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养成好习惯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作者

赵瑜

郧西县思源实验学校

西方哲学家西寒罗也曾说过:“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人一旦养成一种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良好的习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由此可见培养习惯的重要性”。就语文学习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成绩,而且将使人终生受益。怎样才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 .良好的习惯养成必须依赖浓厚的学习兴趣。常言说得好,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让他爱上语文,对语文产生兴趣,单凭老师强迫是不行的,老师只能想办法进行正确引导。

首先,老师要爱学生,和学生建立平等的情感关系,尊重学生,赏识学生,用老师的人格魅力和语言魅力去引导学生,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学习潜能,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其次,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有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如书法竞赛,作文竞赛 成语接龙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明确目标,循序渐进,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年级学生刚进班时,就给学生明确学好语文必须养成的五大好习惯,然后,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教会学生正确的方法,高效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这些好习惯。

1.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课前预习既是学好新课,取得高效学习成果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学前预习,学生能对新课有个初步了解,在预习过程中,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加强预习指导,利用早晚自习,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了解学习内容,把不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自己先独立思考,然后到班内讨论解决。各小组针对预习内容,根据考题类型拿出3到5个有价值的问题,最后拿到课堂上和竞争小组进行对难赛,优胜者获得奖励。

2.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听讲是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教学中,我会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的把枯燥的,难懂的知识以生动形象,有趣的形式呈现出来。要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讲,也经常让学生到讲台上来讲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时刻铭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还用质疑竞赛,抢答疑问等多种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主战场,让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到听课上来,让学生慢慢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3.养成良好的读的习惯。针对中学语文教材上重点推荐的篇目,每节语文课前都必读五分钟,每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语文课,除完成安全教育外,就是读书。节假日,也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名家名篇阅读。为了提高阅读质量,还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读书笔记,笔记内容不限,但态度一定要端正,尤其是书写一定要认真。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堂上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比如朗读比赛,名著人物点评,精彩片段讲解,读书笔记展览等备受学生喜爱的活动。学生读的习惯一旦养成,即使你不让他读,他也会不习惯的。临近中考,因为备考任务重,连续两周没上阅读课,我因此还遭受到了学生的质问。

4.养成良好的写的习惯。首先是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干净整洁的卷面,会给阅卷老师一个好印象,也是一个重要的加分点。语文老师必须狠抓书写,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从七年级的第一次书写开始抓起,记得学生刚进入六班的第一节语文课,我就让他们写一篇课堂练笔,要求当堂完成。孩子们拿到作业后都争先恐后地写,我就在课堂上反复提醒他们,一定要注意书写,否则老师拒收。到了下课,我就只收了27本作业,还有30本作业被我拒收。孩子们都一头雾水地望着我,我只告诉他们要认真书写,才能不被拒收。第二节语文课继续写同样的作业,这次孩子们就认真多了,一节课结束,我收了42本作业。接着第三节,第四节,直到第五节语文课终于收齐了全班的第一次语文作业。事后我再告诉他们,书写的重要性,同时向孩子们明确了语文作业的要求。此后的每一次作业都有少许被拒收的作业,但最多是第二次就能全部过关。正因为如此,在我的六班,老师根本不用担心学生不交作业,而是学生会担心自己的作业会被老师拒收。每节语文课,都会让学生练习书写,书写的内容就是每篇课文后面的字词表。正是因为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我班孩子们认真书写的习惯很快就养成了。

除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从七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写日记,不规定字数,也不规定内容。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感可写,无感不写,但下次有了一定要加倍补上。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一定要落到实处,不仅要让学生会写,更要让学生爱写。但让学生喜欢上写作可真是不容易,老师就要想办法,下功夫。除了在写作方法上进行强化训练外,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为了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我把作文竞赛变成了常态化,把写作课变成了学生的竞赛场。每次竞赛之后评选出来的优秀作文会被老师打印出来,贴到光荣榜上去,表扬对象尽可能关注到更多的学生,让他们都能感受到,自己也是可以写出好文章,也可以被欣赏的。学生写作文,老师如果不下水,就好像隔靴瘙痒,对学生的评价也不能对症下药,所以老师一定要写下水作文。有一次让学生写一篇题目为<<我的老师>>的作文,我就和学生一起写了一篇题目为<<我的学生>>的作文,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公平和爱,学生写一篇,我就写了12篇。结果在读我写的文章时,把学生感动的泪流满面。不仅如此,每次作文竞赛学生会得到一个最高奖励,那就是学生获得一次评判老师作文的机会。这个奖励对学生来说诱惑可真大,为了这个奖励,孩子们每次写作文可是真下了大功夫。总之,只要老师肯下功夫,就一定会有培养学生好习惯的办法。

5.养成出考题的好习惯。从七年级下学期开始,针对考卷上的每一个题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尝试自己出考题,把出考题也变成了学生的日常。比如预习了一篇课文,学生就可以尝试出文学常识,字词之类的题,也可以出阅读理解题。每次出题不限数量,不限题型,但每一次都不能贪多,要讲究题目的质量。因为要拿出高质量的题目,学生就会逼着自己好好预习,认真听讲,反复钻研教材,又因为是学生自己的劳动果实,他们会非常珍惜品尝的过程,就会很用心的去解答他们自己出的题目。也因为经常做出题人,他们遇到考题时就不会再有神秘感,同样也就不会再有恐惧感,做起题来就会平心静气。班上有一位非常胆小的女生,一到考试就浑身发抖,平时学的再好,一到考试就会考不好。有一次考场出来,她激动的告诉我:老师,今天考的第一题,是我出过的,一点都不难。我听了向她点头微笑,并给她竖了一个大拇指。那一次语文她竟然考了100分。也就是从那次开始,她就再也没有惧怕过考试。今年中考她总分考了708分,语文考了107分。

要让学生以学习为快乐,但这种快乐一定要建立在养成良好习惯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让学生爱上学习,乐意去学习。九六班的孩子们,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好的学习习惯,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才有了学习的动力,才能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