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作者

王安涛

江苏华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500

摘要: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旨在探讨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其在不同建筑结构中的实施方法和效果,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防水性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建筑工程中;应用

引言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居住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这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还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内部环境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实施,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结构特点以及所处的环境条件。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建筑物内部,从而避免了由于渗漏所导致的结构损害、霉变、电气安全隐患等问题。

1.建筑工程常见的渗漏位置

1.1.屋面渗漏问题

屋面作为建筑物防水的重要部位,其渗漏问题不容忽视。在雨季,屋面的渗漏问题尤为突出,常见的渗漏问题包括瓦片破损、防水层老化或排水系统堵塞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使得雨水得以渗透到屋顶下方,进而导致室内天花板和墙壁的损坏,给居住者带来不便和额外的维修成本。例如,瓦片破损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导致瓦片的材质老化,失去原有的防水性能。而排水系统的堵塞,则可能是由于树叶、灰尘等杂物的堆积,使得排水口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定期的屋面检查和维护是预防屋面渗漏的关键。

1.2.外墙渗漏问题

外墙渗漏问题的出现,通常是由于外墙防水层破损、外墙裂缝、墙体砌筑质量不良或洞口处理不当等原因引起的。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使得雨水渗透到室内,进而导致地板和墙壁的损坏,影响建筑的美观和使用寿命。例如,外墙裂缝可能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或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变形。墙体砌筑质量不良,则可能是由于施工过程中的疏忽或材料选择不当。因此,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以及定期的外墙检查和维护,对于预防外墙渗漏至关重要。

1.3.卫生间渗漏问题

卫生间作为家庭用水最为频繁的区域,其渗漏问题尤为值得关注。常见的渗漏问题包括水管破裂、防水层失效、马桶密封不严或淋浴房底部渗水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使得水分渗透至楼下或相邻房间,造成严重的损失,甚至可能引发邻里纠纷。例如,水管破裂可能是由于长期使用导致的老化或安装不当。而防水层失效,则可能是由于防水材料的质量问题或施工过程中的疏忽。因此,选择高质量的防水材料和专业的施工队伍,以及定期的卫生间检查和维护,对于预防卫生间渗漏至关重要。

2.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2.1.屋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屋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是确保建筑物长期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环节。其关键在于选择高质量的防水材料,例如具有优良抗拉性、抗腐蚀性和耐高温性的PVC防水卷材。这些材料能够有效抵抗恶劣天气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延长屋面的使用寿命。同时,要确保防水层的铺设质量,处理好接缝处,通常采用热熔合法进行接缝处理,以保证接缝的严密性和整体防水层的连续性。在实际开展施工作业之前,施工人员需要确保整个表面始终处于潮湿状态,并深入到地基部位,科学打好灰饼,以此为基础来增强防水层的附着力。在施工过程中,还需特别注意排水系统的设置,确保屋面排水顺畅,避免积水导致的渗漏风险。另外,对于檐口、天沟等易积水部位,需加强防水处理,可采用附加防水层或涂刷防水涂料等措施,以提高这些关键部位的防水性能。施工完成后,还需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防水层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从而全面保障屋面的防水防渗效果。

2.2.外墙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外墙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对于保持建筑的外观和结构完整性至关重要。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墙体砌筑质量和洞口处理,应严格控制砖砌体,确保每日砌筑的高度应在1.5m之内,以避免墙体因沉降不均而产生裂缝。同时,对于外墙上的各类洞口,如预留的管线孔、脚手架眼等,需进行精细处理,确保洞口周边平整且用防水砂浆进行密实填充,以防止雨水通过这些微小缝隙渗入墙体。此外,在外墙防渗漏施工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外墙和窗户的位置,应始终保证适当性,而且尺寸要完全契合,每一面都需要超过25mm,并使用膨胀剂进行填充,确保窗户周边没有空隙。在外墙涂料的选择上,应优先考虑具有防水功能的涂料,它们能够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效阻挡雨水的渗透。同时,涂料层的施工要均匀,避免出现漏刷或涂刷不均的情况,影响防水效果。对于外墙的拐角和接缝处,应采用耐候性强的密封胶进行处理,确保这些部位的防水性能。在施工过程中,还需定期检查外墙表面,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的渗漏隐患,确保外墙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有效性和持久性。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外墙的防水防渗能力,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同时保障居民的居住质量和安全。

2.3.卫生间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卫生间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是确保卫生间使用功能和防止水害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特别关注几个重要的方面,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最高标准。首先,对于水管的安装,要严格把关水管的材质和规格,确保它们完全符合行业标准和项目要求。在连接水管时,必须保证连接处的牢固性和可靠性,以避免因水管质量问题或安装不当导致的漏水现象。其次,防水层的施工同样不容忽视,选择合适的防水涂料或卷材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铺设过程中,需要特别加强边角和缝隙的处理,因为这些区域往往是防水施工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此外,对于卫生间的马桶、淋浴房等关键部位,使用质量上乘的密封材料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密封材料的选择应基于产品的可靠性和耐用性,同时必须遵循产品说明书的指导进行正确的铺设和定期更换,以确保长期的密封效果。在厨房和卫生间的防渗漏施工完毕后,就需要开展系统试验和检验工作,在施工区域内注入水源,停留48小时之后,检查是否有渗漏情况发生。若无渗漏情况,则说明防水防渗施工达到了预期效果。若发现有渗漏点,需立即进行排查和修复,直至完全解决问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其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还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地下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的关键部分,其防水防渗处理更是重中之重。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广泛而深入。从屋面到外墙,再到卫生间等各个细节部位,都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水防渗措施。例如,在屋面防水防渗施工中,通常会采用高质量的防水材料,并结合先进的施工工艺,确保屋面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防水性能。外墙防水防渗施工则更注重材料的耐久性和密封性,以防止雨水渗透对墙体结构造成损害。而卫生间等潮湿环境的防水防渗施工,则更注重材料的防滑、易清洁等特性,以确保使用安全和卫生。总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点、使用环境以及防水材料的性能等因素。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设计和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防水防渗性能,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少龙.探索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7):133-135.

[2]杨荣岩.基于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居业,2023,(07):55-57.

[3]王齐武.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现状分析[J].佛山陶瓷,2023,33(06):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