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柔性管理在护士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

王笑 刘兰花 范明静 张晓蕾(通讯)

武警北京总队医院 邮编:100027

【摘要】目的:探讨护士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柔性管理的效果。方法:以本院护理部2022年1月-6月间开展传统护理管理工作时的30名护士为对照组,同时以本院护理部2023年7月-12月间开展柔性管理工作时的30名护士为观察组。综合分析两组的护理管理效果,比较护士满意度与护理差错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推广柔性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增强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应用效果;柔性管理;护士满意度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居民的医疗卫生意识也得到了提高,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慢性病的发病率以及病人的求诊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随着新的诊疗理念和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也越来越重,这也导致了护理人员的精神压力。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一种僵化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不但会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疲溃感,也会增加护理人员的跳槽几率。而灵活管理是一种较为新颖的管理方法,它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可以对传统的刚性管理进行有效的补充,同时还可以通过非强制的措施来规范护士自己的行为,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配置效率[1]。本研究将着重对柔性管理对护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进行探讨,归纳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护理部2022年1月-6月间开展传统护理管理工作时的30名护士为对照组,入组护士均为女性,年龄在23-47岁的范围之内,平均(34.21±4.15)岁;主管护师5名,护士20名,护师5名。同时以本院护理部2023年7月-12月间开展柔性管理工作时的30名护士为观察组,入组护士均为女性,年龄在23-46岁的范围之内,平均(34.47±4.06)岁;主管护师5名,护士19名,护师6名。对两组的职称等基线资料进行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对照组的护理过程中,采用了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具体包括:制订护士管理办法,并下发到各部门,由护士长全权实施,建立健全的考勤和请假制度;针对医院护理人员的调配与调配,应由护理部统筹安排,保证护理人员的人力资源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在各个科室,护士长要建立健全的护理工作程序,对护士的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和解决。

观察组采用了灵活的管理方法,具体包括:(1)建立灵活的管理团队,护理部主任要严格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一套人性化的管理体系,同时要积极推进医院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增强护士之间的合作和凝聚力。作为护理部的工作人员,要主动地进行科室的巡查工作,与基层护士和护士长做好交流,全面掌握护士的基础信息,包括内心的真实想法、期福利望、工作压力、职业计划等,并且经过协商和讨论,在切实可行的范围内,对护士的福利和工资进行相应的调整。要建立一个合理、公正的职业发展制度,才能更好地调动护士的工作热情。(2)实施灵活的医院管理策略。对医院各个科室的护士人力资源进行分配,需要护理部工作者根据各个科室的具体情况,例如:日就诊量、科室床位和住院率等,对各个科室的护士进行合理的分配。每个月都要召开一次全院会议,对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量、病人住院数量、护士长的职务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与医院的重点部门培训方案等相联系,在尊重护士的意愿的前提下,对护士的人力资源进行相应的调整。护理部应该积极推进民主决策,如果有什么改革的问题,需要让每个科室的护士都进行不记名的表决,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和公正。

1.3评价指标

经过护理部工作者的讨论和协商,编制了一份包括领导关怀、管理执行、护理工作气氛等在内的人性化满意度调查表,由护理人员如实填写调查表,随后由护理部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回收与评价。该问卷的评分为满分为100,最低为0,并且按照不同的评分标准将满意度分为不满意、61-89分-基本满意、≥90分-非常满意。并采用我院护理部编写的护理工作质量评价量表对两组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得分较高者表示护理工作质量较好。对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护理失误进行统计,并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26.0进行统计学处理,以标准差()表达,组间的对比使用t检验。统计资料以个案数目及百分数表示,使用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为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护士满意度分析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29/3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00%(21/30),两组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80,P=0.006,<0.05)。详见表4。

表4两组满意度比较[n,(%)]

组别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n=30) 11(36.67) 10(33.33) 9(30.00) 21(70.00)

观察组(n=30) 22(73.33) 6(20.00) 1(3.33) 29(96.67)

X2 7.680

P 0.006

2.2其他指标分析

观察组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 两组护理差错以及工作质量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护理差错发生率/% 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分

对照组 30 8(26.67) 87.69±3.03

观察组 30 2(6.67) 95.53±2.17

t - 4.320 11.522

P - 0.038 <0.001

3讨论

在临床科室的管理工作中,护士长要积极推进柔性管理,主动地对本部门的每位护士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工作动态、身体健康、心理状况、个人需要和家庭状况等,对其进行科学的安排,使护士人力资源得到最好的分配,保证每个护士都能有充足的休息时间,缓解心理压力,促进身体健康,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2]。另外,医院的护理部工作人员要对各部门的护士进行定期的培训和学习,建立一套合理、公正的提升机制,使基层护理人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科室护士长也要贯彻灵活的管理思想,与基层护士进行有效的交流,充分了解护士的基本状况和心理需要,同时还要总结护士的日常工作,为护士创造一个更健康、更社会化的护理环境。同时,护理部也要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在各个部门中推广,每六个月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一次考核,对表现好的护士和护士长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例如,给他们发奖金,让他们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更有动力。作为护理团队的带头人,科室护士长要积极关注护理人员,掌握护理人员的工作需要,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3]。护士长要对优秀护理人员进行表扬。护士长要对绩效中等的护理人员进行适当的激励。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在护理工作品质及满意度上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在护理失误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护理人员中实行柔性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护理失误的风险。

总之,在医院推广柔性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增强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霞.柔性管理在门诊护士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23, 20(4):123-126.

[2]刘燕,孙洁.柔性管理在妇科护士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妇科肿瘤护理认知情况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2,19(3):32-35.

[3]阚秀芬.柔性管理模式对年轻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 2019, 003(023):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