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安吉游戏在W幼儿园实施的现状研究

作者

赵西南 陈泽婧 蒋鸿雁

1.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18;2.贵阳市云岩区第一幼儿园 贵州 贵阳 550001

摘要:“安吉游戏”的成功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推动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实施“安吉游戏”推广计划,推进科学保教,基于在安吉游戏的实施中产生的问题可能还不够全面。因此,本文以贵州省贵阳市W幼儿园为例,通过观察W幼儿园实施安吉游戏的情况,并对该园在安吉游戏实施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能对安吉游戏的推广及发展产生一定的思考及价值取向。

关键词:安吉游戏;幼儿园;现状

1 研究背景

2021年6月2日,贵州省教育厅印发通知,将建立省、市、县三级指导团队指导安吉游戏的推广。各地要将安吉游戏推广工作纳入学前教育重点工作及教研指导责任区日常工作,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安吉游戏”的成功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但基于“安吉游戏”在实施中产生的问题可能还不够全面。因此,本文以贵州省贵阳市W幼儿园为例,通过观察W幼儿园实施安吉游戏的情况,并对该园在安吉游戏实施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能对安吉游戏的推广及发展产生一定的思考及价值取向。

2 安吉游戏的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游戏就是学习”是安吉游戏的理念。安吉游戏认为:要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独特见解和想法以及规划,从而激发幼儿自身最大的潜能。但是在安吉游戏的推广实施中,以W幼儿园为例还是会出现以下问题:

2.1 教师对安吉游戏理解存在误区

最初,笔者去W幼儿园进行实地观察时,发现W幼儿园在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让幼儿玩安吉的材料。教师一般在第一天的时候简单地向幼儿介绍材料的名称、材料的使用方法等,介绍完毕后,教师就直接将材料搭建、组装好并让幼儿自行排队把组装好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游戏方式体验一遍。或者,教师告诉幼儿某种材料的使用方法后就让幼儿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搭建、组装。看到这种情况后,笔者曾和W幼儿园的老师进行简单地交流过,“你们就让孩子们这样玩吗?”“对呀,现在不是都在推行安吉游戏吗?我们一般就是第一天给孩子们介绍安吉游戏的材料、名称,然后剩下几天就是孩子们玩了。”

会出现上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是教师对安吉游戏的理解存在误区,她们认为在环境上“效仿”安吉的环境,打造所谓的“斜坡”、“水渠”、“沙水区”,或者购置了安吉的体能器械、碳化积木、螺母玩具等,就觉得她们是在进行安吉游戏了,但是安吉幼儿园游戏理念教育主要是将游戏的权利还给幼儿,让幼儿能够自由发挥出游戏材料的辅助作用。但是当教师直接告诉幼儿材料的“正确”玩法,就直接固定了幼儿的思维方式,游戏的趣味性大大降低,这就与安吉游戏的独特的特点:游戏内容相对丰富和游戏中的趣味性强相违背了。因此教师学习“安吉游戏”是要学习它的理念、精神,然后能够因地制宜的将安吉游戏的理念、精神渗透在幼儿进行户外游戏的场所中。

2.2 教师在游戏的实施中存在不适宜的行为

《儿童权利公约》强调尊重是其基本的精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教育应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应根据其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两者均强调尊重儿童是进行教育的基础,充分体现了现代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但幼儿园在安吉游戏的推广中,教师在实施中会存在不适宜的指导、支持行为:一些“放羊”全程不参与,两眼“放空”;一些老师全程指挥孩子进行游戏,例:在W幼儿园,老师在让幼儿玩攀爬架时,所有攀爬架的组装全部都是由两位老师进行,老师还会直接规定所有幼儿必须从哪一个方向进行攀爬,当有幼儿在玩的中途爬出来时,老师还会要求爬出来的幼儿爬进去并往规定好的终点爬,还有一些老师会认为某些攀爬架比较高,幼儿用攀爬架玩可能会有危险,就不太愿意让幼儿尝试。这些都体现老师不能及时捕捉到幼儿在游戏中产生或可能产生的深度学习。同时,W幼儿园幼儿结束游戏活动后,教师让幼儿画游戏故事时,教师会直接对幼儿说今天我们玩了攀爬架,你们待会儿在画攀爬架的时候要像这样画,同时为幼儿进行了攀爬架的画法示范并交代幼儿不要画错了。这体现了教师存在游戏后对幼儿行为分析的不适宜:只针对一个或几个领域的发展来分析,或“面面俱到”浅浅的都提一些,分析过程中却看不到教师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具体分析。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在游戏故事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理解上存在了一定误区。

2.3 幼儿园场地狭小,户外活动场地分配使用时间过短

W幼儿园可供幼儿全面活动的户外场地太小,与相关规定严重不符,而且幼儿园因为资金的限制,没有办法为幼儿提供适宜的进行户外活动的场所。W幼儿园三个年龄阶段差不多每个年龄阶段都有三到四个班级,每个班级的幼儿有30到40左右,除去建筑、绿化、器材的占地面积,可供幼儿进行户外活动的占地面积不到1000平方米。根据相关规定幼儿室外活动场地面积人均面积不得低于4㎡。综上可知,W幼儿园的幼儿户外活动面积严重不足。

在W幼儿园里,笔者曾向W幼儿园的老师了解过幼儿户外场地的使用问题,笔者:“你们会一直让孩子们玩这个多长时间啊?”“就这个星期会玩这个,下个星期就会换场地了,我们现在一般是每隔一个星期换一次场地,毕竟这个地方太小了,装不下这么多人。”有专业人士说过,幼儿游戏场地的使用时长一个月左右为佳,因为一个月的时间刚好是一个班级进行主题游戏活动的所需要花费的时长,如果游戏的材料过于简单时间可以缩短至半个月左右,但是一个星期的时间对于幼儿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W幼儿园内幼儿每隔一个星期就更换一次户外活动场地对于幼儿对游戏材料的探索、设计是远远不足的。

3 就W幼儿园实施安吉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的解决策略

就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

3.1 真正地理解理念,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

教师应当正确、理智地思考安吉游戏的理念的成功之处,在安吉游戏的课程观中,秉承着“相信儿童”的课程理念,教师秉承着最大程度的放手和最小程度的介入原则。同时,“安吉游戏”已经自觉地走上了“游戏课程化”的道路。在安吉游戏教育中,教育的介入是非常隐形的,“游戏课程化”的本体是作为一种存在方式的游戏,一种幼儿按自己需要自主开展的本体性游戏。教师是不会对幼儿的游戏行为先入为主、断章取义,也不会直接告知幼儿材料的使用方法。因此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因为在安吉游戏中,教师不仅是“真游戏”教学的发起者,把游戏的权利重新交还给幼儿;教师更是观察者、记录者,以支持和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发展。

3.2 幼儿园加强自身保障机制

幼儿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自身的保障机制:第一幼儿园课程管理保障,例:幼儿园可以在户外活动场地的使用规则上制订一套适合幼儿能完成一个完整的游戏时间的条例等;第二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保障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例: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园本教研。幼儿园可以让教师将自身在组织游戏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收集起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组织所有的教师将自己收集的问题一起分享出来,让所有的教师进行讨论、解决。如果遇到了所有幼儿园的教师都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幼儿园还可以请一线或者这方面的专家来对幼儿园的教师进行指导。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后,教师们还应当进行对实践过后的情况进行记录,以此来总结出更好的办法;第三物质保障,加大对幼儿园安吉环境创设的材料投放,数量充足并且加大对幼儿园的环境利用率以供幼儿能有更充足的户外场地进行户外游戏活动。

3.3 与家长进行友好沟通,并提高幼儿园的安全保障

幼儿园的教师在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不愿意放手、过度关注,其实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担心家长会责怪自己对孩子看管不力,让孩子受伤。现在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很多时候是精养,孩子有一点儿磕着、碰撞家长都特别担心,很多时候因为一点小伤,都会兴师动众,因此很多时候,教师都不敢让幼儿放开地探索、玩。对此,教师可以先收集具有权威性、客观性的幼儿在幼儿园进行游戏活动的过程发生危险的原因的数据、资料后,再与家长们进行友好沟通,告诉家长:“安吉游戏确实存在安全风险,但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有危险是正常的,他们在游戏中合作、互助,有能力通过自我判断将原来的被动安全防范转变成主动安全防范”,让家长能够理解让幼儿进行安吉游戏实际上是通过“让幼儿体验小危险,防止大伤害”这一理念。除此之外,幼儿园要努力提高园所的安全保障,让家长知道幼儿园是把幼儿的安全问题放在第一关注的位置,能对幼儿的在园的安全问题较为放心。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新闻网.贵州从2021年秋季学期起试验区内全面推广安吉游戏[N].2021.6.2.

[2] 余江.安吉游戏课程体系中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7.6.

[3] 黄小莲.“课程游戏化”还是“游戏课程化”-命题背后的价值取向[J].中国教育学刊,2019,12[A]:50-60.

[4] 陶学菊.“由自”还是“由他”——基于安吉游戏的思考[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41.

该论文系贵州师范学院2021年大学生校院联合研究项目“安吉游戏在W幼儿园实施的现状研究”(2021DXS14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