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数学主题式教学策略探析

作者

肖梦涵

吉水县城北学校 331600

摘要: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主题式教学策略的实施与应用。通过分析主题式教学的理论基础,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提出了情境创设、问题驱动、合作探究和多元评价等核心策略。研究表明,主题式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文章还提供了主题式教学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等领域的实践案例,为小学数学教师实施主题式教学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题式教学;教学策略;实践应用;核心素养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主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强调知识的整合与应用,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旨在探讨主题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通过分析其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可行的教学参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主题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主题式教学是一种以主题为核心,整合相关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教学方式。它起源于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学习与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主题式教学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它能够打破传统教学中知识割裂的状态,将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主题式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契合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具体、生动的主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数学课程目标高度一致;最后,主题式教学强调跨学科整合,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数学素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主题式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小学数学主题式教学的核心策略

在小学数学主题式教学中,情境创设是首要策略。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设计真实、有趣的问题情境,如”超市购物”、”校园测量”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问题驱动策略则要求教师围绕主题设计一系列有层次、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实践。例如,在”分数”主题教学中,可以设计”如何公平分配披萨”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分数概念。

合作探究策略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协作。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讨论、操作、展示中共同解决问题。例如,在”几何图形”主题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组制作立体模型,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合作能力。多元评价策略则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传统的测试外,还可以采用观察、访谈、作品展示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三、主题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数与代数领域

在数与代数领域,主题式教学可以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主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例如,可以设计“数字王国”主题,通过故事化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索数的概念、运算规律等。设计一个“破解密码”的活动,让学生在解决谜题的过程中理解数的组成和运算。例如,给出以下密码规则:密码=(�×�)+�密码=(a×b)+c其中,�a、�b、�c是三个不同的数字,且�+�+�=15a+b+c=15。学生需要通过尝试和推理,找出符合条件的数字组合,从而破解密码。这个活动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加法、乘法的运算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图形与几何领域

在图形与几何领域,主题式教学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性质和空间关系。例如,可以设计“小小建筑师”主题,让学生在设计、测量、建造模型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几何知识。

让学生分组制作立体模型,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测量和计算各个面的尺寸,理解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例如,制作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体,其表面积和体积分别为:表面积=6�2表面积=6a2体积=�3体积=a3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不仅掌握了几何体的性质,还培养了空间想象力和合作能力。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主题式教学可以通过设计真实的调查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例如,可以设计“校园小调查”主题,让学生自主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让学生调查班级同学的身高,并制作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通过分析数据,学生可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例如,计算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通过实际调查和分析,学生不仅掌握了统计的基本方法,还培养了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综合与实践领域

在综合与实践领域,主题式教学可以通过设计跨学科的综合性活动,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例如,可以设计“数学嘉年华”主题,整合多个数学知识点,设计丰富多样的游戏和活动。设计一系列数学谜语,让学生在解答谜语的过程中应用数学知识。例如,谜语:“我是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2,且我的各位数字之和是10。我是谁?”学生需要通过列方程求解:设十位数字为 �, 个位数字为 ��−�=2�+�=10设十位数字为x,个位数字为yx−yx+y​=2=10​通过解方程,学生可以找到答案:64。这个活动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方程的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解方程,学生可以找到答案:64。这个活动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方程的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四、结论

主题式教学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情境创设、问题驱动、合作探究和多元评价等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综合能力。在不同数学领域的实践中,主题式教学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发展核心素养。未来,教师应继续探索主题式教学的创新应用,设计更加丰富、有效的教学活动,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庄惠芬.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表现性评价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5,(02):64-67.

[2]林萃.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主题式教学实践[J].亚太教育,2024,(24):53-55.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4.24.018.

[3]佟学唬.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主题活动实施策略探究——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字编码”教学为例[J].华夏教师,2024,(34):89-91.DOI:10.16704/j.cnki.hxjs.2024.34.026.

[4]米峻田.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主题式教学实施探新[J].华夏教师,2024,(32):105-107.DOI:10.16704/j.cnki.hxjs.2024.3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