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掌鸠河干流河道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作者

刘丛蓉

云南润晶工程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本研究针对掌鸠河干流河道岸线,在全面梳理其基本情况、保护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依据多方面依据进行岸线功能区划分与规划。通过科学规划,旨在实现岸线资源合理开发、科学保护与有效管理,保障区域防洪、供水和生态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为掌鸠河岸线保护利用提供科学指导,也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岸线保护与利用、功能区划分、可持续发展

1引言

河道岸线在河流生态系统中占据关键地位,兼具行洪、调节水流等自然功能与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合理规划利用岸线资源,对保障区域防洪、供水和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掌鸠河是禄劝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但随着经济发展,其岸线开发利用出现诸多问题,如开发利用率高、管理不规范等。因此,开展掌鸠河干流河道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极为必要。

2掌鸠河基本情况

掌鸠河是普渡河左岸一级支流,属金沙江水系。它全长125km,流域面积1933km²,发源于禄劝县马鹿塘乡,流经多个乡镇后汇入普渡河。禄劝县下辖9镇5乡,掌鸠河流经乡镇经济发展差异大。流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径流集中在特定时段。河道曾洪涝频发,已进行整治,但目前航道未通航。流域内取水口众多,跨河建筑多样,且存在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3岸线保护与利用现状

3.1岸线保护现状

掌鸠河干流左岸岸线长109.746km,右岸长110.659km。规划范围内涉及云龙水库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生态红线,一级保护区和生态红线内左岸长度为38.011km,右岸长度为38.045km。

3.2岸线利用现状

岸线利用主要集中在下游屏山镇河段,以城市总体规划及采砂规划为主。左岸岸线利用总长度占左岸岸线长度的38.558%,右岸占36.857%,主要涉河工程有取水口、排水口、桥梁等。

3.3岸线管理现状

昆明市禄劝县水务局作为流域主管部门,建立了河长责任制度、部门联动制度等,加强河道管理。《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掌鸠河保护管理条例》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掌鸠河干流的保护管理。

4岸线保护和利用形式分析

4.1存在的主要问题

掌鸠河干流下游岸线开发利用率高,但管理法规不完善,缺乏统一协调和有效经济调控手段,岸线资源利用不合理,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岸线界定标准不统一,界限范围不明确,影响科学管理。

4.2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掌鸠河干流下游人口密集区和条件较好的河段,对岸线开发利用需求逐年增加,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和农业生产等方面。

4.3控制条件分析

掌鸠河为山区性河流,河道变迁受地形限制,山区峡谷段稳定,平坝河段蜿蜒演变。流域降雨集中,水土流失影响防洪安全。为保障生态安全,需严格保护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等区域,限制开发活动。

4.4与相关规划衔接

本次规划与《禄劝县长江上游防洪工程规划》、《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等相关规划协调一致,确保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5规划编制依据

规划编制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法律法规,《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程》《防洪标准》等规程规范,以及《全国河道(湖泊)岸线利用管理规划工作大纲》《云南省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工作大纲》等规划文件及资料。

6指导思想与原则

6.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为指导,贯彻相关会议精神,按照水利部要求,正确处理岸线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的关系,实现岸线资源可持续利用。

6.2基本原则

遵循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统筹兼顾、科学布局,依法依规、从严管控,远近结合、持续发展,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确保岸线规划科学合理。

6.3规划水平年

本次规划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水平年为2030年。

6.4规划目标

通过编制规划,提出掌鸠河干流岸线资源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科学保护、强化管理的布局和方案,实现岸线资源优化配置、集约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6.5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禄劝县行政辖区内的干流河段,起点位于马鹿塘乡麻科村民委员会,终点位于与普渡河交汇口,长度为109.394km,岸线总长为220.405km。

7岸线功能区划分

7.1岸线功能区定义及分类

岸线功能区分为岸线保护区、岸线保留区、岸线控制利用区和岸线开发利用区四类,依据不同的自然和经济社会功能属性及要求划分。

7.2岸线保护区划分

依据相关标准,将位于云龙水库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的岸线划分为保护区,左岸划分3个,长度为38.011km;右岸划分3个,长度为37.862km。

7.3岸线保留区划分

对河势变化剧烈、暂不具备开发条件或为生态建设预留的岸段划分为保留区。左岸划分3个,长度为40.638km;右岸划分3个,长度为40.665km。

7.4岸线控制利用区划分

对岸线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存在防洪风险或位于生态敏感区需控制开发的岸段划分为控制利用区。左岸划分5个,长度为31.097km;右岸划分5个,长度为32.132km。

7.5岸线边界线划分

岸线边界线分为临水边界线和外缘边界线。临水边界线根据不同河段情况确定,外缘边界线可采用河湖管理范围线等。本次规划中,左岸临水边界线长110.043km,右岸长110.683km;左岸外缘边界线长109.746km,右岸长110.658km。

8岸线保护与管控

8.1功能区管控要求

岸线保护区禁止建设影响水土保持和不符合功能定位的项目;岸线保留区规划期内原则上不开发;岸线控制利用区严格控制新增开发项目,确需建设的要严格论证和审批。

8.2岸线边界线管控要求

开发利用行为不得逾越临水控制线,特殊情况需重点论证并报相关部门审批。外缘控制线以内的项目要符合功能分区要求。

8.3岸线管控能力建设措施

加强岸线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完善法规和管理制度体系,明确责任清单。建立负面清单,加强监测与巡查,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控能力。

8.4岸线保护利用调整要求

中游山区河段应结合防洪和河势整治工程开发利用,加强生态保护,规范河道采砂管理。

9环境影响评价

9.1环境保护目标

确保掌鸠河水质达到Ⅱ类及Ⅲ类标准,规划期末主要水体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加强污染防治,控制新污染源产生。

9.2规划符合性分析

本规划符合国家宏观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划区划,从防洪、水资源、生态等方面看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9.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规划对岸线及功能区的划定,在保障河道防洪安全、保护供水水源地的同时,对水生态、水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促进经济发展。

10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岸线开发与治理保护相结合的机制,完善法规制度,加强依法管理。研究完善岸线有偿使用政策和影响补偿制度,加大治理力度,加快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健全投入机制。健全河道管理机构,提高执法监督能力,加强监测分析和基础研究工作,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加强流域管理机构协调能力建设。

11结语

编制掌鸠河干流河道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对保障区域防洪、供水和生态安全意义重大。本次规划划定了岸线功能分区和边界线,成果符合相关要求,能够实现岸线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控制的目标。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应根据河势变化、防洪通航及两岸建设需求及时修编规划,确保规划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实现岸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王强.河流保护岸线划界存在问题探讨[C].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21:171-174

[2]折喜梅,闫天,崔晋.陕西省红碱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J].水利技术监督,2024(11):79-154

[3]陈瑜.上海市重要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研究[J].沙溪三明段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探讨.水利规划与设计,2023(4):34-37.

[4]宋建英.沙溪三明段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探讨[J].2024(2):62-65

[5]茆今胜.长江芜湖段岸线保护与利用现状分析[J].2024(4):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