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与思考
卢薇冰
广东省怀集县教师发展中心附属石龙小学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以知识的传授为起点,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新的课程改革。而在小学生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学习,还要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恰当地设置教学活动,选择合理方式方法实施有效教学评价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深入反思的问题。教学评一致性,又可以称为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一致,是教学过程中获取更大效果的有力保证。本文结合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意义及其教学策略,以期小学数学教学在实现教学、评价一体化的进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
1.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的意义及相关思考
1.1 教学评一致性对于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与评价往往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评价更多停留在学生的成绩、成果层面,这样单一的教学和评价极易产生学生产生动力不足、学习目的性不明确、评价结果不真实的现象。“教学评一致性”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需要实现多方面的统一,包括教学目标的统一、教学活动统一、评价方式和方法统一,使得评价更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进程及掌握情况,引领学生成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1.2 教学评一致性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
在课标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可以将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有情况呈现在教师面前。传统教学评价模式会形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片面性问题,只注重学生最后的成绩或者结果,但是在一致性的设计中,教师不会仅仅关注学生期未成绩,也会对整个过程中的学生进行关注,比如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合作能力和反思能力等,教师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实现有效的知识传播。
1.3 教学评一致性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设计不断地进行反思,及时调整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环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程度。教学评一致性落实,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情况给予持续性跟踪与分析,不仅要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操作以及情感层面的收获进行分析评价,同时也需要对其进行过程性的有效跟踪,以确保评价的多样性、准确度与严谨性。
2.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与思考的策略
2.1 确定清晰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根本所在,它是教学开展的方向及教学的内容。进行“教学评一致性”设计时,第一步就是教学目标的设计。其并非仅仅是对知识点的简单罗列,还应具有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等方向上的培养,应是能够具体量化且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及发展需求。例如,在四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设置如下教学目标:能够对分数进行认识,并可以将分数表示为具体的物体模型,同时能够借助分数对实际问题予以解决。以此目标来教学,既达到了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2 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针对不同的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结合是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让教学活动既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有效手段,又可以成为教师把握学生学习的多元信息反馈的方式,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小小分数卡片”的游戏,学生根据不同的分数卡片进行各种不同的组队形式,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分数的含义与表示方法,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获得知识,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感知学生的参与情况,通过学生的活动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3 实施及时、科学的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进行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点学习情况进行不断的追踪,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对教学评价应关注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终结性的评价。比如在四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关注学生在课堂小组活动讨论时的发言情况,记录学生对于表示分数、分数计算过程等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通过课堂提问、学生作业、课堂讨论等形式对学生的不同阶段进行评价,从而掌握学生对于分数理解的情况,并根据教学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2.4 反馈与调整:教学的持续改进
“教评一致”强调教师教学评价应该不断反馈和调整。教学的反馈并不仅是对学生评价,更有对教师自身的反馈调整。教师应在这一过程中及时收集学生的学评反馈,并针对反馈对教学设计进行改进,以优化教学效果。例如,四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学完之后,通过学生作业、小测的分析,发现某学生对“分数大小的比较”不很熟悉,可另设计后续的复习课,通过小组合作、个别辅导等形式复习这部分内容。
结束语
“教学评一致性”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不仅是一个教学理论,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要实现的教学目标。而我们通过设计合理、目标明确、手段多样、评价及时的教学活动,可以发挥出最大限度的教学功效,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掌握、思维的发展以及教师对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教学进步和创新。对此,在未来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对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视和研究,寻求新的教学手段方法来实现教学目的与学生发展的有机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玉安,油月焕.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与思考[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年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教育学术座谈会论文集(二).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三小学;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八小学;,2024:3.DOI:10.26914/c.cnkihy.2024.003530.
[2]尕藏才让.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与思考[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一).甘南州碌曲县拉仁关乡中心小学;,2023:3.DOI:10.26914/c.cnkihy.2023.116256.
[3]马丽.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3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