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生涯教育中榜样人物的选择与运用策略研究
赵琳
延吉市三道湾镇三道学校 133000
摘要:在初中生生涯教育中,榜样人物的选择与运用策略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职业观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榜样人物的深入研究,分析其在初中生生涯教育中的作用机制,探讨如何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榜样人物,并提出有效的运用策略。研究发现,榜样人物的选择应注重多样性、时代性和贴近性,运用策略需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目标,通过生涯事迹讲述、实践活动和情境模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探索欲望,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未来。本研究旨在为初中生生涯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生涯教育;榜样人物选择;运用策略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其生涯意识逐渐萌芽的关键阶段。初中生处于职业生涯成长和探索期,开始逐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机会,关注、探索职业的意义和未来的发展,畅想未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要求初中年级要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培养职业规划意识,树立早期职业发展目标。而且《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指出了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榜样人物在初中生生涯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成就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学习目标和职业发展的参考。然而,如何选择合适的榜样人物以及如何有效运用这些榜样资源,是当前初中生涯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研究榜样人物的选择与运用策略,不仅有助于丰富生涯教育的内涵,还能为初中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榜样人物在初中生生涯教育中的作用
(一) 榜样人物的定义及其在生涯教育中的角色
榜样人物是指那些在某一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并在行为或态度上对他人产生积极影响的人物。在初中生生涯教育中,榜样人物被视为重要的教育工具,通过展示职业成就、价值取向和人生选择,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和精神激励。榜样人物的角色不仅在于引导学生认知职业世界,还在于塑造其核心价值观,激发他们对未来的探索热情。通过观察和模仿榜样人物,学生能够增强自我认同和目标感,从而更积极地投入生涯规划。榜样人物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可感知且可实现的未来愿景,使他们在生涯发展的关键阶段更具动力和方向感。
(二)榜样人物对初中生价值观的塑造
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指南,榜样人物在初中生价值观塑造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榜样人物往往具备积极向上、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这些品质通过人生事迹、事迹等形式传递给初中生,能够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
此外,榜样人物的多样性也对初中生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不同领域的榜样人物,通过其职业成就和人生事迹,各自展现了不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这种多样性为初中生提供了多元的价值参照,使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理解价值的内涵,避免单一价值观的局限性。通过接触和学习不同榜样人物的事迹,初中生能够逐渐形成包容、多元的价值观体系,激励初中生树立积极的职业理想和人生态度,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榜样人物对初中生职业认知的引导
初中阶段是学生职业认知的启蒙时期,榜样人物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通过自身的职业经历和成就,为初中生提供了直观且具体的职业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职业的性质、工作内容和所需技能,还包括职业背后的价值观和社会意义。这种职业认知的引导能够帮助初中生在早期阶段建立起对职业世界的初步理解,拓宽他们的职业视野,激发他们对未来职业的探索兴趣。
同时,榜样人物的职业发展路径也为初中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通过了解榜样人物的成长历程,学生能够认识到职业发展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以及实现职业目标所需的付出和努力。这种认知能够帮助初中生在职业规划中树立合理的目标,避免盲目跟风或因缺乏了解而对未来产生恐惧和迷茫。榜样人物的职业经历还能够为初中生提供实践的方向,激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积累,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二、初中生生涯教育中榜样人物的选择标准
(一)多样性原则:涵盖不同领域和职业
初中生对职业世界的了解相对有限。因此,榜样人物的选择应涵盖不同领域和职业,以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的职业认知体系。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初中生的认知能力逐渐成熟,他们对不同职业的兴趣和好奇心也在不断增长。多样化的榜样人物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职业信息,激发他们对不同职业领域的探索欲望。通过将不同领域的榜样人物纳入生涯教育体系,学生能够接触到多元的职业文化,从而拓宽职业视野,避免因信息匮乏而对职业世界产生片面理解。
多样性原则还体现在榜样人物的职业层次上。除了选择在各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精英人物外,还应包括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普通劳动者。这些普通劳动者的事迹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认识到每一种职业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社会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多元职业价值观。
(二)时代性原则:契合社会发展需求
榜样人物的选择应契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反映当代社会的价值取向和职业发展趋势。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新的职业不断涌现,传统职业也在不断变革。因此,榜样人物应能够体现时代精神,为初中生提供与时俱进的职业认知和价值导向。
此外,时代性原则还要求榜样人物能够传递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当今全球化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时代背景下,榜样人物应具备全球视野和环保意识,通过他们的事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时代性不仅体现在职业选择上,更体现在价值观的传递上,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生涯发展中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三)贴近性原则:符合初中生心理特点
首先,榜样人物的经历应具有一定的可接近性。选择那些从平凡起点出发,通过努力取得成就的人物,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榜样并非遥不可及,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行动力。
其次,榜样人物的事迹应注重情感因素的传递。初中生的情感体验丰富且敏感,榜样人物的事迹如果能够融入情感元素。通过讲述榜样人物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他们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实现目标,可以帮助学生在面对自身问题时找到解决的勇气和方法。
最后,榜样人物的选择应考虑初中生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点。这一阶段的学生对流行文化、科技产品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选择与这些兴趣点相关的榜样人物,能够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生涯教育的效果。
三、初中生生涯教育中榜样人物的运用策略
(一)生涯事迹讲述:激发学生兴趣与共鸣
首先,生涯事迹讲述需要注重情感因素的传递。榜样人物的事迹往往充满了挫折与奋斗、坚持与成功等情感元素,这些元素能够与初中生的情感需求产生共鸣。例如,讲述科学家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如何克服困难取得突破的事迹,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榜样人物的坚韧不拔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从而激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
其次,生涯事迹讲述应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注重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师在讲述榜样人物的事迹时,应避免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细节,将事迹讲得引人入胜。例如,可以采用事迹会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聆听榜样人物的事迹,同时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增强事迹的互动性和教育效果。
最后,生涯事迹讲述应与生涯教育目标紧密结合。教师在选择事迹时,应根据初中生的生涯教育需求,有针对性地选取能够体现职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的榜样人物事迹。通过生涯事迹讲述,不仅让学生了解榜样人物的职业成就,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理解这些成就背后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涯目标。
(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参与感与体验感
实践活动是初中生生涯教育中榜样人物运用的另一种有效策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与榜样人物相关的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榜样人物的职业特点和精神品质。
首先,实践活动应注重与榜样人物的职业领域相结合。例如,如果榜样人物是一位科学家,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实验室、参与科学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乐趣。这种实践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工作内容,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通过亲身参与,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榜样人物的职业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相关职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其次,实践活动应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互动性。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或社区服务活动时,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问题,与企业员工或社区工作者进行交流和互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获得职业知识,还能够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反思和总结,帮助他们将实践活动与榜样人物的精神品质相联系,从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提升。
最后,实践活动应与学校课程相结合,形成系统的生涯教育体系。学校可以将榜样人物的实践活动纳入课程计划,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例如,在语文课上学习关于榜样人物的传记后,组织学生参观与之相关的文化遗址或举办主题演讲活动;在科学课上学习科学家的理论后,安排学生参与相关的科学实验或科研项目。通过课程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使榜样人物的精神品质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得到更广泛的体现和传承。
(三)情境模拟:引导学生进行职业探索
情境模拟是初中生生涯教育中一种创新的运用策略。通过创设与榜样人物职业相关的模拟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职业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职业特点,探索自身的职业兴趣和能力。
首先,情境模拟应注重真实性和专业性。在创设情境时,应尽量还原榜样人物的工作场景和职业任务,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职业氛围。通过真实的情境模拟,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职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为未来的职业选择提供参考。
其次,情境模拟应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反思。在模拟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自由发挥,尝试不同的角色和任务。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模拟结束后进行反思和总结,帮助他们分析自己在模拟过程中的表现,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最后,情境模拟应与榜样人物的职业精神相结合。在模拟过程中,教师应强调榜样人物的职业精神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在体验职业的同时,学习榜样人物的优秀品质。例如,在模拟创业情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创业榜样人物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鼓励他们在模拟过程中勇于尝试、敢于创新。通过情境模拟与榜样精神的结合,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职业特点,还能够在职业探索中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
结论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榜样人物在初中生生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榜样人物选择的多样性、时代性和贴近性三大原则,并通过生涯事迹讲述、实践活动和情境模拟等策略,为初中生的生涯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研究认为,通过科学选择和有效运用榜样人物,能够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职业探索欲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薛柏瑞.浅谈加强初中心理学教育有效策略[J].2024(4):349-351.
[2]安丽杰.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2024(6):28-30.
[3]蔡春兰.“泛偶像”时代初中生榜样教育研究[D].三峡大学,2023.
[4]郑娟.榜样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扬州大学,2022.
[5]王亚琪.榜样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人生观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黄冈师范学院,2021.
[6]张晓丹.初中社科版思想品德教科书中榜样人物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7.
[7]赵爽.初中生对语文教材中榜样人物认同状况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8]李银银.初中生涯教育课程内容开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22.
[9]王卫.对基础教育阶段初中生生涯教育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24(33):54-57.
延吉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教师专项课题《榜样人物在初中生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课题批号:YJCTD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