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城市书房与幼儿园大班“馆校合作”的语言教育实践研究

作者

刘琪卉

龙泉市旭日幼儿园

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城市书房与幼儿园大班之间开展的 “馆校合作” 模式,以 “共读·共讲·共创” 项目为具体案例,深入探讨其在幼儿语言教育方面的实践过程、成效及问题。通过合作,整合城市书房丰富的阅读资源与幼儿园专业的教育教学力量,旨在提升幼儿园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兴趣与创造力。研究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收集数据,结果显示该合作项目在促进幼儿语言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一些挑战,为进一步优化馆校合作的语言教育实践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城市书房;馆校合作;幼儿园大班;语言教育;共读·共讲·共创​

一、引言​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语言教育对于幼儿的认知、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书房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图书资源和良好的阅读环境。幼儿园则具备专业的幼儿教育师资和系统的教育教学体系。将城市书房与幼儿园大班进行 “馆校合作”,开展语言教育实践,能够充分发挥双方优势,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语言学习机会。“共读·共讲·共创” 项目正是基于这种合作理念而开展的,致力于通过阅读、讲述和创作等活动,全面提升幼儿的语言素养。​

二、城市书房与幼儿园大班 “馆校合作” 的基础与优势​

(一)资源互补​

城市书房拥有海量的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故事书等图书资源,其宽敞明亮的阅读空间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能够为幼儿提供优质的阅读环境。幼儿园大班教师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语言发展规律,能够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幼儿进行语言学习。双方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幼儿创造更好的语言学习条件。​

(二)教育理念契合​

城市书房倡导全民阅读,注重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幼儿园教育强调以幼儿为中心,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语言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两者在教育理念上具有高度的契合性,都致力于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体验,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三、“共读·共讲·共创” 项目的实践过程​

(一)共读:营造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定期走进城市书房:幼儿园大班每周安排固定时间组织幼儿前往城市书房。在教师和城市书房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绘本。教师与幼儿一起围坐,进行集体共读活动。在共读过程中,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肢体动作,为幼儿朗读绘本内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细节,理解故事内容。例如,在共读绘本《大卫,不可以》时,教师通过模仿大卫调皮捣蛋的动作和妈妈严厉又关爱的语气,让幼儿仿佛身临其境,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

亲子共读活动:城市书房与幼儿园联合开展亲子共读活动。鼓励家长在周末或节假日带幼儿到城市书房阅读,书房为亲子提供专门的阅读区域和阅读指导。幼儿园教师通过线上平台分享亲子共读的方法和技巧,如如何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与幼儿互动讨论故事内容等。家长反馈,通过亲子共读,孩子的阅读积极性明显提高,亲子关系也更加亲密。​

(二)共讲:提供表达平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故事讲述分享会:在幼儿园内,每周开展一次故事讲述分享会。幼儿可以选择在城市书房阅读过的故事,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进行讲述。为了增强讲述的趣味性,幼儿可以带上自己绘制的故事角色卡片或简单的道具。例如,有个幼儿在讲述《小红帽》的故事时,戴着自己制作的小红帽头饰,拿着玩具篮子,生动地讲述了小红帽与大灰狼的故事,其他幼儿听得津津有味。教师在一旁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幼儿纠正发音、丰富语言表达。​

城市书房小主播:城市书房设立了 “小主播” 栏目,选拔幼儿园大班幼儿作为小主播,为其他读者讲述故事。幼儿提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准备好故事内容,经过多次练习后,在城市书房的录音间进行故事录制。录制好的故事音频会在城市书房的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这一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共读·共讲·共创” 项目的实践成效​

(一)幼儿语言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发现,参与项目的幼儿在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准确性和丰富性方面有了明显进步。幼儿能够更加清晰、连贯地讲述故事,使用的词汇量增加,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在项目实施前,大部分幼儿讲述故事时语句简单、词汇匮乏,而在项目实施后,幼儿能够运用丰富的形容词和动词描述故事中的场景和角色,如 “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跑向森林深处”。​

(二)阅读兴趣与习惯养成​

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明显增强,主动阅读的意愿提高。问卷调查显示,80% 以上的幼儿表示喜欢去城市书房阅读,每天在家也会主动阅读绘本。幼儿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三)创造力得到激发​

在绘本创编和戏剧表演创作等活动中,幼儿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幼儿能够大胆想象,创作出独特的故事内容和表演形式。教师观察到,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积极参与讨论,提出各种新奇的想法,合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五、“共读·共讲·共创” 项目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问题​

时间安排紧张:幼儿园教学活动安排较为紧凑,每周前往城市书房的时间有限,导致幼儿在书房的阅读和活动时间不够充分。​

指导力量不足:在城市书房开展活动时,城市书房工作人员和幼儿园教师有时难以同时兼顾所有幼儿,对个别幼儿的指导不够细致。​

合作深度有待加强:城市书房与幼儿园在活动策划、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合作还不够深入,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

(二)建议​

优化时间安排:幼儿园与城市书房共同协商,合理调整教学活动和书房开放时间,为幼儿提供更充足的活动时间。例如,可以将城市书房的活动与幼儿园的主题教学活动相结合,提前规划好活动内容,提高活动效率。​

加强人员培训与调配:城市书房工作人员和幼儿园教师应加强培训,提高指导幼儿活动的能力。同时,可以招募志愿者协助教师和工作人员,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深化合作机制:建立城市书房与幼儿园定期沟通协商机制,共同制定详细的合作计划和活动方案。加强资源共享,如城市书房可以为幼儿园提供更多的图书借阅服务,幼儿园为城市书房的工作人员提供幼儿教育知识培训等。​

六、结论​

城市书房与幼儿园大班开展的 “共读·共讲·共创” 项目,通过整合双方资源,在幼儿语言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幼儿在共读、共讲、共创的过程中,语言能力、阅读兴趣和创造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优化时间安排、加强人员培训与调配以及深化合作机制等措施加以解决。未来,应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城市书房与幼儿园的 “馆校合作” 模式,为幼儿的语言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成。馆校合作在幼儿阅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J]. 幼儿教育研究,2020 (3):45-47.​

[2] 李明辉。城市书房与幼儿园协同开展语言活动的实践探索 [J]. 早期教育,2019 (1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