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策略的有效探究

作者

孙媛媛

河北省保定市第十三中学 071000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有助于打破知识碎片化的局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知识运用能力。本文旨在深入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具体实施策略,以期为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教学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点的传授,导致知识碎片化,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大单元教学以主题为引领,整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科核心素养。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性

1、促进知识系统化

大单元教学打破了教材原有章节的限制,以大主题或大概念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与组织。例如,将“青春时光”“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等相关内容整合为一个大单元,围绕“成长中的自我”这一主题展开教学。这样能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清晰地认识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知识的孤立和碎片化,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有更系统、深入的理解 。

2、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往往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学生需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

3、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大单元教学通常围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展开,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时,学生能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实用性和价值,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策略

1、 确定大单元主题与目标

确定主题是大单元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应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提炼出具有统领性和整合性的大主题。主题要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例如,根据八年级教材内容,可以确定“社会生活讲道德”这一大主题。

在确定主题后,要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以“社会生活讲道德”大单元教学为例,知识与技能目标可以设定为学生能够理解道德的内涵、作用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尊重他人、文明有礼、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积极践行道德行为 。

2、 整合教学内容

整合教学内容是大单元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打破教材章节界限,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和编排,将相关的知识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可以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整合。“自上而下”即从大主题出发,将主题分解为若干个小主题,再围绕小主题选取教学内容;“自下而上”则是先对教材中的具体知识点进行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归纳到大主题之下。

3、 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

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是大单元教学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境教学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体验知识。在“以礼待人”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餐厅就餐、商场购物等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展示文明有礼的行为,体会文明有礼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项目式学习是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来学习和应用知识。在“诚实守信”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个项目任务,让学生调查身边的诚信现象,分析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危害,并提出解决措施。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完成资料收集、调查访谈、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任务,不仅掌握了诚实守信的相关知识,还提高了综合实践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大单元教学中,许多教学活动都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如小组讨论、小组辩论等。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实施多元化评价

大单元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等。教师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学生自评和互评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学习他人的长处,促进自我成长。

评价内容应涵盖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除了传统的纸笔测试外,还应增加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项目成果展示等评价方式。例如,在评价学生“社会生活讲道德”大单元的学习情况时,不仅要考查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表现 。

评价方式应多样化,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定量评价可以通过考试成绩、作业得分等方式进行,而定性评价则可以通过教师评语、学生自评报告、小组互评意见等方式进行。通过多元化的评价,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同时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是一种符合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确定大单元主题与目标、整合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以及实施多元化评价等策略,可以有效地实施大单元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策略,充分发挥大单元教学的优势,让道德与法治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