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实践研究

作者

耿在露 吴阿梅 陈梅

定远县新区实验小学

摘要:基础教育阶段中语文作业是学生日常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质量如何对教学效果及学生成长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伴随教学理念的更新换代,怎样有效融合教学目标、学习过程以及评价方式,已然成为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亟待解决的一大关键问题。作业不仅是教材知识延伸拓展的具体体现形式,还承载了培养能力与素养的通道作用,在教、学、评三者有机整合的过程里实现整体价值提升,也正是通过对这一环节优化后带来的结果才更充分促进了课堂成效的有效发挥。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不仅涉及学生的学习感受,还和教师获取教学反馈相关联。在教育变革进程里,教—学—评的一致性被视作关键因素,这个概念强调的是教学目的需跟学习任务评价准则相互呼应,并且一同推进。要从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角度考虑,作业设计的意义不单单体现在检测知识掌握层面,于推动思维发展、提升语言表达以及创作能力来说更具备不可忽视的重大价值。

一、明确教学导向,确保作业目标与教学目标一致

作业设计的关键点落在作业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上,教学目标为作业提供了某种方向指示,而作业可以被看作是教学目标的延续乃至深化处理方式[1]。当它精准匹配教学内容时,便不只是起到温习巩固课堂知识这般简单作用,同时还有促使学生去领会并对知识加以实际应用的价值,两者在相互契合之下,这份任务便可化为学生们学习成果的真实映照,避免那些跟教学脱节的内容进入学案之中,于是便能推动学生们在校外自学效率逐步提高。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雪地里的小画家》”时,教学目标着眼于学生对雪地景色的感悟,通过描写雪景激发其想象和创造潜能。课堂之上教师先是带着学生们看雪景图样,讲述有关雪地性质的内容,以提问的形式促使学生道出面对雪地的感触,随后作业的任务是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去刻画脑海中的雪景,并且用几句简短的语言说明画面包含的意义。这作业的目标与教学目标保持了一致性,利用这个过程可以衡量学生们对雪景内容的理解与表达情况。在评价阶段教师们及时反馈信息,支持孩子们将这类描述修改得更具条理,促进想法表述上的技巧提升,最终使得施教行动跟评量彼此呼应。

二、创新作业形式,契合学生认知水平以促进发展

作业形式创新需贴近学生的认知发展状态,设计出的任务应该符合学生年龄还有思维特性,学生思维的成长才有可能被促进,学习兴趣也会跟着被激发出来。多种多样且灵活的作业模样,能让学生在做任务的时候获得更多学习上的感触,解决问题乃至创新思考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在动手加上动脑的过程里学生慢慢长大,作业设计中的教育意义也就从这些创新的形式里透了出来。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守株待兔》时,教师通过课文讨论引导学生挖掘故事内涵,提示不要效仿主人公被动等待运气,而是转向积极行动。分组讨论与片段表演在课堂上成为理解助推器,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按照故事创作短文,设想假如自己是农夫怎样才能获得更多收获,这种设计将课堂知识融入现实情境,拓展了想象边界也锻炼了写作能力。评价过程中教师从内容和创意角度提供针对性反馈,助力学生深化主题理解,同时确保教学和评价和谐统一。

三、及时反馈评价,作业与教学相互促进改进

及时反馈评价结果有助于学生明白学习期间的一些优势与缺陷,在此基础上可以推动其调整策略以提高自我。需要注意的是评价不能光看结果而已,表现的过程以及进步的具体情形也要被纳入考量范围之中,作业评价这事和教学改进息息相关,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分析后,就能发现教学存在的毛病,然后教学方式及内容才能够有调整的空间[2]。作业评价这一环对整个课堂教学不断得到优化而言提供相当关键的支持,并且也令学生们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时,教师先抛出问题吸引学生思考猎豹的速度,接着依靠课文里对猎豹和其他事物的比较剖析,帮忙学生掌握文章表达的模式。课堂上学生们在小组里讨论分享自己心中比猎豹更快的东西,就这样被激发起了思考和表述的热情。课后作业让学生写篇短文描述自己认为比猎豹更快的物事并给出理由,这和教学目标紧密贴合能够帮学生深入理解比较方法与语言表达本领。到了评价时,教师依照学生作品里的逻辑与创新来回应,从而指导学生不断提高表述能力,确保了施教和作业评定之间的协调统一。

结论:

教—学—评一致性在作业设计中能够显著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学质量的提升效应也得以显现。教师若清晰定义教学目标,配合具有较强创意性的作业形式,并及时提供反馈评价,就会促成教学与评价之间的动态良性运转。如此状态下学生的成长便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支持,助力效果实践层面展示出成效。

参考文献:

[1]李娜.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单元化作业设计——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J].语文课内外,2022(16):151-153.

[2]刘琦.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性习作教学研究[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2(29):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