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气工程施工安装环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作者

高志力

身份证号码:140211198604043819

引言

在现代社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进程中,电气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城市建设、民生服务等领域。其施工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有着深远影响。

一、电气工程施工安装环节问题的原因剖析

1.1 技术层面原因

在电气工程施工安装中,技术层面的不足是引发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部分施工单位对现行施工技术标准执行不严格,在电缆敷设时,未按规范要求控制弯曲半径和敷设张力,导致电缆绝缘层受损,埋下安全隐患。接地系统施工中,随意降低接地体埋设深度,致使接地电阻超标,无法有效保障电气设备安全运行。

1.2 管理层面原因

工程施工安装方面,缺少完善的管理体系是一大重要原因。一些施工企业缺少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等体系,没有对各级岗位质量责任作出具体要求,施工建设过程中有监管疏漏。缺少完善的人员培训考核体系,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所以施工建设人员不了解新技术、新工艺等,没有能力管理建设现场,缺少组织性和协调能力,这样使得许多施工建设拖延工程进度,施工建设秩序混乱,导致了建筑工程质量不良,以及带来的不良社会效应,降低了建筑工程效益。

1.3 人员层面原因

安装施工人员及安装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直接决定了安装质量的控制。个别施工人员对安全重视程度不高,在施工现场缺少规范佩戴安全防护用品,随意操作电气设备,引发各类安全事故,提高触电及火灾等事故的发生率。其二专业技能也存在普遍的问题,较多人员对电气图纸的了解不透彻,在实际施工中不能按施工图进行正确操作,比如电缆敷设路径偏移、接线混乱等。

1.4 外部环境原因

多变的外部因素给电气工程施工安装造成很多阻碍。对于城市的老楼区施工来说,地下管线繁琐复杂,施工前无法对地下管网进行完整掌握,很可能会在施工中破坏既有管网,导致安全问题。一些极端天气,暴雨、强风、高温等会对施工生产和质量造成消极影响,工期紧迫、材料供应不及时会制约施工进程。赶工期会造成施工工序压缩和检验不严,材料供给时间滞后或材料不合格会强迫施工使用低等或以次充好的材料,造成安装质量下降和施工质量差、产品效果不理想。

二、电气工程施工安装环节常见问题分析

2.1 电缆敷设环节问题

电缆的铺设方式选择不合理,有的施工方没有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电缆性质,未根据实际环境和电缆选择合适的敷设方式,选择了较为简单的直埋敷设方式,使得电缆在地下水位过高地方受潮,在车流量较为密集路段遭受到外力碾压受损。前期施工准备未做好,电缆设计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图纸审核不严格,造成电缆设计路径和地下管线的冲突没有被发现,一些电缆和材料检测也没有做好工作,有少许绝缘破损的电缆也应用在电缆的铺设中,这就造成了电缆安全隐患的存在。在电缆的铺设中,铺设时没有掌握一定技术,电缆弯曲半径太小,使得电缆的绝缘层有褶皱和折断,在铺设过程中没有控制好张力,使得导体出现扭曲,电缆在被固定时也不合理,电缆固定不牢固,造成电缆在运行中出现晃动,使得电缆的接头松动。

2.2 电气设备安装问题

安装接线错误:安装不合理直接影响设备使用及供电系统运行。例如,电气设备安装接线错误,由于选择的变压器、配电柜等设备不合适,在电气设备安装时没有按照设

备荷载及其环境情况选择设备,导致电气设备长时间处于过载状态,从而缩短了电气设备运行寿命。在电气设备安装时的连接不规范,例如,接线端子的压接不够紧密,这样导致在连接时的接触电阻较大,容易引起局部发热点;安装不当,电气设备调试不彻底。

2.3 接地系统安装问题

接地系统施工直接影响着用电安全,但是本环节往往存在很多施工质量问题。接地体埋设深度不达标,达不到图纸规定,造成接地阻值增大,无法将漏出电流引入地下,待机壳上出现带电情况时就会发生触电安全隐患。接地线连接不牢固,未使用焊接,而采取的是接地缠绕连接,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连接处的氧化以及松动就会丧失接地作用。

2.4 线路连接与布线问题

配线、布线问题常见的故障有短路、虚接、松动现象。电线电缆接头做的不规范,如导线缠绕圈数太少、没有进行搪锡,接头电阻值增大,发热量大,从而发生火灾。电线电缆布线杂乱,强电、弱电线路不符合规定要求敷设在一起,相互间影响,信号无法正常传送;电线电缆敷设不按规定穿管埋设,暴露在外,易造成机械损伤等。

三、电气工程施工安装环节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优化施工技术与工艺

在施工的技术和工艺优化方面要做到双管齐下。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要求,严格按照设计深度埋设接地体,使用放热焊接工艺确保接地线连接牢固,减少接地电阻;积极进行新技术推广应用,加强模块化的电气设备安装技术的应用,将配电柜、开关柜等设备预先制成模块化安装,减少现场的安装工序和误差;将 BIM 技术应用于电缆路径的模拟和优化,预先排查与其他管线的交叉冲突,提高施工的准确性以及施工效率。

3.2 加强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

全面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健全施工管理和质量监控,施工前期组织施工、设计、监理联合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理清重难点和质量控制指标,施工过程中设置隐蔽验收、设备安装调试等质量监控点,实行智能监测,如遇问题及时处理。项目负责人制,将项目质量指标作为绩效考核指标,对施工质量问题实行“零容忍”。

3.3 强化人员培训与管理

注重人员素质的提升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对施工人员进行分级分类的教育培训,对于新员工,要进行必要的基本电气知识培训、安全知识培训、标准化施工工艺培训,并进行考试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于有经验的施工人员,定期进行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比如培训如何安装智能配用电系统;对于管理人员,通过案例研讨、管理沙盘培训等,注重对项目综合协调、跨专业协调及管理、把控施工质量能力的培训与提升;制定技能等级标准,将施工人员技能等级与薪酬绩效直接联系起来,鼓励施工人员多学技术,把提高专业技能作为主要目标。

结语

本文系统梳理了电气工程施工安装环节的常见问题,深入剖析技术、管理、人员及环境等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通过优化技术工艺、强化管理体系、提升人员素质及完善环境应对策略,可显著提升施工质量与安全性。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施工安装环节将向数字化、精细化方向迈进,为电力工程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

参考文献

[1]艾强.电气工程施工安装环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4,(S1):82-84.

[2]刘晨锐.试论电气工程安装施工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地产,2019,(1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