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作者

黄维

松滋市实验小学

一、引言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基石,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重任,更肩负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使命。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工作与生活中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这一能力,引发了教育界广泛关注与深入探讨。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一)契合终身学习理念

当今社会知识更迭迅猛,终身学习成为必然趋势。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在离开学校后,主动摄取新知识,适应社会变化。小学语文作为启蒙学科,为学生开启知识大门,培养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早期就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受益终身。

(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学习风格与节奏。自主学习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空间,他们可以依据自身兴趣、特长选择学习内容与方式,挖掘自身潜力,展现个性风采,避免被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所束缚,实现多元发展。

(三)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当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他们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积极参与者。能主动思考、提问、探索,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教师教学更具针对性,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率自然得以提升。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教师主导地位过强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在课堂上依旧占据绝对主导。全程把控教学节奏,从知识讲解到问题回答,学生参与度低,自主思考机会少,习惯于依赖教师给出答案,缺乏自主探索精神。

(二)学习方法指导不足

虽然教师常强调学习方法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系统指导欠缺。例如阅读教学,未详细教导如何精读、略读、做读书笔记;写作教学,未有效引导如何积累素材、构思框架,导致学生面对学习任务时茫然无措,不知如何下手。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

现有评价多侧重知识掌握与考试成绩,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表现,如学习主动性、方法运用、自我管理等。这使得学生为追求高分而被动学习,忽视自主学习能力养成,教师也难以依据评价精准改进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年龄特点制约

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自我控制能力弱,认知水平有限。在自主学习初期,难以长时间专注,易受外界干扰,且对学习任务理解不深,不知如何规划学习,给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带来挑战。

(二)家长教育观念偏差

一些家长过于看重成绩,只关注孩子作业完成与否、考试分数高低,忽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甚至在孩子自主学习探索时,因怕耽误时间、影响成绩,过度包办代替,剥夺孩子自主成长机会,阻碍学校教育成效。

(三)教学资源整合困难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需丰富教学资源支持,如线上学习平台、拓展阅读资料等。但部分教师在资源整合上缺乏能力与精力,学校资源配备也参差不齐,导致学生可利用自主学习资源匮乏,限制自主学习开展。

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点燃自主学习热情

1. 创设趣味情境

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生动情境,如教学《桂林山水》,利用多媒体展示桂林山水的旖旎风光,让学生仿若身临其境,激发对课文的探究欲;学习童话故事,布置童话场景,让学生角色扮演,在趣味中走进文本,主动学习。

2. 开展多元活动

举办语文知识竞赛、朗诵会、手抄报展览等活动。竞赛激发学生竞争意识,促使其主动复习知识;朗诵会提升朗读水平,增强对文学作品感悟;手抄报展览培养综合运用知识与创意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爱上语文,自主学习。

(二)引导学习方法,助力自主学习起航

1. 阅读学习方法指导

教授精读技巧,圈画好词好句,批注感悟;略读时抓关键信息,快速了解文意;读完后绘制思维导图梳理结构。如读《草船借箭》,精读诸葛亮与周瑜对话,体会人物智谋,略读军队筹备细节,读完绘制人物关系与事件发展思维导图,提升阅读效率与理解深度。

2. 写作方法传授

从日常积累入手,教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趣事、美景、人物特点;写作时引导构思,确定主题、列提纲,如写游记,按游览顺序列景点提纲,再丰富内容;写完后组织互评,学习他人优点,改进不足,逐步提升写作能力。

(三)创设自主学习环境,给予自主成长空间

1. 课堂自主探究空间

课堂上设置探究问题,如学习《蝙蝠和雷达》,提问 “蝙蝠飞行原理与雷达工作原理有何异同”,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查阅资料、讨论分析,教师适时引导,培养合作与自主探究精神。

2. 课外自主学习拓展

布置开放性课外作业,如阅读课外书籍写读后感,观察季节变化写观察日记,定期组织交流分享,拓宽学习边界,培养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课外延续学习热情。

(四)完善评价体系,护航自主学习之路

1. 多元化评价指标

纳入自主学习指标,如学习计划制定与执行、资料收集整理、问题提出与解决、小组合作贡献等,综合考量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与成果,全面反映能力水平。

2. 过程性评价为主

注重学习过程跟踪评价,定期记录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方式、课外学习动态,及时反馈,肯定进步,指出不足,激励学生持续改进,强化自主学习动力。

六、结论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虽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兴趣、引导方法、创设环境以及完善评价等策略实施,结合家校协同努力,定能让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逐步成长为自主学习者,为未来发展积蓄力量,开启终身学习的美好航程。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3] 林崇德。教育的智慧 —— 写给中小学教师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