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统编教材背景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

作者

孙玉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九一小学校 030000

摘要:在统编教材全面推行且日益深入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开展已成为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环节。本文紧扣统编教材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核心,先细致剖析当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的种种困境与问题,涵盖重视程度、资源利用及评价体系等方面。接着深入阐释统编教材对于开展综合性学习所具备的独特优势与深远意义,包括丰富的内容、对核心素养的体现以及对学习方式的引导。最后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策略,旨在借助统编教材,推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高质量前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统编教材;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引言

统编教材凭借其科学的编写理念和丰富的内容体系,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承载着知识的传授,更肩负着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任。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极具创新性和实践性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统编教材背景下,综合性学习的实施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深入探究如何依托统编教材,更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成为当前语文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一、当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与问题

1. 重视程度不足

部分教师深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与训练上,如字词的读写、语法的分析等。他们认为这些基础知识是学生应对考试的关键,而对于综合性学习这种更注重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却缺乏足够的重视。在课程安排上,综合性学习往往被边缘化,课时被压缩甚至被其他教学内容挤占。即使开展了综合性学习活动,也只是简单地走过场,没有深入引导学生参与和体验,导致学生无法真正从中提升综合能力,使得综合性学习的教育价值难以充分体现。

2. 资源利用不充分

在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时,学校和教师对各类资源的挖掘和整合存在明显不足。对于教材中精心编排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没有进行深入的拓展和延伸,仅仅局限于表面的讲解。学校的图书馆资源丰富,但很少被用于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缺乏从书籍中获取知识和灵感的机会。网络资源虽然便捷,但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正确利用,使其成为学习的有力工具。

3. 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体系存在诸多弊端。评价主体主要以教师为主,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缺乏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机会,无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引导作用。评价内容侧重于学习结果,如活动报告的撰写质量、作品的完成情况等,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重要方面。这种片面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的学习导向,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二、统编教材对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优势与意义

1. 内容丰富多样

统编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广泛涉猎多个领域,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丰富多彩的知识大门。在语文知识方面,涵盖了字词、语法、修辞、阅读、写作等各个方面,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能够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语文运用能力。在文化传承方面,教材中融入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古诗词、经典名著、传统习俗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还有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内容,如主题活动、调查研究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2. 体现语文核心素养

统编教材在综合性学习的编排上,始终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展开。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通过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语言素材,提高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判断和推理,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创作,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创造力。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

3.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统编教材的综合性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与同伴的交流、讨论和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探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统编教材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策略

1. 深入解读教材

教师要认真研读统编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每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都有其独特的设计目的和教学重点,教师需要深入分析,理解其背后的教育理念。在解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对于某个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开展实地考察活动,丰富学习内容。

2. 整合多元资源

为了使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更加丰富多彩,教师要充分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资源。在学校内部,要合理利用图书馆、实验室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实践场所。组织学生在图书馆开展阅读活动,撰写读书报告;在实验室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在家庭方面,引导家长参与到学生的综合性学习中来,如让家长带领学生进行家庭调查、参观博物馆等。在社会资源方面,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场馆、自然景观、企业工厂等,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考察和调研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3. 优化评价方式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促进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将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习过程。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评价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思维过程和创新能力。同时,要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评价中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优化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论

统编教材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蓬勃开展搭建了坚实的平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清晰认识当前综合性学习存在的各类问题,充分发挥统编教材在内容、素养培养和学习方式引导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并切实采取深入解读教材、整合多元资源、优化评价方式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能够有力推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向纵深方向发展。这不仅有助于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还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实现全面且富有个性的发展。尽管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统编教材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莉.聚焦关联,高效实施跨学科学习——以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4,(31):96-98.

[2]罗登峰.“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24.

[3]张慧敏.跨学科学习视域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板块开展现状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