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应策略
王骄
沈阳市皇姑区岐山路第一小学 110000
一、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参照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衡量标准,本文对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当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在作业目标、作业内容、作业难度、作业数量等方面存在待改进问题。
(一)作业目标设计缺乏整体性及层次性
作业目标的整体性体现在四维目标的整体设计和从学段、单元以及课时出发进行整体设计两个方面。从访谈结果来看,教师们设计作业时较为重视知识目标,侧重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复习,很少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进行整体设计,忽视了学生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培养。
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小学英语作业也是面向全体学生。因而作业目标一方面要具有基础性,能满足多数学生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要具有层次性,能照顾到学生差异。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教师布置作业没有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作业目标设计缺乏层次性。
(二)作业内容设计缺乏趣味性、选择性及联系性
1.作业内容缺乏趣味性
作业兴趣是学生主动作业的前提。富有趣味的作业内容能引发学生的作业兴趣,调动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小学英语作业内容多为机械的抄写、背诵和练习作业,学生们大多对此类枯燥、机械的作业不感兴趣。因而,我们认为教师设计的作业缺乏趣味性。
2.作业内容缺乏选择性
作业内容具有选择性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主要体现在教师设计的作业有供学生自主选择是否完成。从作业文本分析结果看,选择性作业在小学英语作业中较为缺乏。
3.作业内容联系性不足
作业内容的联系性体现在作业内容与当天教学内容联系的密切性、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的密切性以及与其他学科知识整合的密切性。从作业文本分析来看,小学英语作业内容能与当天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但是缺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难以达到多学科融合。总的来说,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缺乏一定的联系性,在进行作业设计时需要做进一步思考。
(三)作业难度设计缺乏层次性
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要求作业难度的分层设计,这也是作业目标层次性的体现。各项数据表明,小学英语现有的作业难度没有依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分层设计,以中低难度为主,较为适合能力水平一般的学生,对于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而言缺乏一定的挑战性。而且长时间的低难度重复作业极易引发学生的倦怠感和厌烦心理,打击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可见,现有的作业没有促进全体学生的合理发展,缺乏一定的层次性。
笔者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经验和一线教师的访谈结果进行反思,认为教师转变作业观念,全面认识作业功能是小学英语作业有效设计的前提;提高设计能力,科学设计作业目标与作业内容是实现良好作业效果的重要保证;根据学生能力差异,设计适当的作业时间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基本要求。
二、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应对策略
1.转变作业观念,全面认识作业功能
作业观念是指人们对作业相关理念的认识和判断,如对作业地位、作业功能的认识。关于作业功能这一问题,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肯定作业对于学生的作用,如“做作业是很有必要的”“认真完成英语作业能提高学习成绩”等。但是,从小学英语作业现状的原因分析来看,教师对作业功能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对作业功能的定位集中于课堂教学知识的巩固,而较少认识到作业对于学生发展的心理意义。因而,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作业观念,全面认识作业功能,这也是小学英语作业有效设计的前提。只有在正确的作业价值观的指导下,作业的有效设计才有章可循。
2.增加作业选择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
作业的选择性体现在作业设计在类型、难度等方面的要求不同,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进行自主选择,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根据小学英语作业现状的调查结果,小学英语作业中的选择性作业较为缺乏,教师很少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设计作业,往往是全班所有学生完成同样的作业,没有选择的余地。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结构是多方面的,不存在单纯的某种智力,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于每个人所具有的优势智能不同。这也就意味着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对于完成同一任务有不同的实现方式。例如,对于单词的识记,有的学生擅长通过多次朗读的方法来识记,有的学生擅长通过抄写、默写的方法来识记,还有的学生擅长联想识记、运动识记。因而,应通过多样的作业类型设计兼顾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需求,激发和保持学生的作业兴趣。
3.合理设计作业难度
本人将作业难度划分为较低、中等、较高三种层次。较低难度的作业旨在夯实基础知识,满足能力较差的学生对知识巩固的需求;中等难度的作业旨在知识巩固的基础上实现基本技能的巩固和提升;较高难度的作业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由于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个体差异性导致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进而导致了个体对同一项作业难度的感受差异,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这些差异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注意作业难度的合理设计,以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需要。对能力水平较低的学生而言,通过完成作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起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对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而言,通过完成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作业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获得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4.根据学生能力差异,设计适当作业时间
作业时间是对作业数量的间接反映,在作业数量一定的前提下,作业时间受到作业难度和学生能力水平的影响。一方面,作业难度越大,作业时间越长。另一方面,对于同样难度的作业,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觉得简单,作业时间相对较短;对能力水平较低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挑战性,因而作业时间相对较长。超长的作业时间容易引起学生消极的心理体验。有效的作业设计既着眼于学生的当下发展,实现课堂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巩固、练习。
因此,小学英语作业的有效设计要求教师能较为准确的估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避免出现作业设计难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在确保作业难度适中的情况下,关注因作业给学生带来的积极的心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