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缓解作用研究
李林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局,农业农村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11
摘要: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其融资困境却制约着自身发展。融资渠道有限,银行贷款门槛高,直接融资难度大,民间借贷风险高;信用评估低,财务不规范、经营不稳定影响信用评价;融资成本高昂,利息、评估费、担保费、电信诈骗风险等加重负担。供应链金融作为创新融资模式,包含应收账款、存货质押和预付款融资模式。它借助核心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降低信息不对称,增强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优化融资成本。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开辟多元融资路径,改善融资环境,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融资困境
1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
1.1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中小企业将其在正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根据应收账款的金额,向中小企业提供一定比例的融资。在这种模式下,中小企业凭借与核心企业之间真实的贸易往来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获得融资支持。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具有较强的实力,其应付账款的支付能力相对较高,这为金融机构评估风险提供了重要依据。金融机构通过对应收账款的审核、监控以及与核心企业的信息交互,确保融资资金的安全性。中小企业则通过应收账款融资,提前获得资金,缓解了资金周转压力,加速了资金的回笼。
1.2 存货质押融资模式
存货质押融资模式是中小企业以其拥有的存货作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金融机构会根据存货的市场价值、流动性、稳定性等因素,评估质押物的风险,并确定融资额度。在该模式中,第三方物流企业凭借其专业的仓储管理和物流服务能力,对质押存货进行监管,确保存货的安全和完好。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还能为金融机构提供存货的实时信息,包括存货的数量、质量、出入库情况等,帮助金融机构有效监控风险。中小企业通过存货质押融资,盘活了库存资产,提高了资产的利用效率,解决了因存货占用大量资金而导致的融资难题。
1.3 预付款融资模式
预付款融资模式主要适用于中小企业在采购环节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当中小企业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后,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付预付款,可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金融机构根据中小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采购合同以及核心企业的信用担保,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资金,用于支付预付款。供应商在收到预付款后,按照合同约定发货,并将货物直接发送至金融机构指定的仓库进行监管。中小企业在后续的经营过程中,逐步支付货款,赎回货物。这种融资模式不仅解决了中小企业采购环节的资金问题,还确保了供应链的顺畅运行,使中小企业能够及时获得生产所需的原材料。
2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问题
2.1 融资渠道有限
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着融资渠道狭窄的困境。一方面,从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之一,但银行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往往更倾向于向大型企业提供贷款。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资产有限、抗风险能力较弱等原因,难以满足银行严格的贷款条件,导致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获取资金也面临诸多障碍。我国资本市场对企业的上市条件和发行债券的要求较高,中小企业很难达到这些标准,使得直接融资渠道对中小企业来说门槛过高。此外,民间借贷虽然手续相对简便,但利率较高,且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不是中小企业融资的理想选择。
2.2 信用评估较低
信用评估是金融机构决定是否为企业提供融资以及确定融资额度和利率的重要依据。中小企业由于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透明度低、经营稳定性较差等原因,信用评估往往较低。中小企业财务报表可能存在不规范、数据不准确等问题,导致金融机构难以全面、准确地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中小企业的经营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弱,违约风险相对较高,这也使得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较为谨慎。较低的信用评估使得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更高的融资门槛,进一步加剧了其融资困境。
3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缓解作用
3.1 降低信息不对称
在传统的融资模式下,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难以全面了解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信用状况等信息,导致在融资决策时面临较大的风险。而供应链金融通过引入核心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等参与方,构建了一个信息共享平台,有效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处于主导地位,对上下游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交易历史等信息较为了解。通过与核心企业的合作,金融机构可以获取更多关于中小企业的真实信息,从而更准确地评估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存货质押融资和预付款融资模式中,对质押物的监管和物流信息进行实时跟踪,为金融机构提供了货物的动态信息,增强了金融机构对融资风险的把控能力。
3.2 增强信用评估
供应链金融通过引入供应链整体信用,增强了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在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通常较好,其对上下游中小企业的交易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和担保作用。当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时,金融机构可以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估。例如,在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中,金融机构可以根据核心企业的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以及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应收账款真实性和账期等因素,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进行综合评估。在存货质押融资和预付款融资模式中,第三方物流企业对质押物的监管,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重要的信用评估依据。这种基于供应链整体信用的评估方式,打破了传统信用评估仅关注中小企业自身财务状况的局限,使得中小企业能够凭借其在供应链中的地位获得更高的信用评估,从而更容易获得融资。
3.3 优化融资成本
供应链金融在多个方面优化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增强信用评估,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风险评估更加准确,降低了风险溢价,从而使得中小企业能够以相对较低的利率获得融资。同时,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与核心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等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成本分摊。
4结论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模式,通过应收账款融资、存货质押融资和预付款融资等多种运作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中存在的融资渠道有限、信用评估较低、融资成本高昂等主要问题,供应链金融发挥了积极的缓解作用。它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增强信用评估、优化融资成本,有效改善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提高了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可能性和便利性。
参考文献:
[1]粟增富.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学报,2021,33(3):18-23.
[2]孙金燕,胡思宇,孙杨. 利用供应链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J]. 金融科技时代,2021(1):71-74.
[3]牛金玲. 供应链金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相关探讨[J]. 财会学习,2020(4):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