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地基基础工程检测技术与稳定性评价方法

作者

戴悦

北方测盟科技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20

一、引言

在建筑工程领域,地基基础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承担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其传递至地基深处。一旦地基基础出现问题,可能引发建筑物的沉降、倾斜甚至倒塌等严重后果,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准确检测地基基础的各项参数,科学评价其稳定性,对于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意义重大。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评价方法应运而生,为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保障提供了可靠手段。

二、地基基础工程检测技术

(一)岩土工程勘察

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涉及对施工现场及周边的地质地貌观察和测绘,以掌握地层、岩石、地质构造和地下水情况。地质测绘人员使用地质罗盘、GPS等工具记录地质现象,绘制地质图件。例如,在山区建筑工程中,地质测绘有助于识别地质灾害风险,为地基设计提供参考。

勘探包括钻探、井探、槽探等方法。钻探是常用手段,通过钻机取岩芯样本进行分析,以判断地层岩性、厚度和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例如,在高层建筑地基勘察中,钻探获取的岩芯分析结果有助于计算地基承载力。井探和槽探适用于浅层地质勘探,能直观观察地层结构和岩土体特性。

(二)原位测试

标准贯入试验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原位测试方法。将标准规格的贯入器打入土中一定深度,记录锤击数。锤击数的大小与土的密实度、强度等密切相关。通过标准贯入试验,可以快速获取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地基承载力的估算提供数据支持。例如,在砂土场地的地基检测中,标准贯入试验的锤击数能够反映砂土的相对密度,进而判断地基的稳定性。

静力触探试验利用压力装置将探头匀速压入土中,同时测量探头所受到的阻力。根据阻力与土层性质的关系,可确定土层的类别、划分土层界面,并估算地基土的强度、压缩性等参数。与传统的钻探取芯方法相比,静力触探试验具有连续、快速、准确等优点,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地基土的性质变化。

(三)无损检测

低应变法用于检测桩基础完整性,通过在桩顶施加激振力产生应力波,根据反射波特征判断桩身缺陷。例如,灌注桩施工后,此法能快速发现并处理桩身缺陷,确保质量。

探地雷达通过分析高频电磁波在地下传播的反射和散射信息,绘制地下结构图像,直观显示地基内部情况。该方法快速、无损,分辨率高,适用于大面积地基检测,如道路、机场跑道等。

三、地基基础工程稳定性评价方法

(一)极限平衡法

瑞典条分法是极限平衡法中较为经典的一种。该方法将滑动土体分成若干个垂直土条,对每个土条进行受力分析。假设土条之间的作用力平行于土条底面,通过建立力的平衡方程和力矩平衡方程,求解出地基的稳定安全系数。瑞典条分法计算相对简单,但忽略了土条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计算结果相对保守。在一些对精度要求不是特别高的小型工程或初步设计阶段,瑞典条分法应用较为广泛。

毕肖普法在瑞典条分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考虑了土条之间的水平作用力。通过迭代计算,使计算结果更加准确。毕肖普法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地基情况,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地基的稳定性。在大型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等对地基稳定性要求较高的项目中,毕肖普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数值分析法

有限元法是一种强大的数值分析工具。它将连续的地基土体离散为有限个单元,通过建立单元的力学模型,求解整个地基系统的平衡方程。有限元法能够考虑地基土的非线性特性、复杂的边界条件以及土体与结构的相互作用等因素。例如,在高层建筑的地基稳定性分析中,利用有限元软件可以模拟建筑物在不同荷载作用下地基的变形、应力分布情况,评估地基的稳定性。

离散元法主要用于分析颗粒介质的力学行为,适用于研究松散土体、岩石等组成的地基。它将地基土体看作由离散的颗粒组成,通过模拟颗粒之间的接触、碰撞等相互作用,来研究地基的力学响应和稳定性。在尾矿坝、堆石坝等工程的地基稳定性评价中,离散元法具有独特的优势。

四、工程案例分析

(一)某高层建筑地基检测与稳定性评价

在某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中,首先进行了岩土工程勘察。通过地质测绘,了解到场地存在一定的地层起伏和岩石风化现象。随后进行了钻探勘探,获取了不同深度的岩芯样本,并进行了室内土工试验,测定了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同时,采用了原位测试方法,如标准贯入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进一步确定了地基土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在桩基础施工完成后,利用低应变法对桩身完整性进行了检测。

采用极限平衡法中的毕肖普法对地基的稳定性进行评价。根据勘察和检测得到的数据,建立了地基的力学模型,计算出地基的稳定安全系数。结果表明,在设计荷载作用下,地基的稳定性满足要求。同时,利用有限元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对比了不同工况下地基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验证了极限平衡法的计算结果。

(二)某桥梁地基基础检测与稳定性评价

对于某桥梁的地基基础,由于其位于河流附近,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采用了地质雷达法对地基进行了大面积的检测,快速发现了地基中可能存在的空洞和软弱夹层。同时,进行了钻孔灌注桩的抽芯检测,确保桩身混凝土的质量。此外,还运用了声波透射法对桩身完整性进行了全面检测。

考虑到桥梁基础承受的荷载较为复杂,采用了有限元法进行稳定性评价。建立了包含桥梁结构、地基土体以及桩基础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桥梁在自重、车辆荷载、地震荷载等多种工况下的受力情况。通过分析地基的位移、应力和塑性区分布,评估了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并根据模拟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加固措施。

五、结论

地基基础工程检测技术和稳定性评价方法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岩土工程勘察、原位测试、无损检测等多种检测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全面、准确地获取地基基础的各项参数。而极限平衡法、数值分析法等稳定性评价方法能够从不同角度对地基的稳定性进行科学评估。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工程要求和经济因素,合理选择检测技术和评价方法,确保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基基础工程检测技术和稳定性评价方法也将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建筑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叶鸿涛.提高水利工程地基基础岩土检测技术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03):216-218.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2503071.

[2]林广平.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的重要性和关键技术[J].中华建设,2025,(01):171-173.

[3]史小妮.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要点及优化策略[J].建材发展导向,2024,22(23):11-13.DOI:10.16673/j.cnki.jcfzdx.2024.0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