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策略

作者

尤校杰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小学  215228

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这些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不仅有助于丰富音乐教育的内容,更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特点及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特点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多样性。不同民族的音乐在旋律、节奏、歌词、演唱方式以及所使用的乐器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反映了各民族的历史、风俗、信仰和生活方式。例如,蒙古族的长调悠扬辽阔,藏族的山歌高亢嘹亮,朝鲜族的舞蹈音乐节奏明快等。

(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的意义

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通过学习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小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色,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从而增强对本民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发展。

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小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体验。学生在欣赏和学习少数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拓宽音乐视野,提高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培养创新思维。

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小学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阶段,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小学音乐教育,能够使民族音乐文化在年轻一代中得到传承和发扬,避免民族文化的失传和断层,为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的现状

(一)教材内容相对单一

目前小学音乐教材中虽有部分少数民族音乐的内容,但所占比例较小,且种类不够丰富,无法全面展现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一些偏远地区或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学校,甚至难以保证教材中少数民族音乐内容的正常教学。

(二)教学方法较为传统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体验。对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缺乏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不够深刻。

(三)师资队伍专业素养不足

很多小学音乐教师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对欠缺,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培训。这使得他们在教学中无法准确、深入地传授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影响了教学质量和传承效果。

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策略

(一)完善课程体系

增加小学音乐教材中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比重,涵盖更多民族的音乐作品,包括民歌、舞蹈音乐、器乐演奏等不同形式。同时,在教材中加入相关的文化背景介绍、民族风俗讲解等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除了常规的音乐课程外,学校可以根据当地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和文化特色,开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选修课程或兴趣小组,如蒙古族马头琴课程、壮族山歌课程等,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深入学习和体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二)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相关的教学情境,如利用多媒体展示民族风情画面、播放民族音乐视频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例如,在教授蒙古族音乐时,可以播放草原风光的视频,展示蒙古族的传统服饰、舞蹈和生活场景,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让他们亲身参与到少数民族音乐的表演和创作中。例如,组织学生学习少数民族舞蹈,参与民族乐器的演奏,鼓励学生根据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进行歌曲创作或改编等,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和创造力,同时加深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最后,将少数民族音乐与汉族音乐以及其他国家的音乐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少数民族音乐的独特之处。通过比较教学,学生可以拓宽音乐视野,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同时培养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加强师资建设

定期组织小学音乐教师参加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培训课程,邀请专家学者或民间艺人进行讲座和指导,帮助教师系统学习少数民族音乐的理论知识、演唱技巧和演奏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深入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文化体验,亲身感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和内涵,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承情况。通过文化体验活动,教师可以将真实的感受和体验融入到教学中,使教学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开展小学音乐教育中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教学研究活动,组织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成果展示,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传承效果。

(四)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节、音乐会、歌舞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和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在校园内设置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相关的文化景观,如民族乐器展示区、民族音乐文化长廊等,通过环境的熏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增强文化认同感。

结论: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建设以及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等多种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地促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学生对多元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赫阳 .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策略分析 [J]. 戏剧之家 , 2024, (01): 110-112.

[2] 胡金娜 . 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中小学音乐教育 [J]. 智力 , 2023,(05): 17-20.

[3] 闫冉.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研究——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思考与应对策略的探究》 [J]. 中国农业气象, 2022,43 (08): 678.

[4] 师曼 . 论民族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 [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34):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