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学业拖延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薛永江
新乡医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0
作者简介:薛永江 男 汉族 河南新乡 本科 新乡医学院
【摘要】目的 与其他专业相比,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学业拖延程度相对较高。学业拖延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还会导致个人产生压力和焦虑等负面情绪。本研究旨在调查河南省临床本科生的学业拖延水平及其预测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本研究招募的参与者来自中国河南省新乡市某医学院校。结果 自我效能感(β=-0.802,p<.001)、职业认同(β=-2.210,p<-001)、是否喜欢该职业(β=-.093,p=.001),年级(β=-0065,p<.006)和是否曾担任班主任(β=.050,p<0.032)是学业拖延的显著预测因素。结论 考虑到学生的工作量很大,明智的做法是安排小组培训和研讨会,使他们掌握有效的时间管理、计划学习、情绪调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策略和技能。
【关键词】医学生;学业拖延;自我效能;职业认同
1 引言
学业拖延(Academic Procrastination)作为一种非理性推迟任务的行为,在高等教育领域长期受到关注。医学教育因其课程强度高、知识体量庞大且实践要求严格,学生常面临超负荷的学业压力,这使得医学生成为学业拖延的高风险群体。研究表明,约70%的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显著拖延行为[1]。这一现象不仅威胁医学生的个人发展,还可能通过影响其专业能力培养,间接对未来的医疗服务质量构成隐患。因此本研究聚焦医学本科生自我效能,和归因风格,调查医学本科生学业拖延的影响因素。
2 材料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于2024年6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研究,以河南省新乡市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1—3年级的在校学生为被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570份,有效问卷569份。纳入标准:①在校就读的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②无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者。排除标准:因特殊情况休学、专升本的学生。
2.2 方法
2.2.1 基本情况调查表:医学生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男、女)、年龄、年级(大一~大三)、户籍(城市、农村)、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热爱临床医学专业、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
2 .2.2 Aitken拖延问卷(API)[2]:共19个项目, 每个项目从“完全不符合”到 “完全符合”分别计 1~5分, 其中有 9道题为反向计分(2, 4, 7, 11, 12, 14, 16, 17, 18) 。学业拖延的分数小于或等于31被认为是低的,32-63表示中等,63以上的分数被认为是高水平的拖延。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02[2]。
2.2.3 多维度-多向归因量表(multidimensional multiattributional causality scale,MMCS):由Lefcourt于1979年编制[3],由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两个方面组成:每个方面都包括努力、能力、情境、运气四个维度,每个维度6个条目,共48个条目。其中努力和能力维度为内归因,情境和运气维度为外归因,本量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本研究将内归因和外归因两个维度纳入自变量。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15。
2.3 统计与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Pearson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SPSS 进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3 结果
3.1 人口统计学特征
569名年龄在16-28岁之间的护理专业学生完成了这项调查。参与者包括479名女性(84.2%)和90名男性(15.8%)。大约五分之二的参与者是新生(40.1%)。超过一半的参与者喜欢护理专业(51.1%)。大多数参与者没有兄弟姐妹(88.4%)。年龄与学业拖延呈负相关(r=-0.126,p=.003)。
3.2 自我效能感、归因风格和学术拖延症的得分
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有中等程度的学术拖延症(50.30±17.50)。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有中等程度的学术拖延症(50.30±17.50)。自我效能,内因,和外因分数分别为33.71±5.33,79.46±9.51,69.27±11.16。
4 结论
医学本科生的整体拖延症水平为中等(50.30±17.50)。医学生一般要在学校完成5年的专业学习,他们的学习具有任务重、压力大和课程难的特点,相比于其他学科,医学生面临着更重的课程压力和更激烈的竞争,进而导致学生出现了较多的学业拖延行为。
本研究发现,男生拖延行为水平高于女生,与贾立茹[5]和郝志兵[6]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由于男生性格较独立,自控性较低,同时受到游戏、网络等诱惑,从而易产生学业拖延行为。而本次调查的对象大部分为女生,性格较细腻,不但在乎内心感受,也会在乎外在评价,同时对待生活和学习较细致认真,因而学业拖延发生率稍低[7]。
担任学生干部的护生与未担任的医学生相比,其拖延得分低。原因可能为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时间管理较强,同时责任感较强,对待学习和工作上的任务较积极,因此拖延水平较低[8]。
宋雨卿等[9]认为当个体认为其行为结果的成功与否不是由自身的能力和努力所掌控,对于结果无能为力时,容易导致其身体及心理情绪上的消极状态,从而降低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较低的医学生容易产生较低的学业成就信念,出现转移目标、逃避学习等学业拖延行为。
综上研究结论,高校管理者应该更多关注护理本科生的拖延现象,已有国内外学者发现可通过时间管理、团体认知干预、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对大学生学习拖延行为进行干预。高校教育者应积极引导医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或建立跨年级学习小组,用经验分享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焦虑,强化行为主体的目标动机和积极程度。
参考文献
[1]Rezaei-Gazki, P., Ilaghi, M., Masoumian, N.. The triangle of anxiety, perfectionism, and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exploring the correlates in medical and dental students[J]. BMC Medical Education,2024,24(1):181.
[2]陈小莉,戴晓阳,董琴.Aitken拖延问卷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1):22-23.
[3]贾立茹,张亚飞,牛健,等.大学生成就动机、时间管理对拖延行为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11):1722-1725.
[4]郝志兵.疫情期间大学生居家学习拖延行为现状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16):47-49.
[5]霍丹.大学生学业拖延现状及对策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6(3):121-126.
[6]陈昕仪.高校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的时间管理与拖延[J].教育观察,2020,9(42):44-47.
[7]宋雨卿,罗增让.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成就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1):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