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研究
李林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局,农业农村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11
摘要: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数字经济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特征,它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催生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多元产业融合。在此背景下,我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强化政策扶持,加大财政支持、完善税收优惠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推动数字技术创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及应用创新;加强数字人才培育,高校优化专业设置、职业教育加强技能培训、企业开展内部培训。
关键词: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策略
1数字经济的特征
1.1数字化
数字化是数字经济的基石,是将各类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的过程。在数字经济体系中,无论是文字、图像、音频还是视频等信息载体,都被转化为二进制代码进行存储、传输与处理。这种转化方式使得信息能够以极高的速度在不同的设备与系统之间流动,极大地突破了传统信息传播与处理的时空限制。从本质上讲,数字化是对信息的一种抽象和标准化表达,它让信息具备了通用性和可计算性,使得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成为可能。通过数字化,企业能够对生产运营中的海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精准、全面的数据支持,助力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1.2网络化
网络化是数字经济得以高效运行的关键支撑。依托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技术,数字经济构建起了一个庞大的信息交互网络,实现了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即时共享与广泛连接。在这个网络中,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信息与资源能够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实现优化配置。网络的存在大幅降低了交易成本,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轻松拓展市场,获取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和客户,打破了传统市场的地域限制;消费者也能够借助网络更便捷地获取商品和服务信息,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和选择,从而实现消费效用的最大化。
1.3智能化
智能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体现。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的不断突破与深度应用,数字经济逐渐具备了智能化的核心能力。智能化使得机器能够模拟人类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实现自动化决策与精准控制。在生产领域,智能工厂借助先进的传感器、自动化设备以及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实时感知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算法和模型自动调整生产计划和工艺流程,从而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在服务领域,智能客服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快速理解客户的问题并提供准确、个性化的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客户服务体验。
2 数字经济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
2.1 数字经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
数字经济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从生产环节来看,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能够显著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传统制造业通过引入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管理系统以及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控,有效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的精准度。从商业模式创新角度而言,数字经济促使传统产业打破原有的商业模式束缚,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商业模式。
2.2 数字经济催生新兴产业发展
数字经济作为创新的温床,孕育并催生了一系列新兴产业。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这些新兴产业具有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发展速度快等显著特点,吸引了大量的资本、人才和技术资源流入。大数据产业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和挖掘,为企业提供精准的市场洞察和决策支持;云计算产业以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灵活的资源配置模式,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了高效、低成本的计算服务;人工智能产业通过模拟人类智能,实现了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图像识别等领域的重大突破;区块链产业以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在金融、供应链管理、政务服务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2.3数字经济促进多元产业融合
数字经济打破了传统产业之间的壁垒,促进了多元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趋势日益明显,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型制造业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制造业企业通过向服务环节延伸,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设备维护、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实现了从单纯制造向制造与服务并重的转型;服务业企业则借助数字技术,深入制造业生产流程,为制造业提供精准的市场调研、营销策划、物流配送等服务,提升了制造业的运营效率。
3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分析
3.1强化政策扶持力度,保障产业升级发展
政府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引导角色。应加大对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设立数字经济发展专项基金,重点支持数字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通过财政补贴、项目资助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在数字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推动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的突破。还应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对从事数字经济产业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税收抵扣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创新风险,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同时,结合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和产业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引导社会资本和资源向重点领域集聚,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3.2推动数字技术创新,赋能产业结构变革
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应加大对数字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方面,加强企业内部研发团队建设,吸引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数字技术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创新研发队伍;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与交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产学研各方的优势互补。通过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数字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应用于产业发展实践。
4结论
数字经济作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对我国产业结构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其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征不仅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催生了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还促进了多元产业的深度融合。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强化政策扶持力度,为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持续推动数字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变革注入强大动力;大力加强数字人才培育,为产业升级夯实人才根基。
参考文献:
[1]黄瑞宝. 数字化背景下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基于演化博弈视角的分析[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3,43(1):83-91,103.
[2]李倩,田雪.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路径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24(1):103-105.
[3]张鸿,刘中,王舒萱. 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J]. 商业经济研究,2019(23):18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