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现状与对策
黄璐璇
福建省惠安侯卿中学 3621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地理实践力已成为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本文以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为例,探讨了当前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提高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实践力;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湘教版;现状与对策
引言:地理实践力是指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通过体验、考察、调查、实验等活动,逐步形成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它不仅是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未来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注重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为实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资源。然而,当前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提升。
一、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现状
(一)实验教学内容丰富但实施不足
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以其丰富多样的实验内容著称,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培养地理实践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些精心设计的实验内容却往往未能得到充分实施。一方面,由于初中地理课时安排紧张,教师们往往面临巨大的教学压力,不得不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理论知识的讲解上,以应对考试和评估的需求。这样一来,实验教学往往被边缘化,甚至被直接忽略。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对实验教学的价值认识不足,缺乏实施实验教学的经验和能力。他们可能习惯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对如何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活动感到困惑或不安,从而导致实验教学流于形式,甚至根本无法开展。
(二)实验教学资源匮乏且分配不均
实验教学资源的匮乏是当前初中地理实验教学面临的另一大挑战。许多学校由于缺乏必要的实验器材和场地,难以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实验室设备陈旧、数量不足,实验材料短缺,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同时,实验教学资源在城乡、校际之间的分配也存在严重不均衡现象。一些优质资源往往集中在少数重点学校或经济发达地区,而大多数普通学校,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学校,则面临着资源极度短缺的困境。这种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进一步加剧了实验教学实施的难度,使得许多学生无法享受到高质量的地理实验教学。
(三)实验教学方法单一且缺乏创新
当前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许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即教师演示实验过程,学生模仿操作。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地理知识,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或者受到教学资源、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往往难以实现这一目标。
(四)实验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且缺乏针对性
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也是当前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许多学校缺乏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评价标准和方法,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实验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验过程和能力培养。这种评价方式过于片面和功利化,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素养。同时,现有的评价体系也缺乏针对性,无法准确反映不同学校和地区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在实验能力、兴趣、需求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建立更加灵活、多样化的评价体系来适应这些差异。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和缺乏针对性,往往导致实验教学评价流于形式或产生误导作用。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对策
(一)加强实验教学内容的实施与整合
针对当前实验教学内容丰富但实施不足的问题,学校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实验教学内容的实施与整合。具体而言,学校应首先合理安排课时,确保实验教学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这要求学校对教学计划进行科学规划,平衡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时间分配,为实验教学提供充分的课时保障。同时,教师应提高对实验教学的认识,明确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实验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专业培训、交流研讨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实验教学水平和能力。
(二)加大实验教学资源的投入与分配
针对实验教学资源匮乏且分配不均的问题,学校应加大实验教学资源的投入与分配力度。学校应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增加对实验教学的投入。这包括争取专项资金用于实验室建设、设备购置和实验材料补充等方面;也可以寻求企业、科研机构等社会力量的合作与支持,共同推动实验教学资源的丰富和完善。
(三)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针对实验教学方法单一且缺乏创新的问题,学校应鼓励教师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合作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地理知识。例如,可以设计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或任务,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或者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和创造潜能。
(四)完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与标准
针对实验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且缺乏针对性的问题,学校应完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与标准。学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评价标准和方法。这要求评价标准既要关注学生的实验结果,又要重视学生的实验过程和能力培养;同时,还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制定具有差异化和个性化的评价标准。
综上所述,当前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提升。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应加强实验教学内容的实施与整合、加大实验教学资源的投入与分配、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完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与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金珠.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J].天津教育,2025,(06):78-80.
[2]鲁荟苓.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24.
[3]张晓萱.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初中地理实验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