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郊融合型村庄规划分析
王雄伟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海口 571158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城郊融合型村庄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重要纽带,其规划与发展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郊融合型村庄的规划策略,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规划城郊融合型村庄的意义,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建议,以期为促进城郊融合型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规划城郊融合型村庄的意义
地处城市近郊区的县城关镇,既有资源、区位优势,又具备向城市发展转变的基本条件。城郊型融合型村落的建设规划,其实质就是改变村落空间位置,推动村落人口、空间及产业结构的转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村庄规划是实现乡村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深化农村建设,因此,要充分挖掘农村可建设资源,促进乡村振兴。
当前,城郊融合型村庄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角色定位正在发生变化,其经济发展水平也在逐步提升,正处于向城镇化过渡的关键时期。城郊融合型村庄具有三大主要功能,即产业孵化、文化传承、休闲娱乐,这三大功能是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城郊融合型村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支持,对于优化成本管控、促进乡村产业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村庄的面貌、布局、文化生态等,直接反映了乡村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进步,乡村文化已逐步渗入到乡村发展的方方面面,城郊融合型村庄也成了乡村文化传承和区域性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城郊融合型村的历史风貌,同时周边环境、人文资源等要素也得到了合理的调整,村庄规划逐步步入正轨。为了突出城郊融合型乡村在风貌、类型、区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相关部门还对其进行了规划,既满足了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带动了周边产业经济,促进城乡融合,促进乡村振兴。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郊融合型村庄的具体规划策略
2.1.产业融城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郊融合型村庄的产业融城策略显得尤为重要。产业融城旨在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城郊融合型村庄与城市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城乡经济的协同发展。具体而言,产业融城策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应明确城郊融合型村庄的产业定位。结合村庄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确定村庄的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例如,对于具有丰富农业资源的村庄,可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对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的村庄,则可发展物流、商贸等服务业。其次,加强城乡产业合作。鼓励城市企业与城郊融合型村庄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技术引进、资金支持等方式,推动村庄产业升级和转型。同时,积极引进城市先进的生产理念和管理模式,提升村庄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再者,注重培育新兴产业。结合市场需求和村庄特色,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带动村庄经济发展,还能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而文化创意产业则能激发村庄的创新活力,提升村庄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最后,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对城郊融合型村庄的产业融城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例如,提供税收减免、用地保障等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企业和资本投入村庄产业发展;同时,加强产业规划、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提升村庄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2.2.空间融城
空间融城策略旨在优化城郊融合型村庄的空间布局,促进城乡空间的无缝对接。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村庄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实现城乡空间的一体化发展。通过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引导城市功能向村庄延伸,同时保留村庄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形成城乡互补、和谐共生的空间格局。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城乡规划衔接,确保村庄规划与城市规划在用地布局、功能定位、交通体系等方面相互协调;二是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村庄与城市之间的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庄的可达性和便利性;三是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向村庄覆盖,提升村庄公共服务水平;四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村庄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提升村庄生态品质。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推动城郊融合型村庄的空间融城进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2.3.生态融城
生态融城策略强调在城郊融合型村庄规划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实现城乡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推进生态融城的过程中,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村庄规划的全过程。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村庄生态环境的保护目标和措施,确保村庄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二是推动生态农业发展,鼓励和支持村民采用生态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三是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对村庄周边的污染源进行有效治理,改善村庄环境质量;四是推动生态景观建设,结合村庄自然风貌和人文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景观,提升村庄的生态品质和吸引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推动城郊融合型村庄的生态融城进程,促进城乡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2.4.空间重构
空间重构是城郊融合型村庄规划的又一关键策略。在规划过程中,应注重村庄空间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村庄实际情况,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居住区、产业区、休闲区等,实现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在保持村庄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风貌提升和景观打造,增强村庄吸引力和竞争力。此外,还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郊融合型村庄规划的研究,我们发现,城郊融合型村庄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重要纽带,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从产业融城、空间融城、生态融城以及空间重构四个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策略,旨在充分发挥城郊融合型村庄的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推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城乡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化,城郊融合型村庄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探索,能够为城郊融合型村庄的规划建设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赵军,杨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发展的关系研究[J].农村经济,2021,37(1):98-103.
[2]王建伟,李晨.农业现代化与农村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20,38(6):84-89.
[3]张丽华,刘红.农村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J].资源与产业,2020,22(3):112-115.
[4]李晓雯,陈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策略研究[J].生态经济,2019,35(2):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