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企业立项到施工全流程服务模式的创新探索

作者

许传杰 徐凯丽

1.莒县大项目推进服务中心,山东 日照 276500 2.五莲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山东 日照 262300

摘要:企业从立项到施工的全流程涉及众多环节与复杂手续,传统服务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制约着企业建设进度与效益。本文聚焦于此,深入剖析现行模式下在手续办理、部门协同及信息流通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探索创新全流程服务模式,提出整合服务资源、构建信息化平台以及强化协同管理等策略,旨在简化流程、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为企业提供更优质、高效的一站式服务。

关键词:企业建设;全流程服务;创新模式;效率提升

0引言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企业建设项目的推进速度对其市场竞争力有着关键影响。从企业立项的初步构思,到最终施工落地,这一全流程涵盖了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规划审批、土地获取、施工准备等一系列紧密相连的环节。然而,当前传统的服务模式暴露出诸多问题。手续办理繁琐,企业需在不同部门间奔波,提交大量重复材料,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同,信息沟通不畅,常出现审批延误、意见冲突等状况,严重阻碍项目进程。因此,探索创新企业立项到施工全流程服务模式迫在眉睫,这对于提高企业建设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传统全流程服务模式的问题剖析

1.1手续办理繁杂且分散

企业在立项阶段,需准备详尽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向发改等部门申报,审批流程严谨且耗时。进入规划审批环节,要应对用地规划、工程规划等多方面审查,涉及规划、自然资源等多个部门,各部门要求不同,企业需反复修改方案、补充材料。土地获取手续同样复杂,从土地招拍挂到权属登记,涉及土地出让、征地拆迁等众多手续,不同环节归口不同部门管理,企业需逐一攻克,任一环节受阻都可能延误项目整体进度,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时间与经济成本。

1.2部门间协同合作匮乏

在传统模式下,发改、规划、住建、环保等部门各自为政,缺乏统一协调机制。例如,规划部门审批项目规划方案时,可能未充分考虑环保部门的要求,导致项目因环保不达标需重新调整规划,延误时间。部门间信息流通不畅,企业在一个部门提交的材料,在其他部门往往需再次提交,增加企业负担。同时,不同部门审批进度不一致,缺乏同步推进机制,易造成项目整体流程的停滞,降低服务效率,影响企业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

1.3信息流通与共享滞后

企业在全流程中获取信息困难,政策法规、审批标准等信息分散在各部门网站,缺乏整合与及时更新,企业难以全面、准确掌握。审批进度信息不透明,企业无法实时跟踪,只能通过电话或现场询问,耗费大量精力。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机制缺失,一个部门审批结果不能及时传递给其他部门,导致重复审查。这种信息滞后与不共享,使得企业在决策时缺乏准确依据,无法合理安排建设计划,制约了企业建设项目的高效推进。

2创新全流程服务模式的策略构建

2.1整合服务资源,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

将涉及企业立项到施工全流程的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平台汇聚发改、规划、住建、环保等多部门服务窗口,企业可在平台一次性提交所有材料,各部门同步受理、并联审批。平台配备专业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材料准备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协助企业高效完成手续办理。例如,设立综合服务窗口,统一接收企业申报材料,通过内部流转至各部门,避免企业多头跑,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2.2构建信息化系统,提升信息交互效率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全流程信息化系统。系统涵盖项目申报、审批进度查询、政策法规解读等功能模块。企业可通过系统在线申报项目,实时查询审批进度,获取最新政策信息。部门之间通过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审批结果即时传递,减少重复审查。例如,采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智能分析,辅助部门快速审批,同时利用电子证照技术,实现审批结果的电子化发放,提高信息交互效率,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2.3强化协同管理机制,保障流程顺畅推进

建立跨部门协同管理机制,成立由各相关部门组成的项目推进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流程工作。制定统一的审批标准与流程规范,明确各部门职责与审批时限,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定期召开项目协调会议,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建立联合审批制度,对于重大项目,各部门集中办公,共同审查,当场给出审批意见,确保项目流程顺畅推进,避免因部门间协调不畅导致的延误。

3创新服务模式的预期成效与展望

3.1显著提升企业建设效率

通过一站式服务平台与信息化系统,企业手续办理时间大幅缩短,部门协同效率提高,项目审批周期明显减少。企业能更快完成立项到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迅速进入施工阶段,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抢占市场先机。例如,原本需数月甚至数年完成的手续办理,在创新模式下可能缩短至数周或数月,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建设效率,为企业发展赢得宝贵时间。

3.2有效降低企业建设成本

一站式服务减少企业跑腿次数与重复提交材料成本,信息化系统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协同管理机制避免因审批延误造成的资金浪费。企业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显著降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例如,企业无需再花费大量资金聘请专业人员处理繁琐手续,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因项目推进加快,资金周转加速,降低了财务成本。

3.3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创新全流程服务模式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建设环境,使其能更专注于项目建设与业务拓展。高效的服务有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吸引更多投资,实现可持续发展。展望未来,随着创新服务模式的不断完善与推广,将推动整个企业建设领域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繁荣进步。例如,企业在良好的服务支持下,能够顺利完成建设项目,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为企业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总结

企业立项到施工全流程服务模式的创新是提升企业建设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举措。通过剖析传统模式在手续办理、部门协同及信息流通方面的问题,构建整合服务资源、构建信息化系统与强化协同管理的创新策略,有望实现显著提升企业建设效率、有效降低企业建设成本以及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佳慧.整体性治理视角下"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创新的实践探索与深化路径——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J].电子政务,2017,000(010):20-27.

[2]曹仲平.集团合作项目推动创新模式服务企业[J].新教育(海南),2019.

[3]韩国庆.关于电建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探索与研究[D].天津大学[202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