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开采工艺优化研究
何鑫
500113198512035517 富县牛武镇郭家洼煤矿
引言: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浅部易采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煤矿开采不得不向深部复杂地质条件区域延伸。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煤矿开采面临着诸多难题,如地质构造复杂、地应力大、瓦斯含量高、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和效率。因此,开展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开采工艺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复杂地质条件对煤矿开采的挑战
1.1 断层影响
断层是煤矿开采中常见的地质构造之一。断层的存在会破坏煤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导致煤层厚度变化大、倾角不稳定。在开采过程中,断层容易引发顶板垮落、片帮等事故,增加开采难度和安全风险。同时,断层还可能成为瓦斯和水等有害物质的通道,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威胁。
1.2 褶皱影响
褶皱构造会使煤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向斜和背斜等形态。在向斜轴部,煤层厚度可能增大,但地应力也相对集中,容易发生冲击地压等灾害。而在背斜部位,煤层厚度变薄,开采过程中容易出现采空区顶板难以管理的问题。此外,褶皱构造还会影响瓦斯和水等的赋存条件,增加开采过程中的瓦斯治理和水害防治难度。
1.3 岩溶影响
在喀斯特地貌地区,煤矿开采常常会遇到岩溶问题。岩溶洞穴的存在会导致煤层顶板不稳定,容易引发突水、突泥等事故。同时,岩溶水的涌出还会淹没巷道和设备,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此外,岩溶还会破坏煤层的完整性,降低煤炭的回收率。
二、常用煤矿开采工艺及其局限性
2.1 长壁开采工艺
长壁开采工艺是我国煤矿常用的开采方法之一,具有生产效率高、回采率高等优点。然而,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长壁开采工艺面临着诸多局限性。例如,在断层发育地区,长壁工作面难以保持连续推进,需要频繁地进行搬家倒面,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同时,断层处的顶板管理难度大,容易发生冒顶事故。
2.2 放顶煤开采工艺
放顶煤开采工艺适用于厚煤层的开采,具有高产高效的特点。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放顶煤开采工艺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褶皱构造会使煤层厚度变化大,导致放煤不均匀,影响煤炭回收率。此外,岩溶洞穴的存在可能会使顶煤突然垮落,引发安全事故。
2.3 巷道掘进工艺
巷道掘进是煤矿开采的重要环节,常用的巷道掘进工艺有钻爆法和综合机械化掘进法。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钻爆法掘进速度慢、安全性差,且容易对周围岩体造成破坏。综合机械化掘进法虽然掘进速度快,但对设备性能要求高,在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复杂地段,设备故障率增加,影响掘进效率。
三、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开采工艺优化策略
3.1 开采方法选择优化
根据地质条件合理选择开采方法:对于断层发育地区,可采用短壁开采或房柱式开采等方法,减少工作面搬家次数,提高开采效率。在褶皱构造地区,可根据褶皱的形态和特点,采用分段开采或斜切开采等方法,降低开采难度。对于岩溶发育地区,可采用充填开采或条带开采等方法,减少对顶板的破坏,防止突水事故的发生。
采用综合开采方法:结合不同开采方法的优点,采用综合开采方法。例如,在厚煤层开采中,可采用长壁放顶煤与短壁开采相结合的方法,提高煤炭回收率。
3.2 设备配置改进
选用适应复杂地质条件的设备:在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复杂地段,应选用具有较强破岩能力和适应性的掘进机和采煤机。例如,采用大功率、高截割力的掘进机,提高巷道掘进速度;采用具有防滑、防倒装置的采煤机,确保在倾斜煤层中的安全开采。
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和管理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同时,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3.3 支护技术强化
采用先进的支护方式: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应采用先进的支护方式,如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液压支架支护等。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具有支护强度高、适应性强等优点,能够有效地控制巷道围岩的变形和破坏。液压支架支护适用于长壁开采工作面,能够提供可靠的支护保障,确保工作面的安全开采。
加强支护质量监测:建立支护质量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巷道围岩的变形和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支护参数,确保支护效果。
3.4 瓦斯治理与水害防治
加强瓦斯治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瓦斯治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应采用瓦斯抽采、通风优化等综合措施,降低瓦斯浓度。例如,采用本煤层瓦斯预抽、邻近层瓦斯抽采等方法, 提高瓦斯抽采率;优化通风系统,确保工作面有足够的风量,稀释和排出瓦斯。
强化水害防治:针对岩溶等水害问题,应加强水文地质勘探,查明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采用防水闸门、防水墙等防水设施,防止突水事故的发生。同时,建立矿井水害应急救援预案,提高应对突发水害的能力。
四、实际案例分析
4.1 案例背景
某煤矿位于喀斯特地貌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褶皱和岩溶发育。该矿采用长壁放顶煤开采工艺,在开采过程中遇到了顶板管理困难、突水事故频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4.2 优化措施
开采方法优化:根据地质条件,将长壁放顶煤开采工艺改为分段开采与短壁开采相结合的方法,减少了工作面搬家次数,提高了开采效率。
设备配置改进:选用了适应复杂地质条件的大功率掘进机和采煤机,提高了巷道掘进和工作面开采速度。同时,加强了设备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支护技术强化:采用了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和液压支架支护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了巷道和工作面的支护强度,有效地控制了围岩变形和破坏。
瓦斯治理与水害防治:加强了瓦斯抽采和通风优化,降低了瓦斯浓度。同时,加强了水文地质勘探,采用了防水闸门等防水设施,防止了突水事故的发生。
4.3 优化效果
通过实施上述优化措施,该煤矿的安全生产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顶板事故和突水事故明显减少,煤炭回收率提高了 10% 以上,开采效率提高了 20% 左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论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煤矿开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开采方法、设备配置、支护技术、瓦斯治理和水害防治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通过合理选择开采方法、改进设备配置、强化支护技术、加强瓦斯治理和水害防治等优化策略,可以有效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开采面临的难题,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和效率。实际案例分析也验证了优化工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因此,在今后的煤矿开采中,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开采工艺,以适应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煤矿开采需求,实现煤矿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闫志勇. 布尔台煤矿复杂地质条件下智能化掘进工艺优化及应用研究[J].中国煤炭 ,2024,50(S1):36-41.
[2] 孙文飞 . 煤矿开采工艺的参数优化和试验分析 [J]. 矿业装备 ,2023,(11):88-89.
[3] 宋子岭 , 赵东洋 , 张宇航 . 露天煤矿绿色开采工艺系统优化及工艺环节匹配模型 [J]. 露天采矿技术 ,2020,3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