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群众文化活动的艺术化表达与传播路径探讨
胡凤岚
大新县文化馆 532300
群众对于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愈发强烈,群众文化活动作为满足需求的重要载体,其重要性在当前社会中日益凸显。作为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和推动者,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艺术化表达与传播能够为群众文化活动注入全新的活力,让活动变得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艺术化表达与传播有助于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品质和影响力,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一、新时代背景下群众文化活动的艺术化表达
(一)“千屯文化惠民文艺演出活动”的艺术化呈现
“千屯文化惠民文艺演出活动”作为影响力较大的群众文化活动之一,其在艺术化表达方面存在诸多亮点。立足节目编排角度而言,舞蹈节目中注重动作设计与情感表达融合,在表演具有壮族特色舞蹈时,舞者们精心设计舞蹈动作并巧妙将壮族人民生活场景融入像田间劳作、对歌等,通过灵动舞姿和明快节奏生动展现出壮族人民勤劳热情精神风貌,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壮族生活场景中深刻感受其文化独特魅力[1]。
小品节目凭借贴近生活情节和幽默风趣表演方式吸引观众,小品内容紧扣住大新县当地生活实际情况,如讲述脱贫攻坚过程中村民发生的转变、乡村邻里间发生的各种故事等。演员们采用细腻表演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台词中充满地方特色和浓郁生活气息。引得观众欢笑同时让观众产生强烈共鸣,促使民众深入了解大新县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状况。
节目采用艺术化编排方式不仅可传递大新县的地方文化特色,还有助于将国家政策信息以生动有趣形式传达给群众。在部分脱贫攻坚主题节目中,借助剧情设置和人物对话让群众了解国家脱贫政策具体内容与实施效果,激发群众脱贫致富信心和动力,让文化活动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时发挥重要宣传教育作用。
(二)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艺术化表达
在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中充分运用艺术化表达,让非遗项目重新焕发出全新活力。以天琴弹唱项目为例,天琴属于壮族古老的弹拨弦鸣乐器,存在独特音色和深厚文化内涵。在表演过程中,演员们身着精美壮族传统服饰,服饰上面绣有龙凤花鸟等寓意吉祥图案,展现出壮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演员们手持天琴熟练弹奏出一段段优美的旋律,同时用甜美的歌声演唱着壮族经典曲目如《壮族歌圩三月三》。歌曲中描绘出壮族三月三歌圩的热闹非凡场景,人们对歌跳舞抛绣球充满浓郁民族风情,演员们通过精彩表演将天琴弹唱非遗项目艺术魅力充分展现,吸引众多观众目光并让更多人了解天琴弹唱。
另外,山歌表演作为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大新县山歌存在独特韵律与歌词创作风格。表演时歌手可运用丰富唱腔与生动歌词,表达对生活热爱、对爱情向往及对传统文化传承。其表演形式包含独唱、对唱、合唱等,对唱环节中歌手展现出高超演唱技巧和出色创作才华。如在“高腔山歌”《迎客歌》表演中歌手采用热情洋溢歌声欢迎远方客人,歌词中满是对家乡赞美和祝福,让观众感受到大新县人民热情好客和深厚文化底蕴 [2]。
上述非遗项目借助艺术化表演形式,不只成功吸引观众关注目光,同时助力文化馆达成文化传承目标。观众在欣赏精彩表演的过程中,对非遗项目深入了解与认识,由此激发起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之情。还增强传承和保护非遗项目的思想意识,为大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群众基础。
二、新时代背景下群众文化活动的传播对策
(一)社交媒体平台运用
作为文化馆传播群文的关键渠道之一,微信公众号的运用能够为群文的全面推广提供助力。文化馆可定期在微信公众号发布群众文化活动预告信息,详细介绍活动主题、时间、地点、内容和参与方式等内容,以帮助群众提前了解活动情况并做好参与准备。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活动举办前,可借助微信公众号发布活动预告推文,配上精美图片与生动文字描述,介绍活动中精彩非遗项目展示、表演及相关文化讲座等内容,吸引群众关注并报名参与。活动结束后及时发布活动回顾文章及图片、视频等资料,对活动进行全面总结与展示。通过回顾文章深入挖掘活动文化内涵和亮点,分享活动中感人瞬间与精彩故事,让未能现场参与活动的群众也能感受活动魅力。发布“千屯文化惠民文艺演出活动”回顾文章,详细介绍演出精彩节目、观众热情反响以及活动取得的社会效果,同时配上高清演出图片和精彩视频片段,进一步提升活动传播效果 [3]。
另外,微信公众号可设置如留言、投票问卷调查等互动功能来增强与群众互动,在活动预告或回顾文章后设置留言区,鼓励群众留言分享对活动期待感受和建议。开展投票活动让群众评选最喜欢的活动节目或者表演,以此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定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群众对文化活动需求和意见,为后续活动策划组织提供参考依据。
(二)加大短视频平台推广力度
抖音、快手等类型短视频平台在群众文化活动传播方面存在独特优势,短视频以时长短、内容简洁明了等特性,还具备形式生动有趣特点,能快速吸引到用户的注意力,契合现代人们碎片化信息获取习惯。平台算法推荐机制可根据用户兴趣爱好,以及用户的行为习惯精准推送相关短视频内容,以此提高活动信息的曝光率和触达率。
为做好优质短视频推广工作,需注重内容策划,深入挖掘群众文化活动中的精彩瞬间、独特文化元素及感人故事,并当作短视频核心内容,制作非遗项目宣传短视频时选取天琴弹唱壮族山歌表演等精彩片段,用特写镜头、慢动作等手法突出非遗项目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注重短视频创意和表现形式运用动画、特效音乐等元素增强视听效果。制作文化惠民演出活动短视频时,可添加动感音乐、有趣动画字幕和特效让其更生动有趣来吸引用户观看。还需加强和短视频平台创作者合作,邀请其积极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拍摄制作,借助其创意和影响力制作出更具传播力的短视频作品,鼓励群众自行拍摄分享与群众文化活动相关短视频形成全民参与传播良好氛围。
(三)强化文化资源挖掘整合
大新县拥有丰富、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文化馆需深入挖掘资源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丰富素材。组织专业团队对大新县的壮族文化开展全面调研,涵盖壮族历史传说、民俗风情及传统技艺等内容,深入壮族聚居村落中与当地老人进行交流,收集流传在民间的壮族故事并将其改编成戏剧、小品等艺术形式。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进行表演,以期让更多人了解壮族历史文化。同时可对大新县的自然景观资源进行挖掘,以德天跨国大瀑布、明仕田园等著名景点作为主题开展摄影比赛、绘画展览等文化活动,展现大新县的自然风光之美以此吸引更多游客关注大新县的文化活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推广,可在促进当地文化广泛弘扬的同时,有效满足民众实际心理需求。鉴于此,需在全面剖析群文活动艺术化表达的基础上,借助有效对策来加大群文活动的推广力度,继而为大新县群众文化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朱淑明 ." 互联网
背景下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路径探讨 [J].中国民族博览, 2024(6):86-88 .
[2] 王海云 .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促进 " 两河 " 文化传播品牌建设路径研究[J].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4(12):70-72.
[3] 王辉 . 新媒体时代下群众文化工作的推广路径研究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8):0076-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