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

作者

郭文英

152324198410036822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五十中学 1637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策略。通过对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并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自主探究、开展小组合作、加强实验反思以及拓展课外实验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培养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生物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

一、引言

在初中阶段,生物实验教学扮演着生物学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概念和原理,以及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通过实践操作来验证理论知识,从而加深记忆和理解。

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被视作一个核心目标。问题解决能力不仅包括了对问题的识别和分析,还包括了提出解决方案、执行方案以及评估结果的能力。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实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

(一)实验教学模式单一

在当前的生物实验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固守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方式。这种模式下,学生往往缺乏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机会,他们只是被动地跟随教师的步骤去完成实验任务。这种缺乏互动和创新的教学方式,难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影响了学生对生物科学深入理解和探索的欲望。

(二)重结果轻过程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完美性,而往往忽视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体验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和挑战时,教师往往倾向于直接提供答案,而不是耐心地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去解决问题。这种做法不仅剥夺了学生锻炼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也使得学生难以从实验中获得真正的学习和成长。

(三)实验资源不足

在一些学校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着实验设备陈旧、实验材料短缺的问题,这严重限制了实验教学的开展和质量。由于缺乏必要的实验资源,学生无法进行充分的实验探究活动,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对生物科学知识的掌握,也制约了他们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此外,实验课时的安排往往较少,这进一步限制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时间,使得学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深入理解和掌握实验内容。

三、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

(一)符合生物学科特点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现象,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具备问题解决能力的学生能够在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问题时,迅速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并实施解决,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培养创新思维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创新发展提供动力。

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前,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农民播种后种子未萌发的图片,问学生:“为什么这些种子没有萌发呢?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呢?”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到理论知识,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二)引导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空间,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例如,在“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实验中,教师可以只提供实验的主题和一些基本的实验器材,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来探究光、二氧化碳等条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进行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克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开展小组合作,提高学生问题解决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拓宽思路。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个实验项目,如“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有的负责设计实验方案,有的负责准备实验材料,有的负责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有的负责分析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还能够学习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四)加强实验反思,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反思,让学生回顾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在这次实验中,我们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还有哪些更好的方法可以尝试?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学到了什么?”通过反思,学生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五)拓展课外实验,延伸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课外生物实验,如“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制作生态瓶并观察其稳定性”等。课外实验可以让学生在更加自由、开放的环境中探索生物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

五、结论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平台。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自主探究、开展小组合作、加强实验反思以及拓展课外实验等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广大生物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让学生在生物实验的探索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在实施这些培养策略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条件,灵活运用,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学校也应加强对生物实验教学的支持和投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验条件和环境,共同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持续关注教育发展动态,不断改进和完善培养策略,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丁芳.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4,40(10):87-91.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4.10.016.

[2]吴玉萍.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探讨[J].中国新通信,2024,26(16):224-226.

[3]王佳.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策略[J].亚太教育,2024,(10):172-175.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4.1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