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基于小组互助学习对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践研究
侯丽娟 史媛媛
甘肃省华亭市东关小学
摘要:本文聚焦于新课标背景下,小组互助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探究其对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作用。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阐述小组互助学习的内涵、实施策略以及在培养小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方面的积极影响,并针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小组互助学习;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的能力与品格,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方面。小组互助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对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组互助学习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践策略
(一)合理分组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在能力和性格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一般来说,每组以4 - 6人为宜,这样既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参与的机会,又便于小组内的组织和管理。例如,将学习成绩较好、思维活跃的学生与学习稍困难、但态度认真的学生分在一组,让前者发挥引领作用,帮助后者提高学习能力,同时后者认真的学习态度也能对前者产生积极影响。
(二)明确任务
在开展小组互助学习前,教师要为每个小组布置明确的学习任务。任务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又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任务可以是解决一道数学难题、完成一个数学实验、进行数学知识的总结归纳等。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小组通过用不同的方法(如剪拼、折叠等)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并制作成演示文稿向全班汇报。明确的任务有助于学生明确小组互助学习的方向,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组织讨论
小组讨论是小组互助学习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任务展开充分的讨论,鼓励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出疑问、分享思路、互相启发。教师要巡视各小组,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比如,在讨论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比较不同解法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成果展示与评价
小组完成学习任务后,要进行成果展示。展示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口头汇报、书面报告、实物演示等。通过成果展示,各小组可以分享学习成果,互相学习和借鉴。同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团队合作情况等。评价方式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通过评价,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在小组互助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促进自身的不断进步。
二、小组互助学习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培养数学抽象素养
在小组互助学习中,学生通过对具体数学问题的讨论和分析,能够逐渐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律。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时,小组通过观察、比较不同形状的物体,讨论它们的特征,从而抽象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概念。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
(二)提升逻辑推理素养
小组讨论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进行逻辑推理的过程。学生在交流中要阐述自己的观点,说明推理的依据和过程,同时要倾听他人的意见,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在解决数学应用题时,小组内成员通过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找到解题思路,这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
(三)增强数学建模素养
小组互助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比如,在学习“百分数”时,小组可以调查生活中的商品打折、利率等问题,通过分析这些实际问题,建立百分数的数学模型,并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
(四)发展直观想象素养
在小组合作学习数学图形、空间几何等知识时,学生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模型等方式,借助直观形象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发展直观想象素养。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小组通过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观察它们的面、棱、顶点等特征,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空间几何概念,培养直观想象能力。
(五)提高数学运算素养
小组互助学习中,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数学运算。通过小组内成员之间的互相检查、纠错和讨论,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在运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习他人的简便运算方法,从而提高数学运算素养。例如,在计算小数乘法时,小组内成员可以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对比哪种方法更简便、准确,进而提高运算能力。
(六)强化数据分析素养
在小组合作完成一些数学实践活动时,学生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例如,在统计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等数据时,小组要学会用合适的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这一过程能够强化学生的数据分析素养,使学生学会从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新课标下基于小组互助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对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通过合理分组、明确任务、组织讨论、成果展示与评价等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尽管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强小组合作技能培训、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和提高教师指导水平等改进措施,小组互助学习模式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完善小组互助学习模式,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备注:该论文为平凉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市级课题《新课标下基于小组互助学习对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践研究(立项号:PL[2024]LXH8928)》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