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的应用研究
陈伟龙
汕头市潮南区晓升中学 515144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深度学习作为一种能够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提升综合素养的学习方式,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视野和更深入的探究空间。通过单元整体教学,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强化思维品质,并提升综合素养。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
引言
高中数学拥有庞大的知识体系,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涵盖的内容相对广泛。面对庞大的知识体系,如何助力学生扎实掌握知识,是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单元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其能够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开展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深度学习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因此大单元教学应注重实践性,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活动和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应用和价值。实践性原则强调教学应与实际生活和应用相联系,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从而促进其深度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大单元教学实践中,教师设计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激发其探究欲望和解决问题的动力。或者设计一些实验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数学规律,验证数学理论,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调查、企业实习等,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二)循序渐进原则
深度学习需要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大单元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高级,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思考。同时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进度,根据学习现状来进行因材施教。另外,在大单元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也应当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来为其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比如针对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且具有强烈探索意识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设置挑战性问题专栏,供其进一步拓展数学思维。
(三)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深度学习视域下的数学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主探索数学问题。教师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魅力。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还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深度学习理念下高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一)贯彻深度学习,注重活动的情境设计
在深度学习视角下,高中数学大单元活动的设计不仅要遵循深度学习的原则,还要兼顾单元教学的要求。情境设计是活动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或接近真实的问题情境,使得他们能够在实际的数学应用中进行探究。在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中,尤其是在人教版必修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设计中,应充分贯彻深度学习的理念,注重活动的情境设计,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深度思考能力。例如,在“集合的基本关系”与“命题与量词”的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个“集合与逻辑推理的应用情境”,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根据班级的选修课程情况,如何推理出各个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学生的选课偏好”,引导学生理解集合的交、并、差等基本运算及其在逻辑推理中的应用。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先探讨课程之间的关系,接着结合命题逻辑中的量词,分析“全称命题”和“存在命题”如何影响结论的推理过程。情境中问题的复杂性与实际性,能够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运用集合和逻辑的相关概念,增强他们思维的深度和灵活性。此外,教师应设计递进式的任务,让学生从具体的例子推导出一般性的结论,并通过小组展示与课堂讨论,确保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形成深度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二)深挖单元教学内容,有序呈现数学知识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活动,教师要关注教材内容与单元主题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深挖单元整体教学内容,让知识呈现顺序更加合理。展开来说,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深挖单元教学内容:第一,通过单元整体教学构建数学模型,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知识。第二,精细化整理教材单元内的知识点,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需求,收集整理学习资料,让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第三,结合学情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实现单元深度学习
合作学习是当前教学中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单元整体教学具有主体性、综合性。因此,在高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助力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深入理解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展开来说,合作学习中,教师借助提问指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灵感,弥补个体认知中的不足,以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合作学习中,引导其多维度审视问题,拓宽学生解题思维。基于此,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能将单元中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以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等比数列”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深入探究数列相关知识。首先,教师可根据学情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提出难度较低的事实性问题,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如:“什么是数列?数列如何表示?数列中各个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数列的项数与项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求数列的前n项和?如何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思维逐渐由调动已知经验转变为探究未知知识。其次,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利用课件为学生呈现数字迷宫、艺术品等相关资源,让各小组在鉴赏的同时,从中抽象出等比数列,并理解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的关系。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均能得到充分的锻炼。最后,教师可继续提出概念性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如:“数列与函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数列是怎样运作的?”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能正确分析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之间的关系,并利用这一关系对上述数列艺术品展开合理猜想,深入挖掘和解析数列与函数,过程中提高综合素质。基于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组织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分享合作探究中获得的心得体会,实现取长补短。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掌握深度学习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不仅可以提高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实践的效果,而且能够为教师带来新思路,以更好地应对教学中的挑战。同时学生也可以掌握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提升其数学综合能力。然而,目前在促进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实践当中,会面临一些挑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机遇,需要教师和学生对其进行把握。教师可以通过以学生为主设计大单元学习任务、采用灵活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等,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教学效果,提升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不断适应并调整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实践模式,强化自身的数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吴苹.深度学习背景下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以人教A版“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单元的教学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24,(03):47-49.
[2]刘洋.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与深度学习理论的有效结合[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3,(21):67-69.
[3]虎玉梅.基于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策略[J].家长,2023,(30):131-134.
课题项目:本文受汕头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24GHB157)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