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研究现代建筑质量安全管理智能化路径的实现策略

作者

李云

湖南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 湖南长沙 410116

引言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项目数量逐渐增长,规模不断扩大,针对建筑质量安全管理也提出更高要求,以往的管理方法已经很难满足现代建筑项目复杂多变需求的现状。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现代建筑质量安全管理智能化路径的实现策略,促进我国建筑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内容如下。

1 加强现代建筑质量安全管理智能化的重要价值

伴随建筑业对效率与安全性的要求逐渐提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核心力量,智能化不但可以提高建筑项目管理效率,而且可以保证施工过程当中的安全性与质量控制。通过集成化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控设备以及自动化系统,建筑工地能够实现对建筑环境与材料使用的实时监控,比如智能传感器能够监测混凝土硬化过程,保证其达到设计要求强度,进而避免因为材料问题而引起的结构缺陷。智能化系统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与模式识别技术,针对施工过程当中的异常状况进行预警,及时采取合理措施,避免事故发生,通过全面分析工人作业行为与设备运行数据,系统能够预测潜在的安全风险,及时向管理人员发出警告,真正实现预防性安全管理目标[1]。

智能化技术还可以帮助项目管理人员更好地进行资源分配与进度控制,通过进行实时数据收集与分析,管理人员能够精准掌握项目进度,正确调整资源分配,保障项目可以按计划进行。智能化系统还能够提供决策支持,帮助管理人员优化施工方案,有效减少资源浪费,提升经济效益。

2 实现策略

2.1 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

2.1.1 加强需求分析

为全面提升现代建筑质量安全管理智能化水平,建立科学的信息共享平台特别重要,管理人员要加强需求分析,具体内容见图1。

图 需求分析具体内容

第一,针对建筑行业需求进行全方位的调研,了解不同利益相关者,包含建筑师和工程师以及施工团队的实际需求。通过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以及工作坊等多种方式,收集数据,同时分析这些需求的共性与特性。

第二,注重技术的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从技术层面来分析,要全面评估现有技术是否可以满足实际需求,是否需要开发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从经济层面来分析,管理人员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保证投入产出比合理,保持项目可持续性。

第三,综合考虑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施要满足国家与地方建筑法规,还要满足行业内部的安全与质量标准,由此不但能够提升建筑项目的合规性,而且可以增强平台的公信力与接受度。

第四,需求分析要持续进行,伴随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市场的不断变化,管理人员要定期更新需求,保证信息共享平台可以更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通过进行持续改进,保证建筑质量安全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全面提高,真正为行业带来长远利益 [2]。

2.1.2 采取模块化设计

在现代建筑质量安全管理当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是提升效率与安全性的关键,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能够实现项目相关方间的实时沟通与数据交换,真正达到提高决策准确性与响应速度的目的,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主要以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由此可以保证数据的集中存储与高效处理。模块化设计是实现建筑质量安全管理智能化的核心手段,通过将复杂的系统分解成多个独立的模块,各个模块负责特定功能,此种设计方法不但便于系统的维护与升级,而且能够对不同模块需求进行灵活配置,比如安全监控模块能够集成视频监控与入侵检测以及环境监测等多种功能,质量控制模块包含材料检验和施工过程监控等多环节内容。

为保证模块化设计的顺利实施,管理人员还要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与接口规范,有助于不同模块间的无缝对接,包括和既有系统之间的兼容,智能化系统还要具有自我诊断与自动报警功能,以便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可以快速通知管理人员采取措施。与此同时,智能化系统还可以支持移动设备的访问,让现场工作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必要信息与指令。通过加强移动应用,管理人员能够远程监控项目进度,快速接收实时安全警报。此种移动式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管理效率,加强对现场情况的整体控制能力。

2.1.3 应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

结合现代建筑质量安全管理现状能够得知,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的有效结合,能够建立一个更为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应用此平台,管理人员能够实现建筑项目从设计到施工以及维护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目标,云计算可以提供强大的数据存储与处理能力,允许项目所有参与者实时访问并更新项目信息。此种即时的信息共享机制,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误解与错误。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良好运用,能够帮助管理人员从海量的建筑数据当中提取出具备利用价值的信息。通过详细分析历史数据与实时数据,能够有效预测建筑项目中的潜在风险,提前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比如通过详细分析天气数据与施工进度,能够预测恶劣天气对施工进度所带来的影响,并有效调整施工计划 [3]。

除此之外,信息共享平台还可以整合各种智能设备与传感器数据,真正实现对建筑质量的实时监控,通过安装在建筑结构内部的传感器,能够有效监测建筑物的应力和变形等重要指标,如果出现异常,系统能够自动报警并通知有关人员。同时建立标准化的数据接口,信息共享平台能够和政府监管系统以及行业数据库等外部系统实现对接,有助于提升政府监管效率与透明度,也可以为行业内部的企业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推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1.4 加强数据安全管理

在现代建筑质量安全管理过程当中,智能化实施不单单局限于建筑信息平台的建立,还包含对数据安全的不断强化,要保证所有参与方均可以在平台上安全交换信息,故平台要具备强大的用户身份验证机制与权限控制功能,避免未授权访问与数据泄露现象的发生。数据加密技术的良好运用是保证数据安全的关键,无论是传输当中的数据,抑或存储在服务器当中的数据,均应通过先进的加密算法进行保护,保证数据即便在被截获的情况下也不被解读。还需定期更新加密算法与密钥,更好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威胁。

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若遭遇系统故障或者自然灾害以及其他意外情况时,系统可以快速恢复数据,减少对建筑项目进度与质量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备份策略还要包含定期备份和异地备份以及云备份等多重备份方式,保证数据的高可靠性与高可用性,智能化系统还要具有实时监控与报警功能,可以快速发现异常行为与潜在安全威胁。通过正确部署入侵检测系统与入侵防御系统,能够对可疑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并且在检测到异常时快速采取措施,例如切断连接和锁定账户等等,避免出现严重的安全事件。

通过建立科学的信息共享平台,并配合严格的数据安全管理措施,全面提高现代建筑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智能化水平,保证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4]。

2.2 成立专业队伍

在现代建筑行业当中,质量安全管理智能化是提升效率与保障安全的核心手段,为成立一支更为专业的智能化建筑质量安全管理队伍,人员要对团队成员进行严格筛选,保障团队成员具有相关的技术知识与实践经验,团队成员要包含建筑工程师和安全专家以及数据分析师等等。这些人员能够共同协作,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智能设备,对建筑项目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针对队伍开展系统性培训,让队伍成员可以掌握最新的智能化管理工具与方法。培训内容要涵盖智能监控系统的操作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及物联网应用等等,团队成员还要学习如何正确处理突发事件,保证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快速采取措施。

在日常工作当中,专业队伍要负责建立并维护智能监控系统,通过正确安装摄像头和传感器等多项设备,快速收集建筑工地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能够被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综合处理与分析,以便快速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与质量问题。应用人工智能算法,能够预测并预防可能会发生的事故,进而提前采取措施,保障项目的有序进行与人员安全。专业队伍还要定期对智能系统进行检查与维护,保障系统的准确性与稳定性。通过进行持续的优化与升级,这支队伍能够不断提高智能化建筑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真正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3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

在现代建筑质量安全管理过程当中,智能化的运用不但能够提升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增强安全监管精确度,为了能够建立一个更为科学的管理体系,管理人员要整合先进的信息技术,比如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等等,由此可以对建筑工地的各个角落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施工过程当中的各个环节均符合安全标准。与此同时,还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库,此数据库要包含所有建筑材料的具体信息,以及施工过程当中的重要数据和历史安全事件记录,应用大数据分析,能够预测出潜在的安全风险,在问题发生之前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

另外,聚能化管理体系还要包含一个高效的通信平台,以便项目管理者与施工人员以及安全监管人员间的有效沟通,通过移动应用或者在线系统,相关人员可以接收到实时安全警告与更新,保障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响应。为保证智能化管理体系的稳定运行,还要按时对系统进行维护与升级,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提升其对智能化工具的使用能力与安全意识,智能化管理体系的建立还要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并和行业最佳实践保持一致。通过进行持续的评估与改进,能够保证管理体系的先进性与科学性,真正为现代建筑质量安全管理提供重要支持 [5]。

2.4 加强建筑单位信息管理力度

在现代建筑质量安全管理过程当中,正确运用智能化技术特别重要,为进一步加强建筑单位信息管理力度,管理人员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平台,此平台要具备实时数据采集和存储以及分析功能,保证所有建筑活动的各个环节均能够被有效监控与管理。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对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以及环境条件的实时监控,进而快速发现潜在风险,采取合理预防措施。

运用大数据分析与人工算法,能够针对收集到的海量数据进行深入挖掘,预测并识别出建筑过程当中所存在的安全风险,为决策者提供重要依据。还要建立智能预警系统,若检测到异常情况,系统可以自动发出警报,指导有关人员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政府与行业协会需要出台有关政策与标准,引导并规范建筑单位在信息管理层面的实践,保证智能化技术可以真正落到实处,为建筑质量安全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通过采取这些措施,能够全面加强建筑单位信息管理力度,确保建筑项目的顺利进行与最终质量。

3 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能得知,本文重点研究现代建筑质量安全管理智能化路径的实现策略,不但能够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智能化水平,而且可以推动我国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获得比较好的成效,因此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陈锦荣 . 新城建背景下建筑质量安全管理智能化应用研究 [J]. 新城建科技 ,2024,33(12):174-176.

[2] 刘智 . 新城建视域下建筑质量安全管理智能化探索 [J].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4,(06):70-73.

[3] 张高贵 . 现代建筑质量安全管理智能化路径的探索 [J]. 产品可靠性报告 ,2023,(05):97-98.

[4] 陈肖艳 . 现代建筑质量安全管理智能化路径探究 [J]. 散装水泥 ,2022,(03):31-32+35.

[5] 王亚丽 . 关于现代建筑质量安全管理智能化路径的探索 [J]. 中国设备工程 ,2021,(04):23-25.

作者简介:李云(1971.5-),男,汉族,本科,湖南双峰,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