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工作重点分析
邓平
攀枝花市水利局 四川省攀枝花市 6170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和分析水利工程建设中质量监督工作的关键点。通过对当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的现状进行梳理,识别出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对如何加强和改进质量监督工作提出具体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工作重点
引言
水利工程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民生安全的基础性工程,可靠的工程质量是确保稳定、长效、高效运行的重要前提,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指出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升级工程,对当下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有效推进质量管理标准化,准确把握质量监督工作重点,对于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水利工程质量监督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是对从事水利工程建设(包括新建、扩建、改建、除险加固等)有关活动的行政监督,涉及到从工程开工到竣工交付的全程,通过行为监督和实物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对参建单位和人员履行质量责任,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强制性标准等情况进行监督,是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保障工程安全,提升工程效益的重要环节。
2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工作重点
2.1开工前注意事项
根据质量监督分级管理规定受理质量监督申请,成立项目质量监督站(组),对开工前项目审批文件、设计文件和图纸、勘察报告、合同、参建单位质量管理、人员及资质(资格)等进行审核备案,签订质量监督书。督促项目法人对项目进行单位、分部、单元(分项)的项目划分并审核确认,以便于对建设过程中从小到大施工内容的分级质量管控;审核确认各单元评定内容和评定标准,审核确认外观质量评定标准;制定项目质量监督计划。
2.2工程质量行为检查的重点内容
人员和资格(资质)检查。重点检查各参建单位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履约人员在岗情况,在岗人员是否具备相应资格、资质等,如项目总监理工程师需取得水利监理工程师证、特种作业人员需取得特种作业证、分包单位需具备相应分包工作资格、资质等。确保关键人员在岗履职一是协调有关单位提醒督促项目法人在合同签订时对每月在岗天数进行约定,二是实施中督促项目法人进行人员考勤。攀枝花市创新实施了运用钉钉APP等互联网开放平台进行线上监管模式,对有效监管关键岗位人员出勤情况取得了较好效果。
质量管理制度、体系情况检查。重点对项目法人、各参建单位质量保障和控制相关制度是否健全,责任是否落实到位,相关计划、方案是否齐备并符合项目要求等进行检查。如各参建单位的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度、质量控制制度,勘察设计单位的设计文件签发制度、设计交底制度,监理单位的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三检制,检测单位的设备维护制度等。
质量行为检查。重点对项目法人、各参建单位质量体系是否有效发挥作用,是否落实质量管理制度,是否严格执行法规及强制性条文。如项目法人是否组织各参建单位对法规及强制性条文进行识别;重要隐蔽(关键部位)单元及其他相关验收是否规范开展;相关参建单位是否按规范及检测计划开展检测,是否落实原材料、设备进场检测检验;施工单位是否按照图纸施工,是否实行“三检制”;监理单位是否规范监理,重要工序环节是否旁站,监理记录是否规范完整,对施工图纸、施工方案等进行审批;设计单位供图和设计问题解决是否及时,地质工程师是否编制地质编录,及时解决地质问题等。
2.2工程实体质量检查的重点内容
2.2..1常见施工过程质量检查重点
质量监督检查以抽查为主,无法覆盖各施工环节全过程,需对工程质量起关键作用和对后续施工质量控制有不可逆影响的重要隐蔽、关键部位施工需格外注意。检查中可对照单元(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标准逐项检查各评定项目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如土方开挖重点复核开挖断面尺寸、标高、平整度、坡度、承载力等是否满足要求,地质缺陷处理是否到位。土方填筑重点检查填料含水率、粒径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碾压分层厚度是否超标,涉及垫层回填的注意施工单位是否偷工减料。钢筋混凝土工程重点检查原材料的检测情况,钢筋外观、规格、间距、搭接(焊接)长度、保护层厚度等情况,检查模板外观、内外尺寸、接缝、稳固性等情况,浇筑下料入仓无离析,平仓均匀、振捣密实,养护期内混凝土表面湿润,外观瑕疵、缺陷是否及时修补。压力管道安装重点检查原材料检测、管节保护、管口圆度、纵(横)缝错边、焊缝外观、与链接件连接情况等,管道大角度转弯处是否使用弯管或规范拼接无折角对接,水压试验过程规范,实验压力升至相应压力值。
2.2.2设备检查、质量检测
重点检查施工、监理是否对进场施工设备检查、核查,特种设备是否检验合格并登记。重点检查原材料是否在使用前完成检测,各相关取样、检测试验过程是否规范,如混凝土是否为现场取样,钢筋接头是否工程实体截取,监理是否对施工自检进行跟踪检测,检测数量、内容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有可疑数据的责令相关单位检查分析原因并做出书面记录。近年来攀枝花市逐步加大行政质量抽样检测范围和检查数量,2024年完成辖区全部中型及以上新开工项目抽样检测,取得了较好的监督效果。
2.3其他质量监督工作重点
2.3.1质量缺陷、质量事故与工程验收
对个别、局部无法通过处理达到技术标准、设计要求的,应当督促项目法人组织参建各单位评估影响,确为不影响使用的应做质量缺陷备案,达到质量事故标准的,质量监督机构根据事故级别、权限参与事故调查。质量事故处理后,按管理权限经质量评定、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质量监督机构宜参加分部工程验收,参加单位、合同工程完工、阶段验收及竣工验收,并在阶段验收、竣工验收前提交质量评价意见和工程质量监督报告。验收监督重点检查验收条件是否具备,验收程序是否规范,上一阶段验收遗留问题是否处理,相关质量缺陷、事故资料是否齐全等。
2.3.2档案管理
质量监督档案工作与质量监督工作应同步管理。一是资料收集方面,及时督促项目法人提交相关核备资料,重点对办理质量监督书的必要资料进行全面审核,注意对后开工标段资料收集;建设过程中的质量评定结论及相关资料同步收集、及时核备,注意检查质量结论印证资料的完整性。二是规范归档方面。及时按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归档,按照质量文件材料归档范围、阶段、类别和档案保管期限以项目为单位分类组卷,注意不同类别中有密切联系的材料之间互标参见号,电子、纸质文件材料同步归档。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工作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升级工程的要求下,水利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要以水利工程建设“大质量”管理理念统筹抓好全程管理,强化部门间、项目阶段间的协调协同配合,做好与前期规划设计到验收后评价的工作衔接;强化项目法人责任落实,提升履职水平,探索开展项目法人机构人员培训考核上岗和履职成效考评,鼓励监管能力水平不足的项目法人委托专业机构代建;做好质量监督检查发现违法行为的线索移交、证据固定,有力执法严查严办质量违法案件;积极推动BIM、GIS等技术运用,精细化、可视化过程质量管控,探索激光扫描、三维模型与实体比对、物联网(IoT)、AR增强现实、移动APP、AI等新技术在质量管理、监督验收上的运用提高监管效能和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赵玮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要点分析[J].工程与建设,2023,37(06):1886-1888.
[2]曹振锋.地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工作改革与发展浅析[J].海河水利,2023,(07):58-60.
[3]石彦龙.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分析[J].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2023,(03):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