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层建筑消防工程问题与应对策略
刁慧鹏
山东新惠杰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繁荣发展的今天,各种建筑拔地而起,包括高层、超高层建筑以及结构复杂的商业、住宅等综合体。这类建筑改善了城市面貌,满足了人们居住和办公需求,但同时也对消防安全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火灾是建筑安全的主要威胁,常导致重大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因此,建筑消防工程作为保障建筑安全、预防火灾发生的关键环节,其施工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 现代高层建筑消防工程问题
1.1 疏散指示标志缺失或不明显
在发生火灾时,清晰醒目的疏散指示标志能引导人员迅速找到安全出口,是保障人员及时撤离的关键,按规范要求,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安全出口和疏散路径的显著位置,且应能在火灾时通过应急照明清晰识别。但很多高层建筑存在疏散指示标志缺失,或字迹模糊、灯光不亮,误导性大等问题,如天津“8·25”火灾中,现场安全出口指示灯损坏,很多学生因找不到出口被困火场,教训十分惨痛。
1.2 消防给水管网和消火栓系统问题
在消防给水管网和消火栓系统工程作业中,最基本的就是依照施工规范和设计标准落实相关施工,若是因为人为操作不当或者操作人员缺乏经验,造成相关设施安装作业偏差,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另外,为保证消防给水管网应用的合理性,在安装操作结束后要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无法满足要求则需要重新处理。
1.3 自动喷水灭火装置的设置不合理
(1) 喷头布局不合理。喷头的布置需综合考虑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空间布局、火灾风险等级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然而,部分施工单位为节约成本或追求美观,忽视了对喷头合理布局的需求,导致喷头数量不足、间距过大或位置不当。这不仅降低了灭火效率,还可能加剧火灾的蔓延。
(2) 管道设置不规范。管道作为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对管道安装工艺掌握不精或忽视安装质量,导致管道连接不牢固、密封性差或漏水等问题。这不仅影响灭火系统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建筑结构及人员安全构成威胁。
(3) 报警阀组设置不当。报警阀组作为系统的关键部件,能在系统启动后发出报警信号并控制水流方向。然而,在实际建设中,部分施工单位对报警阀组设置的要求认识不足或随意安装,既影响了报警阀组的正常功能,又可能导致火灾发生时喷水灭火装置无法及时启动。
2 现代高层建筑消防工程应对策略
2.1 推广使用先进的消防技术和材料
鼓励在高层建筑设计和改造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消防技术和新型防火材料,如智能烟雾探测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火隔热涂料等。智能烟雾探测器能够更敏锐地感知烟雾,及时发出警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在火灾初期迅速启动,有效控制火势;防火隔热涂料则能增强建筑结构的耐火性能。这些技术和材料能够显著提高建筑的防火性能,为人员疏散争取宝贵时间。同时,它们还能降低火灾发生的概率或减缓火势蔓延的速度,从而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
2.2 引进物联网技术
在物联网技术的帮助下,在建设智慧建筑消防工程时,可以通过设置在各楼层的传感器实现对建筑室内环境参数(如室内温度、烟雾浓度以及红外信号等)的实时监测。在工作期间,当传感器探测到异常信息时,会将信息传输至消防控制中心,由消防控制中心制定出接下来的应对策略,并快速发出报警信息,同时启动防排烟设备及灭火装置等,通知建筑工程中的人员快速撤离。通过使用大数据分析与云计算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物联网技术数据采集的效率与准确率,进而对火情信息进行智能化分析,使智慧建筑消防工程的应用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有助于加快火灾事故处置速度,降低火灾事故对于建筑工程的影响,并将损失控制在合理区间。总之,借助物联网技术,可以快速提升智慧建筑消防工程的火灾预警速度,有效保障工程安全。
2.3 严格消防设计审核与施工验收
从源头预防高层火灾,关键要落实好建筑消防设计和验收,在方案设计阶段,要严格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进行审核,重点把关消防车通道、防火分区、安全疏散、消防设施等,对不符合消防要求的坚决不予审批。在施工阶段,要加强监管,严把工程质量关,对偷工减料、不按设计施工的,一经发现坚决整改,工程竣工时,要由消防机构会同住建部门对涉及消防的建筑构件及消防设施等进行联合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坚决责令整改,不得投入使用。从严把控建筑消防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能从根本上杜绝火灾隐患。
2.4 重视水压试验
建筑消防工程中的水压试验,对于确保消防系统各部件及管道系统在设计压力下无泄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一环节不仅关乎消防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更是对施工质量的一次全面检验。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水压试验,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并依托详实的数据资料对试验成效进行评估与优化。明确水压试验的目的与要求是核心所在。水压试验旨在模拟消防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可能遭遇的最高压力情境,以此检验管道、阀门及喷头等部件的承压能力和密封性能。应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及相关行业标准,精心编制水压试验方案,并对试验压力、保压时长及检查内容等关键要素作出明确规定。例如,某高层办公大楼,设定了 1.5 倍的设计工作压力作为试验压力,并规定保压时间为 30min ,以确保在这段时间内系统不会出现泄漏或变形的情况。
2.5 提升消防设备管理与维护水平
建立健全高层建筑消防设备的管理制度和维护机制至关重要。建议制定详细的消防设备管理规范和维护指南,明确从建设单位、物业管理方到具体维护人员等各方的责任和义务,确保消防设备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大力推广智能化消防设备管理系统的应用,借助该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功能,能够实时掌握消防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此外,加强对物业管理人员的消防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频率。通过定期培训,使他们熟悉各类消防设备的操作与维护,通过高频次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最大程度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据相关数据,通过引入智能化消防设备管理系统,可实现对消防设备的 24h 实时监控,故障报警响应时间缩短 15% ,大大提高消防安全保障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多,因此高层建筑消防系统综合化作业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要结合高层建筑工程项目实际作业需求和安全标准,完善消防工程作业内容,并从消防工程施工设计、现场施工管理、项目作业监督、系统调试等方面落实规范化管理,确保高层建筑消防工程稳定可控,为建筑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付殿亮. 高层建筑消防设施检测验收常见问题探讨[J].今日消防,2023,8(7):64 - 66.
[2] 王政. 建筑消防设施管理状况及其改进措施[J].消防界( 电子版),2020,6(4):50 - 51.
[3] 臧玉涛 . 建筑工程消防安装施工与消防管道安装应用要点分析 [J].散装水泥,2024(2):122 -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