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青岛地铁1 号线火灾事故应急能力研究

作者

张明光 贾凯玥 李润之

山东科技大学 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266590

引言

近些来,地铁因其大容量、准时、快捷的优势,有效地解决了居民日常出行的问题[1]。但同时,地铁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大量的乘客聚集在狭窄的空间内,一旦发生火灾事件,可能会对乘客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更严重的会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2]。比如2003年的韩国大邱中央路车站的火灾事故,共造成198人死亡;2020年3月,美国纽约一个地铁站的列车突然起火,最终导致 1人死亡,16人受伤,火灾事故带来的惨痛代价敲响了应急管理的警钟。青岛地铁1号线海底隧道是目前国内最深的海底隧道,其中的过海站凤凰岛站又是少见的地下三层侧式结构,一旦发生火灾,将更容易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美国危机处理专家Robert Heath在其著作《危机管理》中提出了危机管理的4R模型,并将其划分为“缩减(Reduction)”、“预备(Readiness)”、反应(Response)”和“恢复(Recovery)”四个阶段,并以“R”为缩写,将危机处理过程称为“4R” [3]。该理论涵盖了从确认危机、建立预警系统、整合资源和技能直到恢复常态等关键步骤,各阶段并不相互独立,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衔接的,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全过程危机管理体系。因此,本文以凤凰岛站为例,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开展地铁火灾应急研究,建立该地铁站火灾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量化评估得到该车站的火灾应急能力水平,为后续地铁火灾与人员疏散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一、基于4R理论的青岛地铁火灾应急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将青岛地铁火灾事故的整个过程可划分为缩减、预备、反应、恢复四个阶段,对火灾应急管理全过程进行分析,建立青岛地铁火灾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火灾应急缩减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1.火灾应急管理系统的高效性

快速运转的管理系统是保障各项指令、措施规范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危机缩减阶段的基础,保障系统的高效性最主要的体现便是简单、直接、高效,即把最合适的人员放在系统的各个环节,同时减少不必要的环节[4]。但实际情况往往是政府在地铁火灾应急管理过程中,把大多精力都放在体制机制的完善和多部门协作的整体框架搭建上,而应急事项太多,加之各层级单位层层分工,便容易出现职多难以胜任、应急管理过程复杂、低效等现实问题。。

2.火灾应急预警能力

火灾事故预警对地铁应急管理水平影响重大,及时有效的预警可以起到预防甚至是规避火灾事故发生的作用。青岛市地铁车站的消防设施种类繁多、数量众多,如果遇到设备更新不及时、维护水平参差不齐、维修时间长等问题,这些设施是否能够在火灾早期预警和发生事故的时候及时启动并发挥出有效的作用均得不到有效保证,很容易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必须配备合格有效的火灾探测报警器,一旦出现明火,可及时准确地发出报警。

3.火灾监测系统完善程度

完善的监测监控体系,可以大大减少地铁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地铁系统中的乘客、内部员工、装修或维修工人等人员因素以及空调系统、牵引系统、电线电缆等设备,均是地铁运营发生火灾的重要因素,设置完备的火灾探测器、环境和设备视频监控器等监测监控设备,可以严格监督站内人员、监测易高温、易着火的设施。

(二)火灾应急预备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1.应急预案系统建设水平

在地铁应急管理中,尽管主要工作是由地铁公司来完成,但是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市政府制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标准,就是对地铁应急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如果文件中对工作职责进行了不明确的描述,或者没有针对地铁火灾事故等特定的突发事件建立相应的领导指挥机构,那么就可能会造成各个部门不能正确地进行职责定位,出现互相推卸责任等问题,这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地铁应急联动效率的低下[5]。

2.应急管理团队建设与技能培训

在地铁内从事消防安全工作的人员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训练,若有关工作人员没有实际操作技能,在遇到火灾等突发事件时,地铁内的消防值班人员便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有效的灭火方法,也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一条最为合适、安全的逃生路线来组织人员有序疏散。而一支优秀、专业、协作型的团队则能迅速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在应对火灾事故时,广纳生化、防爆、疏散、消防、卫生防疫、建筑等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团队,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便可以由专家团队迅速给出专业的救援意见,让救援决策更加科学和高效[6]。

3.物资与技术支持

发生火灾事故时,地铁公司配备专门的大功率排烟、灭火、通信设备,实现地下应急指挥通信网络的全覆盖,可以使日常运营信息与消防部门应急指挥平台信息互通;同时,配备专职消防队及专业施救车辆进行火灾后的灭火及救援工作,也会大大提高疏散及救援效率。

4.实战型的应急演练

实战型的应急演练能够模拟突发事件现场状况,通过演练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提前了解注意事项。而根据调研结果发现,青岛地铁消防应急演习的参与者,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地铁集团的工作人员,缺少普通民众的参与。不符合实际的演习情景,不利于提高居民的紧急逃生能力,如果发生了真正的火灾,地铁运营公司是否能够根据应急预案启动相应的程序,相关单位是否能够在第一时间到位,公众是否能够按照规定进行有序的疏散,这些都是未知数。只有提高公众的参与性,模拟现实中的火灾情景,并对演习项目进行时长更新,才能提升应急演练的功能与价值[7]。

5.民众的教育与培训

乘客的素质对地铁安全有很大的影响,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能有效降低地铁火灾的发生率,降低公众对突发事件的恐惧感,在紧急情况下,甚至能够起到挽救生命的作用。因此做好地铁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广播等方式向民众普及应急救援设备的存放位置及正确使用方法、正确的物品携带范围等,可以提高民众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减少灾害的程度,减轻地铁管理部门的应急压力。

(三)火灾应急反应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1.信息沟通传播能力

在紧急情况下,信息不畅通和信息不足,会导致救援队伍内部勘查、灭火、救灾和人员撤离等工作受到很大的影响。搭建一个健全的应急管理平台,能够让各个部门在发生火灾后及时进行信息交流,对整个事故过程实时了解,有利于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和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

2.火灾事故决策能力

有些看似小的问题,如果决策处置不当,也会引起严重后果。地铁火灾事故发生时,无论事故大小,地铁工作人员都应第一时间上报,并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同时,仅依靠应急预案进行决策处置并不能满足应急管理的需要,在火灾发生时,地铁管理人员作为现场的消防疏散指挥人员,需要迅速做出决策,选择科学的防火、灭火手段,确保乘客不受火灾伤害,保证群众财产不受损失。构建完善的应急决策知识体系,为应急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可以使管理者在火灾发生时以最短的时间提出最科学合理的应急决策方案。

3.组织协调与联动能力

在城市轨道交通事故中,政府及相关职能机构是应急救援的主要力量,而广大的社会力量能够在紧急救援中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8]。当火灾事故发生时,启动应急联动机制,使三方之间及时沟通信息,并组织应急志愿者协同公安、交通等部门进行现场秩序维护、疏散乘客,可以让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变得更加顺利。

(四)火灾应急恢复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1.火灾事故应急重建能力

当地铁火灾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迅速组织开展后续恢复和重建工作,对受损的地铁通信、供电、供气等设施进行及时地清理和维修,对受损的地铁线路进行调试,可以尽早恢复正常运营。同时,妥善安置和慰问事故中受伤害人员和受影响人员,对受灾人员进行跟踪关注与救助,才能最大程度上减小事件的负面影响。

2.火灾应急体制总结完善能力

从4R危机管理理论的恢复力角度来看,一次事故过后,经过认真反思,可以有效地防止此类事故的再度发生,从而提升事故处理水平。在地铁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政府部门和地铁运营企业要对整个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对救援工作的各个环节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发现这次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和缺陷,并将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为今后的同类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3.灾后心理疏导机制的建立

产生重大影响的地铁火灾事故,往往会对第一现场目击人员的身心造成严重伤害,所以,建立心理疏导机制,进行心理干预,为灾民提供一定的帮助,可以减少民众因突发事件带来的心理伤害。

4.灾后形象管理计划的制定

在火灾事故的灾害及威胁消除后,地铁公司及时做好沟通解释工作,主动将事故的结果向社会公开,让公众了解情况,安抚民众心情,并接受社会和民众的监督,能够有效恢复地铁在应急管理方面的声誉。

5.应急管理监督机制的建立

将地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评,建立应急管理监管体系,既能有效填补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9],又能促使地铁管理者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二、青岛地铁1号线火灾应急能力评估

(一)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以上文青岛地铁1号线火灾事故应急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为基础,结合青岛市地铁系统的实际情况,建立青岛地铁火灾应急能力评价3级指标框架体系,一级指标为青岛地铁火灾应急能力目标层,二级指标为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的四个体系:火灾应急缩减能力、火灾应急预备能力、火灾应急反应能力、火灾应急恢复能力,如图1所示:

(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青岛地铁1号线火灾应急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判断矩阵

邀请包括地铁工作人员、地铁安全研究专家和火灾应急管理研究专家在内的10位专家,采用层次分析法,按照Saaty比较尺度表(见表1)将系统的各个二级指标及三级指标之间分别作两两比较,将结果求取平均值,得出判断矩阵[10]。

3.应急能力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由各位专家打分的平均值得判断矩阵,并计算一致性比率。其中二级指标的一致性指标CI=0.038、一致性比率CR=0.043,通过一致性检验,各级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及三级指标的一致性比率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三)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火灾应急能力评估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隶属度理论,将定性评价定量化的评价方法,广泛用于应急能力评估领域[11]。在青岛地铁1号线火灾应急能力的评估中引入“强、较强、一般、较弱、弱”等模糊概念进行评判,其中,指标具体值来自现场调研以及青岛市消防部门提供的信息两个方面,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青岛地铁1号线火灾应急能力进行综合评估的具体步骤如下:

1.构建因素集

设某一层级的青岛地铁1号线火灾应急能力评估指标有n个,则因素集可记为M={m1,m 2,…,m n}。对应Mi的下一级指标为Mi={Mi1, Mi2, …, Mik}。

2.建立评语集

将模糊概念具象为评语集,用元素vi表示各可能出现的评价,设评语有m个,则各评价结果组成的集合即为评语集V={v1,v2,…,vm}。将青岛地铁1号线火灾应急能力评语集划分为五个等级:V={强,较强,一般,较弱,弱}。

3.建立权重集

各因素对评价对象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即呈现出不同的权重。为了准确反映各指标因素在模糊综合评价中的重要程度,应选取上文层次分析所得的各指标权重值,从表3取值。

4.确定指标隶属度

指标隶属度为各个指标对青岛地铁1号线火灾应急能力的各评语集的隶属程度,对青岛地铁1号线火灾应急能力评估定性指标来说,设有p个专家对某指标进行评判,有q个专家选中某个评语等级,则该指标对于该评语集的隶属度为q/p。

5.确定模糊关系矩阵

根据专家意见及实际情况确定指标隶属度后,即可生成模糊关系矩阵F。其中,三级指标Mij对评价等级vt(t =1,2,3,4,5)的隶属度为Mijt,Mij的评判集为rij=(rij1, rij2, rij3, rij4, rij5),其中i =1,2, …,n,j=1,2, …,k,由此可得到第i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模糊关系矩阵Ri:

综上所述,对青岛地铁1号线火灾应急能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估,根据各级指标权重,结合10位专家对青岛地铁1号线火灾应急能力评估指标隶属度的打分,可计算综合评定向量以及火灾应急能力量化评估值,以三级指标为例,专家对青岛地铁1号线火灾应急能力的隶属度打分如表5所示。

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所得结果,得知青岛地铁1号线火灾应急能力的综合得分为0.544,即其应急能力水平为一般,因此1号线对于突发火灾事故的应急能力还有待提高。

其中,二级指标得分结果由低到高依次为火灾应急预备能力(0.525)、火灾应急反应能力(0.545)、火灾应急缩减能力(0.568)、火灾应急恢复能力(0.570),因此对于青岛地铁1号线来说,其火灾应急能力提升的着重次序应为火灾应急预备能力>火灾应急反应能力>火灾应急缩减能力>火灾应急恢复能力。

结语

本文从青岛地铁1号线现状出发,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构建了由火灾应急缩减能力、火灾应急预备能力、火灾应急反应能力、火灾应急恢复能力组成的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1号线侧式车站凤凰岛站火灾应急能力进行了量化评估。结果表明:凤凰岛站火灾应急能力的综合得分为0.544,应急能力水平一般,其火灾应急能力提升的着重次序应为火灾应急预备能力>火灾应急反应能力>火灾应急缩减能力>火灾应急恢复能力。

参考文献

[1] 单奕嘉,赵源,徐明,等.地铁与市域(郊)铁路协同调度指挥模式研究[J].中国铁路, 2024,(10):122-134.DOI:10.19549/j.issn.1001-683x.2023.12.27.001.

[2] 戚文竟.地铁火灾烟气流动特性及人员疏散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7.

[3] [美]罗伯特. 希斯. 危机管理[M].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04.

[4] 何维.基于4R理论的我国县域森林火灾应急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2022. DOI:10.27342/d.cnki.gscdu.2022.000325.

[5] 周健.危机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南宁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22. DOI:10.27034/d.cnki.ggxiu.2022.002461.

[6] 赵躲.国内地铁突发性事件中高密度人群应急疏散管理研究[D].江苏:南京工业大学,2017.

[7] 马鲜萌.区域性火灾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分析[C]//中国人民警察大学,中国消防协会.2024年度灭火与应急救援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火灾理论与预防.河北省廊坊市消防救援支队;,2024:26-28. DOI:10.26914/c.cnkihy.2024.032718.

[8] 张成萌.基于数据分析技术优化森林防火资源配置策略[J].黑龙江环境通报,2025,38(02):38-40.

[9] 王唐耀.PPRR理论视角下N市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 DOI:10.27248/d.cnki.gnjqc.2024.001594.

[10] 张驰,陈涛,倪顺江.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的电网系统应急能力评估[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0,16(02):180-186.

[11] 许雪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及应用[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