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弦歌雅韵:探寻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进阶新航道

作者

杨孝强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灵岩小学 211500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而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长期以来,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学生对古诗词学习兴趣不高,理解能力有限,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探索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优化

引言

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够促进学生自身文学素养的不断提升,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深化发展有着显著的正向价值。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于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导致一些学生对古诗词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了教学效果。面对传统古诗词教学模式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

一、运用信息技术,展现古诗词的意境之美

在教育信息化深度发展的背景下,多媒体教学在课堂当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运用,并且取得的教学效果也非常令人满意,能够将抽象为具象。因此,在学习古诗词时,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呈现古诗词中的画面,将抽象文字之间转化成生动的画面,以强烈的视觉效果来牢牢对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吸引,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例如,在教学《小池》这首古诗的时候,其中文字简洁,学生可能很快就背诵下这首诗了,却不懂得思考诗中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无法感受诗词当中的生机盎然,而读懂这首诗的意境,正是学生学好这首诗的关键。因此,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动画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蜻蜓在在碧绿的荷叶间穿梭、跳跃,就像是在和荷叶做游戏一般。这样的画面活泼、生动,充满了生活情趣,学生在这样的教学当中,自身的也会被快乐的画面所感染,变得十分愉悦,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去感知诗文当中的意境,感知作者对于大自然的喜爱,真正体会到古诗词当中的意境之美。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入深入探究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古诗词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各类古诗词的挖掘,才能构建更加系统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为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利用诗词游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指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古诗词的学习中,推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稳步提升。

例如,在开展小学语文《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首古诗词的教学活动时,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帮助学生加深对这首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教师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游戏情境,在游戏中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把握学好古诗词的技巧。在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掌握古诗词内容的基础上对诗词中的画面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几个学生扮演农村儿童的角色,在夕阳落山时学着种瓜点豆,在这种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就能够对这首古诗中“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两句诗的含义进行透彻把握。而且,除了组织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活动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完成诗词接龙,明确诗词接龙的要求是完成同类主题古诗的背诵,在这个环节学生就能根据介绍田园诗的特点联想到《村居》中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以及归园田居中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等等。在形式多样的游戏环节,学生就能够感受识字学习的魅力,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并且意识到诗词积累的重要性,进而养成自主学习古诗词的好习惯,确保在小学阶段为学生传授更多古诗词学习的技巧,顺利完成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目标。

三、积极组织课堂活动,激发学习动力

有趣好玩的学习活动,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学习的趣味。其中,教师可以围绕古诗词内容,组织一些趣味的互动学习活动,如古诗的朗诵比赛、鉴赏活动、合作讨论活动等。但是,在开展诗文互动学习活动时,也要注意维护好课堂的学习秩序,避免学生出现各种学习混乱的行为。同时,教师也要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与他们互相分享一些学习看法,以构建一个融洽的学习环境氛围。

例如,以《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诗文内容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关于诗词内容的趣味朗读活动,让学生有感情去朗诵诗文内容,以加深学生对诗文内容的学习印象。此时,教师可以比赛的形式组织朗诵活动,让其他学生作为评委,评价每位学生的表现,并评出朗诵最有感情的学生,而后给予这名学生适当的学习鼓励。通过这种激励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有动力去学习诗文、理解诗文的韵律。

四、拓展诗词内容,丰富文化知识

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知识学习、丰富自身内涵的关键时期。由于小学生在这个启蒙阶段,缺少对于古诗词足够的积累,并且对古诗词的语言也比较陌生,无法进行古诗词的高效学习。并且,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的过程当中,往往关注的都是教材当中的已经编排的古诗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古诗词的积累,既不利于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也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显著提升。

例如,以《望庐山瀑布》为例,这首李白广为流传的古诗之后,通过这首诗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出李白更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像《行路难》让学生去感受李白身上那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宽大的胸怀以及那无比动人的气魄;也可以引入《赠汪伦》当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让学生在丰富奇特的想象当中,去感受挚友之间那种非常深厚的情感。通过教师丰富诗歌教学内容,既可以充实小学生的诗歌文学知识,还有利于学生去学习古人身上优良的道德品质,在对古人精神世界深刻感知的同时,促进自身正确三观的树立,为学生的发展夯实更加稳固、更加扎实的基础。

结语

教师在开展小学古诗词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需要对教学策略做出积极的创新和优化,让教学更具成效性。同时,教师也要从多个角度、多个路径采取更为多样化和丰富化的教学方法,在助推课程标准全面落实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深入感知古诗词文化内涵的同时,让语文教育所具有的育人作用和价值最大程度发挥和体现出来,让传统文化真正在语文古诗词课堂得到传承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顾丽丽.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苑教育,2023(08):79-81.

[2]康蓉.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2(9):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