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小学统编教材语文要素与人文要素
刘艳
重庆市开州区临江镇临东中心小学 405408
【摘 要】语文要素贯穿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所有内容中,它既是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核心概念,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但现阶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仍然没有理清每篇课文中存在的语文要素,整体教学质量并不高。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充分掌握统编教材中蕴含丰富的要素信息,精准、透彻地了解语文要素的内涵,从而明确语文要素与人文要素二者之间的联系,并将其落实在教学工作中,最大化发挥教学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统编教材 语文要素 人文要素
目前,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选取的内容充分结合类语文要素和人文要素两大主题。教材中的每一项知识内容都蕴含了丰富的语文要素,如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应具备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这种特点清晰地传递给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点教学哪些内容,从而完善相应的教学体系,提升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落实语文要素和人文要素的意义
语文要素指的就是构成语文的基本要素,它是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教学的核心内容,每个单元存在的“单元导语”、“阅读提示”和“习题设计”都明确了本单元需要掌握的语文要素和学习要求。结合单元导语中的内容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确立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每个单元导语都将这一部分内容中的语文要素和人文要素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帮助教师掌握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方向,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二、从教学观念中落实语文要素的策略
统编教材加大了课文的容量、信息量和词汇量,利用传统的“分析式”教学方法只会降低课堂效率,并且实际教学价值也并不高。在小学统编教材中落实语文要素就需要教师对所讲课文进行重组,并且将生字生词进行划分归类。依据课后习题,从而关联上下单元的语文要素,科学合理的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将一些不重要的知识点一笔带过,对课堂进行“瘦身”,直面教材中的内容。一堂课能够利用的教学时间很少,教师要减少初读课文和学习生字、生词的时间,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核心语文要素的落实。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尽量做到一课一得。
三、从课堂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的策略
(一)重视单元语文要素之间的关联性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各单元的导语部分都简要概括了本单元要学习的内容和要求,其中主要包括的是学生要掌握的语文要素和习作要求,这也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小学基础教育中每一个阶段都可以划分为整体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上也存在一定的共性。小学语文部编教材尤为重视这一方面。这种关联性不仅体现在同一本教材中各单元之间的关联,还体现在同一年段上下册教材中教学内容的关联[2]。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单元语文要素之间的联系,科学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上册的部编教材单元语文要素主要重视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等从整体上进行理解和把握的要求,而下册教材则过多强调让学生了解文章细节处的写作手法,并且灵活运用在写作过程中,呈现出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由概念到实践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统编教材中单元语文要素语言明晰、扼要,多数都以简短句子的形式呈现。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深入理解语文要素,并将其分解为较为详尽、有层次性的条目化信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3]。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观潮》这一课文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的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如分段朗读、合读等,鼓励学生说出作者是通过何种描写顺序来讲述钱塘江大潮的,在朗读的过程中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并且将印象最深的内容划分出来与其他同学进行探讨分析。这种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体现部编教材中的语文素养。
(三)充分发挥“交流平台”的作用
统编版教材在每一篇文章内容后都增加了一个“交流平台”的环节,主要体现本单元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的特点,词语的运用和学生思维的方式,是一项能够很好的显现出人文要素的学习环节。“交流平台”在教学中有着很大的价值,其中包含的内容也非常广泛,教师充分利用这一个环节,最大化发挥其教学作用。例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文时,交流平台以规律总结的方式,能更好地向学生诠释作者是如何细致观察的,教师让学生在文中画出作者细致观察的语句,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尝试利用文中的观察方法观察某个事物并且记录下来,最终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看一看谁观察的更加细致[5]。通过这种方式,有机结合统编教材中的语文要素和人文要素,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四)深入挖掘课后习题资源
预测是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能够根据已经获取的信息能够猜测出课文中的剧情发展、人物命运以及结局,并且在阅读时能够不断验证,提升阅读质量。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预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强化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象力。统编教材课后习题环节规划了课文内容和单元训练重点,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前应仔细研读本单元的课后习题,从而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从了解—学习—练习—应用,通过这一流程彻底掌握预测策略,教师要充分挖掘课后习题资源,分步实施教学,有的放矢,在课文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的进行预测,通过不断的实践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提供基础保障,在阅读教学中有效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彻底落实语文要素和人文要素,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不断细化单元语文要素的目标和内容,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学生今后发展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
【参考文献】
[1]《实施“格式激活”路径,提升语文要素——以小学统编教材六下语文作业本为例》[J].沈敏亚.知识文库,2021(12):29-30.
[2]《依托编排用意,高效落实习作单元语文要素》[J].于振华.小学教学参考,2021(13):79-80.
[3]《紧扣课后习题 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以统编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为例》[J].潘爱珍.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1(03):31-32.
[4]《以“组块”思想为引领,落实单元语文要素》[J].钱冉.教育观察,2021,10(11):120-122.
[5]《融通单元语文要素 涵养儿童言语智慧——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天窗》为例》[J].黄新恬.小学语文教师,2021(0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