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利福平治疗肺外结核的疾病获益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作者

刘丽娜

河北省衡水市第三人民医院 053000

【摘要】目的:分析利福平治疗肺外结核疾病获益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份收治的60例肺外结核患者为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对照组(30例、安慰剂)、研究组(30例、利福平),对比两组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疾病获益以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疾病获益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室指标改善效果也更显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外结核患者通过实施利福平治疗,患者疾病好转率、 复发率等方面明显效果显著,且患者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其疾病获取良好效果,利于患者身体康复。

【关键词】利福平;肺外结核;疾病获益;实验室指标

结核病(TB)在全球范围内均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已成为危害公共卫生健康问题之一[1]。肺外结核(EPTB)作为TB的主要类型之一,其临床发病率在临床中也不容忽视。利福平常作为临床一线抗结核药物,因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和较短的疗程,在TB治疗中被广泛应用。然而该药物在EPTB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评估利福平在EPTB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2]。鉴于此,本文将通过系统分析利福平治疗EPTB的临床数据,以评估该药物对EPTB疾病获益、实验室指标方面的作用,进而为优化EPTB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依据,现将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共纳入样本数据60例,研究时间为2023-7至2024-7,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在35-66岁之间,平均(50.24±4.65)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1.52±0.34)年,疾病类型:淋巴结核8例、结核性腹膜炎8例、肠结核3例、泌尿系统结核2例、骨关节结核4例,结核性脑膜炎5例。研究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在36-68岁之间,平均(51.31±4.71)岁,病程2个月-1年,平均(1.77±0.40)年,疾病类型:淋巴结核8例、结核性腹膜炎7例、肠结核2例、泌尿系统结核3例、骨关节结核5例,结核性脑膜炎5例。两组患者的病史资料经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等确诊为EPTB患者,且年龄在18周岁以上;②患者入组前未接受抗结核类药物治疗;③患者对本次研究内容均知情,并签署相关协议。

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等功能不全者;②患者处于妊娠或哺乳阶段的女性;③患者对药物存在过敏者;④患者有严重精神问题或无法积极配合治疗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疗法,包括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必要时给予其他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等,对照组再此基础上给予安慰剂治疗,即外观上与利福平相同但不含有利福平成分的模拟药物。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基础上给予利福平治疗,具体药物和使用方法如下:利福平(成都锦华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15g),口服,1次/d,两组患者均需要连续治疗6个月,通过1年随访,对两组患者再次复发、治愈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3  观察指标

(1)疾病获益:通过CT/彩超、临床症状评估好转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结束1年内疾病复发情况。

(2)实验室指标:主要从C-反应蛋白(CRP)、血沉等指标进行分析,通过抽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对CRP及血沉进行检测,对CRP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沉采用韦氏法检测(改为CRP采用散射比浊法、血沉采用自动血沉仪法)。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主要选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对于计数资料将采用[n、(%)]表示,并通过卡方进行验证,对于计量资料则选择均值和标准差表示,并以t进行验证,当结果显示P值低于0.05时,提示组间有统计差异。

2.结果

2.1  疾病获益

研究组在其好转率高于对照组,而复发情况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备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  实验室指标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研究组各项实验室指标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由于EPB容易累及淋巴结、胸膜等多个器官和组织,而且EPTB的病灶部位特殊,药物渗透性和局部药物浓度可能影响疗效,其诊断和治疗难度也较TB更大,这也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预后恢复带来严重影响[3]。

本次主要针对EPB患者实施利福平治疗,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疾病获益更为明显,且实验室指标也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主要是因为利福平是通过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RNA聚合酶,并阻断其合成和复制,因其穿透性强,更能够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进而增加局部灭菌效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病原菌继续侵害患者身体各器官,从而起到有效杀菌作用,并减少病灶中病原菌数量,减轻炎症反应的同时,也降低复发风险。

综上所述,利福平应用于肺外结核患者中,能够提高患者疾病获益度,并促进临床各项指标恢复,这对患者病情康复也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睿,李帅,王昌敏.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用于老年肺结核与肺外结核患者的辅助诊断价值[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24,36(3):310-313.

[2]陈广道,赛丁·艾则孜.Xpert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试验对儿童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J].实用医学杂志,2023,39(19):2440-2445.

[3]贾秀杰,胡小芳,程亮,等.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对肺外结核性脓肿的诊断价值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22):4385-4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