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农村小学劳动教育中的创新实践
黄霞 祝萍
靖江市新桥城实验学校小学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革新,如何在新的教育环境之下推动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内容。而在农村教育中,如何借助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来弥补教育资源上的劣势,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是新时期比较重要的问题。陶行知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其生活教育理论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当从学生实际的日常生活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而在农村小学劳动教育中,尤其是提高学生劳动技能、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村小学的劳动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对于劳动技能的教育和实用性教育较多,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于农村小学的劳动教育进行创新性实践,提出改进的相关方法,该理论在新时期教育创新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农村小学劳动教育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农村小学劳动教育中的意义
1.1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应该是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我发展能力。农村小学的劳动教育不只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还在于让学生懂得和体察劳动的价值,培养责任心、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所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给农村小学的劳动教育提供了崭新视角,主张要以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2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实践,教育要讲理论,更要学会在生活中应用理论,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掌握理论,而在农村小学,尤其是在农村,农村学生缺乏实践体验的机会,经常缺乏相应的课堂学习经验,劳动教育作为实践性极强的一门课程,学生可以通过动手实践,亲身体验,将课堂学习经验迁移到生活情境中,学会动手制作,学会创新,学会解决真实问题。
1.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里,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造就真正有用的人。开展劳动教育不仅能积累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且也能让学生更加关心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强化社会责任感。开展劳动教育使得学生在了解社会、了解家庭和集体的需要后能自觉意识到自己应该为社会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激励学生积极地为社会贡献力量。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认为学生要作为社会建设者,也应是社会的贡献者。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农村小学劳动教育中的创新实践
2.1以劳动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农村小学的孩子动手实践能力普遍较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的是“做”是主体,重在教会学生如何动手。在《家庭劳动与收获》一课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实践教学带领学生在家中进行劳动实践,在课堂中先通过引导讲解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家庭劳动背景及相关内容,然后分组让学生在家中开展家庭劳动,如播种菜蔬、打扫庭院、制作一些简单的手工艺品等。通过劳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动手技巧的同时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2.2结合农村特点,开展多样化的劳动教育活动
教育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并顾及到儿童生活之需要。农村学生的生活状况不同于城市学生,因而劳动教育不能拘泥于以往的固有模式,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比如在《乡村环境保护》的课例中,教师就可带领学生来到田间地头进行相关环境保护活动,比如清除杂草、捡拾垃圾、清理河道等,在课堂上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乡村的环境保护十分重要,劳动与环境保护有何联系。
2.3强调集体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陶行知指出,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树立团体合作的思想是教育的一项任务。农村小学的劳动教育常常需要学生协同完成劳动任务,在开展《集体劳动与合作》的教育内容中,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借助学生团队的模式,设置相关劳动任务,比如种菜园、修理学校的花坛、建造学校小型建筑物等,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发挥个人特长和优势去完成共同任务,在劳动中克服困难挑战。学生不仅可在劳动中掌握技能,还可通过共同劳动,增强团体协作配合意识,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意识。
2.4通过劳动反思,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注重反省和不断自我升华。劳动教育中,教师可以设计反省环节,让学生从劳动中实现自我评价与自我反思。例如,《劳动与自我成长》的劳动课程中,教师可以围绕已经完成的劳动任务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与自我反省。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可以讨论劳动中遇到的困难、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在劳动中都学会了哪些新本领、在劳动中都得到了什么样的思考与启发等等。这样通过反省的过程,一方面学生会不断成长劳动技能,另一方面学生也会在反省中成长自我意识,在劳动中懂得自己能发挥什么样的价值,在团队中能为团队完成什么。
结束语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也为乡村小学劳动教育开辟了一片新理论和实践沃土。以教育生活化的学生为原则,劳动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必备技能,更能够锻炼其社会责任担当、团队意识、自我价值认知;在具体的教学生活中,通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实践出真知”,感受生活和解决问题,提升综合素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不仅为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黄艳.从眼前的校园生活到“诗和远方”——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农村小学诗韵校园建设初探[J].教书育人,2018,(34):12-13.
[2]黄舒婷.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视角下的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现状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21.DOI:10.27076/d.cnki.ghzsc.2021.000581.
[3]常秋红.农村小学劳动教育乡土资源开发研究[D].河北大学,2024.DOI:10.27103/d.cnki.ghebu.2024.000228.
[4]陈尚芬.浅谈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2023,(05):42-43.
[5]黄娜娜,徐文彬,张勇.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落实的前提条件与实施建议——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探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3,(04):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