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学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的策略
陈震
顺昌中等职业学校 353200
摘要:上世纪 20 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学做合一”理念,作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其核心在于强调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当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并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将“教学”“学习”与“实践”三者紧密结合,从而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有效融入“教学做合一”理念,与新课程改革的内容相一致,必须得到倡导和推行。因此,本文将基于“教学做合一”理念,分析中职数学教学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方法;“教学做合一”
前言:作为中职数学教师,在贯彻“教学做合一”理念时,必须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方案,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又具备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此举既关乎中职数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更迎合社会发展及其人才的客观发展需求。
一、中心“教学做合一”理念
陶行知于1919年在其论文《教学合一》中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理念,为教育领域提供宝贵的理论支撑经验,深入分析该理念,就可以发现其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及其对当代教育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1]。
“教学做合一”理念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策略时,深刻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满足他们日益呈现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教师应具备自我提升意识,审视自身学识素养上的不足,勇于担当,改正这些缺陷。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并间接实现个人的成长突破,从而为教育事业贡献更为丰厚的力量。
二、中职数学教学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创设情境
“教学做合一”倡导教师利用教学创新方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其中,以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为代表,教师可以基于构建有趣而具体的学习场景,激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互动,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锻炼他们的逻辑推理,使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2]。
以“函数的概念”这一关键知识点为例,教师可以运用问题情境比如,创设与商业运作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自变量”等核心概念的内涵。同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初步选取难度适中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关于“小李同学创业”的情境:小李在毕业之后选择自主创业,并在电商平台开设一家文具店,一次性购入100套文具,每套售价20元。此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小李同学文具的销售额、销售数量之间的关系如何?”随后,引导学生探讨该问题,使其利用函数概念作为思维的跳板寻找本次研究的解决方案,进而得出两者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若将销售额表示为y,销售数量表示为x,得出两者的函数关系为y=20x。x代表文具的销售数量,小李同学仅购入100套文具,x为自然数,最大值不可以超过100。
随后,教师可以在明确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之后,继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y与x之间的完整函数关系,即y=20x,x∈N,且x≤100。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让他们学会如何在真实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与“做”的能力。
(二)做好任务驱动
在正式推进教学驱动之前,教师应积极采纳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深入规划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构建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促进对数学问题的更深入探究,为学生创造一个互助协同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在实践中切身感受到数学知识内在的实际价值,主动迎接复杂挑战,以“圆柱”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教学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表面积求解方面。此时,若依然沿用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直接向学生讲解圆柱的基本属性及其表面积的计算公式,然后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这些公式,以便后续解题时进行使用,虽然在短期内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解题技巧,但从长远来看,它并未有效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此时的学生理解只能停留在知识点的表层,而无法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小组合作,通过相互帮助的方式,探索圆柱表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首先,从对圆柱体表面积结构的详细分析开始,将矩形与两个相等的圆形组合。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可以看作是矩形面积与两个圆形面积之和的求解。矩形的面积是由底面圆的周长与圆柱高度的乘积的来,由此可推导出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即S侧面=高×圆周长=h×2πr,S=h。至于底面,由于这两个底面均为圆形,且面积相等,其面积计算公式为S底面=πr²。
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亲身探究逐步得出上述公式后,教师可以进一步设计一系列与实际情境相关的计算题目。例如,可以让学生计算制造一个圆柱形水桶所需铁皮的面积等。这些仿真任务旨在激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进而不仅巩固他们的理论知识,还锻炼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思维。
(三)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是“教学做合一”实践的关键环节。而拓宽评价主体的范围,赋予学生参与评价的权力,是获取全面、丰富评价数据的重要途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形成一种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学习文化。以“函数的表示方法”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教师在组织评价活动之前,可以先找到该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以此作为后续评价活动的基础设定对应的学习目标,确保学生熟练掌握解析法、列表法和图像法这三种函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技巧。此外,还可以利用团队游戏方式,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选择一种方法来表示这些函数关系,最终将每个人的结果整合为小组的答案,随后,在相互比较中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方便在后续的学习中查缺补漏。
结语:中职数学教学的改革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的革新。中职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这一变革的主导者,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和认可,采用现代技术手段搭配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学习营造积极的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实现知识的有效转化。
参考文献:
[1]程小霞.中职数学教学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的策略探析[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5,41(02):25-28.
[2]卢功敏.“教学做合一”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科学周刊,2024,(32):10-12.
[3]赵晶.“教学做合一”理念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4,(29):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