师需要积极提升作业设计质量,从分层作业设计理念出发凸显作业层次性,为帮助初中生全面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内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的分层管理正在受到关注,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差异、知识掌握程度、学习兴趣偏向加强分层管理,才能更好地提高作业设计针对性、突出作业设计层次性,为后续作业目标、作业内容、作业评价的分层管理提供支持。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
引言: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重要的德育学科,正在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业设计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对当前双减政策不断深化的背景,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也要改进策略及思路,尝试从分层理念出发对作业设计作出新尝试,借助不同形式作业增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深刻理解。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的分层依据
(一)学习能力差异
学生在知识理解、分析归纳、思维拓展等学习能力上参差不齐,在加强对学生分层管理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学习能力的差异性,通过对学生日常学习状况的监测,有效加强分层管理。比如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的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复杂的政治概念,有的学生则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才能掌握基本理念,作业分层需要从学生学习能力差异的视角出发作出适当调整真正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二)知识掌握程度
知识掌握情况是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中分层管理的重要依据,在课堂学习基础上,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的吸收和消化情况存在差异,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效率相对较低、知识体系不够完善,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渴望进行深入探究、拓宽知识面,知识掌握程度应当作为教师分层作业设计的重要依据,确保作业设计与学生发展需求相匹配[1]。
(三)学习兴趣偏向
不同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态度及兴趣存在一定的偏向性,教师应当坚持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教学现实情况以及双减政策实施要求,在分层管理方面加大投入,真正尊重学生兴趣偏向,从而有效的调整教学策略。比如部分学生对社会时事热点具有浓厚兴趣,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将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与社会实施热点相结合,运用所学知识剖析社会时事热点,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的分层策略
在分层教学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应当考虑到作业目标分层、作业内容分层和作业评价分层三个方面的要求,教师应当紧密联系双减政策实施特点,以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为核心凸显这一层次的差异性,切实保障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高质量发展,为学生学习体验与认知的持续深化保障护航。
(一)作业目标分层
作业目标分层应当考虑到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对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影响,在作业目标分层管理中主要以基础巩固层目标、能力提升层目标、拓展创新层目标三个层次开展各项活动,从而有效凸显作业设计的功能定位[2]。比如在基础巩固层目标设置中,需要考虑到学习困难的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相关需求和表现,将基本的知识概念作为作业设计的依据,比如在八年级《公民基本权利》知识点中,布置背诵公民主要权利类别的作业,并举出对应的生活实例。比如在能力提升成目标设置中,需要格外关注中等水平,学生在知识整合运用能力方面的发展,将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作为基本目标,尝试对教材基本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以基本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作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依据,重视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比如在拓展创新层目标设计中,需要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尝试从跨学科融合创新思维培养等角度着手,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前沿理论及科技,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作业内容分层
合理设置作业内容是增强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体验的关键,教师应当从作业设计的视角出发,充分重视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的基本表现,对作业内容作出适当调整,突出作业内容的难度差异,大致划分为低难度、中等难度和高难度三个层次。作业难度的分层需要与学生学习表现相适应,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分层教学相关依据调整作业内容分层的策略。比如低难度作业主要针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这类作业难度系数较低,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信心,作业设计主要以概念判断为主。而高难度作业则需要做好进一步拓展延伸,在学生基础牢靠、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情况下,设置与社会生活紧密关联的探究性作业,将实践活动与作业设计紧密联系在一起[3]。
(三)作业评价分层
作业评价是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分层理念指导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设计需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在实施评价方面,充分重视评价改革的核心作用,基于分层管理保障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在评价中促进学生体验与认知的不断成熟。比如在针对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进行评价时,主要关注学生能否按时完成作业,能否解决基础性问题。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实施评价则需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对其知识应用能力进行评价。
总结:
总而言之,双减背景下积极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的分层管理,是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整体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重要前提。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双减政策制定实施的相关要求,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中强调作业分层的核心价值,借助分层作业促进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体验的全方位深化。
参考文献:
[1]兰金忠,韩丽明.“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优化设计策略[J].亚太教育,2024,(01):156-159.
[2]吴俊芸,孙向红.“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作业的设计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3,(22):98-100.
[3]陆琴珠.“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设计综合实践作业的应然性与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3,(03):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