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政策下初中物理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张波

沭阳如东实验学校 223600

摘要:本研究聚焦“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物理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索。详细阐述分层作业设计的原则与具体实施方法,通过实例展示不同层次作业内容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总结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分层作业设计参考,助力实现“双减”政策目标,提升学生物理学科素养。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物理;分层作业设计

引言

“双减”的实施,是为了切实降低义务教育学生的课业负担,缓解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的压力,是促进我国教育质量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一项重大措施。在中学物理课堂上,传统的“一刀切”的作业方式很难满足各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也使其未能很好地起到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效果。为了适应“双减”的新形势,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急需研究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而分层次的学习活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一、初中物理分层作业设计原则

1.1 因材施教原则

学习能力可从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评估。知识掌握程度则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验成绩等综合判断。有些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迅速,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而有些学生则在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简单计算上存在困难[1]。基础层学生通常在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上需要更多帮助,学习主动性较弱,对抽象物理概念的理解存在困难。提高层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能够理解常见物理问题,但在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拓展方面有待提升,学习方法需要进一步优化。

1.2 标导向原则

指出了新课标在物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在基础层次的作业方面,主要是使学生能够熟练地理解《课标》所规定的一些重要的物理概念、公式以及一些简单的运用,例如:能够正确地理解速度、密度等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运算。而较高层次的操作目标,是在此基础上,着重于对知识的全面应用与能力的提。扩展层次的作业目标更加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考与动手操作的发展,扩展层的任务是通过查阅文献、实验探究等方法,对牛顿第一定律在航空航天中的运用进行探索,完成一份小型学术报告,以提高同学们的独立探索与扩展知识的能力。二、初中物理分层作业设计实践

2.1 作业层次划分

基础层作业主要覆盖物理教材中的核心基础知识,如物理概念、公式、定理等。题型以简单的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为主,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直接考查,难度较低,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记忆。提高层作业在基础层知识的基础上,侧重于培养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题目难度适中,通常涉及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和推理。拓展层作业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科技前沿等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2 作业内容设计要点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有趣的实验。比如,在“舞蹈式食盐颗粒”的教学中,要求同学们用塑料薄膜包住一个碗,把盐颗粒洒在塑料薄膜上,通过对着碗大吼,观察颗粒跳跃的过程,并想一想这背后的物理规律。它把抽象的物理学理论和生动、有趣的现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他们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实验中去。同学们就学校用电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其中涉及到照明、空调和热水供应等,并对能耗的利用率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了节能改造,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一份问卷。

2.3 作业量与时间控制

根据“双减”政策要求,合理规划各层次作业量。基础层作业以巩固当天所学基础知识为主,作业量不宜过多,控制在学生30分钟左右能完成的量,确保学生对基础知识有足够的练习。提高层作业注重知识综合运用,难度稍大,作业量控制在40分钟左右完成,让学生有充分时间思考和解答。拓展层作业由于形式多样,注重实践探究,时间可灵活安排,但一般不超过60分钟,避免学生负担过重[3]。在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若发现大部分学生完成作业时间过长或过短,要及时调整作业量或难度。

三、初中物理分层作业实施过程

3.1 学生分层策略

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建立动态分层机制。定期(如每月或每半学期)对学生进行学习情况评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验成绩等。根据评估结果,对学生层次进行调整。例如,基础层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知识掌握和学习能力有明显提升,可将其调整到提高层;提高层学生若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可进入拓展层,学生学习出现困难,可适当降低层次,确保分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2 作业布置与反馈

基础层作业反馈注重准确性和规范性。教师要详细批改学生作业,指出错误之处,规范解题步骤。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课堂上集中讲解,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批改基础层力学作业时,对于学生在力的示意图绘制中力的作用点、方向标注错误等问题,要逐一指出并示范正确画法。提高层作业反馈侧重于思路引导和方法总结。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不仅要指出答案正误,更要分析学生解题思路的优缺点,引导学生优化解题方法。对于有创意或独特解法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和表扬。拓展层作业反馈要求更高,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设计、项目实施过程、论文内容等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四、初中物理分层作业设计效果评估

4.1 评估指标设定

分析各层次学生在不同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等)上的得分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提升情况。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学生访谈等方式评估学生学习兴趣与态度变化。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喜爱程度、完成物理作业的积极性、参与物理实验和实践活动的兴趣等。课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主动发言次数、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等。通过学生访谈,了解学生对分层作业的感受和看法,以及对物理学习态度的转变。

4.2 评估结果展示与分析

以某初中初二年级两个平行班级为例,在实施分层作业前,两个班级物理平均成绩分别为72分和73分。实施分层作业一学期后,进行期末考试,两个班级平均成绩分别提升至78分和79分,且各层次学生成绩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基础层学生平均分提高了5分左右,提高层学生平均分提高了7分左右,拓展层学生平均分提高了8分左右。数据表明分层作业对学生成绩提升有积极作用。在“自制简易电动机”拓展层作业中,某学生通过自主查阅大量资料,不断尝试改进,设计出一种新型结构的简易电动机,不仅能正常运转,而且效率比传统设计更高。

结论

通过实施分层作业设计,不仅有效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了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分层作业设计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差异,实现个性化教学,提升了教学质量。分层作业设计在促进教育公平、落实素质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慧敏.“双减”政策下初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22, (2): 45-48.

[2] 刘小明.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21, (12): 27-29.

[3] 王莉莉.“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J]. 基础教育研究, 2022, (1): 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