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辅助传媒艺术创作的优势与挑战探讨
王健
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一、引言
传媒艺术创作涵盖了影视、广告、动画、新媒体艺术等多个领域,在当今信息传播和文化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为传媒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变革。人工智能能够模拟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模型,在艺术创作的各个环节发挥作用,从创意构思、素材收集到作品制作和传播推广,都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然而,如同任何新兴技术一样,人工智能在传媒艺术创作中的应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应对。
二、人工智能辅助传媒艺术创作的优势
(一)提高创作效率
在传统传媒艺术创作中,许多环节如素材收集、画面绘制、音频剪辑等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大大缩短了创作周期。例如,在影视特效制作中,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快速生成逼真的虚拟场景和特效镜头。像一些科幻电影中的外星世界、奇幻电影中的魔法场景等,利用人工智能软件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复杂的建模、材质渲染和动画制作,相比传统手工制作方式,效率提升数倍甚至数十倍。在动画制作中,AI角色生成工具可以根据设定快速创建具有不同外貌、性格特征的动画角色模型,并且借助AI动作生成技术为角色添加逼真的动作,极大地提高了动画制作的效率。在广告设计领域,人工智能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迅速生成多种设计方案,设计师只需从中选择并进行微调,就能快速完成广告设计任务,节省了大量前期构思和设计的时间。
(二)激发创意灵感
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学习能力,能够对海量的艺术作品、文化元素和市场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为创作者提供新颖的创意灵感。它可以通过挖掘不同艺术风格、文化背景下的潜在联系,提出独特的创作概念。例如,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分析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绘画、雕塑作品,以及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将其中的元素进行重新组合和创新,为当代传媒艺术创作提供灵感。一些AI绘画工具,用户输入关键词后,能够生成具有独特风格和想象力的图像,这些图像可能是人类创作者未曾想到的,为创作者打开了新的创意视野。在音乐创作中,人工智能可以学习不同音乐风格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特点,创作出全新的音乐片段,为音乐创作者提供灵感启发,帮助他们突破创作瓶颈。
三、人工智能辅助传媒艺术创作面临的挑战
(一)艺术原创性争议
艺术原创性是艺术价值的核心所在。当人工智能参与传媒艺术创作时,其作品的原创性受到广泛质疑。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往往是基于对大量已有作品的学习和数据训练,通过算法模型生成新的内容。一些人认为,这些作品只是对已有艺术的模仿和拼凑,缺乏人类艺术家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创造力投入。例如,一幅由人工智能生成的绘画,虽然在形式和技巧上可能与人类艺术家的作品相似,但却没有画家在创作过程中所经历的情感起伏、生活感悟和个人风格的体现。对于人工智能生成作品的版权归属也存在争议,如果将人工智能视为创作工具,那么作品的版权应归属于使用该工具的创作者还是开发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司,目前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
(二)伦理道德问题
人工智能在传媒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一方面,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存在偏见、虚假信息等问题。例如,一些基于人工智能的新闻写作算法,如果训练数据存在偏差,可能会生成带有偏见的新闻报道,影响公众对事件的正确认知。另一方面,在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艺术创作时,可能会涉及到对人类形象、文化元素等的不当使用。比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名人形象进行恶搞或歪曲,或者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不恰当的改编和滥用,这不仅侵犯了他人的权益,也损害了文化的尊严和价值。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还可能引发对人类审美和价值观的影响,长期接触人工智能生成的艺术作品,可能会改变人们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
四、应对人工智能辅助传媒艺术创作挑战的策略
(一)明确艺术原创性标准与版权归属
学术界、艺术界和法律界应共同探讨制定适用于人工智能生成作品的艺术原创性标准,明确人工智能在创作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判断作品原创性的依据。在版权归属方面,应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明确人工智能生成作品的版权归属原则,保护创作者和相关方的合法权益。可以考虑将人工智能视为创作工具,版权归属于使用该工具并对作品进行实质性创作贡献的创作者,但同时要对开发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司的权益进行合理界定,例如给予一定的技术许可收益权。
(二)建立伦理道德规范与审查机制
制定人工智能在传媒艺术创作中的伦理道德规范,明确规定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合法性、公正性和道德性要求。建立专门的审查机制,对人工智能生成的传媒艺术作品进行审查,防止出现偏见、虚假信息、侵权等问题。对于涉及人类形象、文化元素等的使用,要制定严格的规范和审批流程,确保其合理、合法、合规。加强对公众的伦理道德教育,提高人们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认识和辨别能力,引导公众正确看待和使用人工智能生成的艺术作品。
五、结论
人工智能辅助传媒艺术创作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优势,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过提高创作效率、激发创意灵感、实现个性化创作和拓展创作形式等,人工智能为传媒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动力。然而,艺术原创性争议、伦理道德问题、就业结构变化以及技术依赖与局限等挑战也不容忽视。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明确艺术原创性标准与版权归属,建立伦理道德规范与审查机制,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促进技术发展与合理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在人工智能时代实现传媒艺术创作的可持续发展,让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推动传媒艺术创新的有力工具,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具有时代特色的传媒艺术作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AIGC技术在新闻内容自动化生成中的应用研究[J].马雪.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05)
[2]利用人工智能赋能区县融媒体生产的思考[J].王伟;刘海章.西部广播电视,2023(23)
[3]自动化新闻:县级融媒体中心智能化发展新引擎[J].贺一;刘卓靖.视听,20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