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析蒙太奇手法在书籍设计中的艺术表现

作者

韦敏

成都东软学院 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 611844

摘要:“蒙太奇”是一种电影剪辑方式,利用不同镜头的剪辑与重组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效果。在蒙太奇的发展历史中,其应用领域逐渐拓宽到了建筑、文学及平面设计领域,本文主要讨论蒙太奇手法在书籍设计中的艺术表现。书籍中的元素与电影中的镜头有着相似之处,将电影剪辑中的蒙太奇手法运用到书籍的设计中,能够为书籍带来节奏感、空间感与情感化的体验。

关键词:蒙太奇;书籍;重组

一、蒙太奇中的剪辑与重组

苏联电影导演列夫·库里肖夫给俄国著名演员莫兹尤辛拍了一个无表情的特写镜头(图一),并且将这个镜头分别和一碗汤、一口暗房死者的棺材、一个小女孩的镜头并列剪辑在一起(图二、图三、图四),分别让观众看到了一名饥饿的男子、一名悲伤的男子和一名喜悦的男子。同样的表情,分别与不同的素材组接起来,创造出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和情感。

这种著名的库里肖夫效应就是电影中常用的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手法的核心在于“拆分”与“组合”,将大量的素材进行选择和处理,按照一定的规律重新组合起来,得到不一样的情感与体验效果。著名导演普多夫金曾强调,蒙太奇的本性为各种艺术所固有,因此,这些在蒙太奇平面设计中同样适用[1]。

二、疏密与时间的节奏控制

蒙太奇剪辑可以压缩或延长时间。如果电影中长时间处于同一种节奏下,难免观众会使观众产生乏味的感觉。通过不同时间段落的剪辑组织,电影可以制造缓慢、快速或稳定的时间推进效果,电影的节奏控制与蒙太奇的组接息息相关,通过松散或密集的镜头切换,相同长度的片段能够产生不同的节奏效果[2]。松散的镜头会带给观众一种慢节奏的时间体验,密集的镜头会带给人一种快节奏的时间体验。这种节奏的剪辑与组接同样可以应用到书籍等书籍设计中。书籍中的留白与图形文字的组接、图片密集程度的组接就是一种强调节奏的蒙太奇设计。电影中使用蒙太奇手法把不同景别和不同时间长度的镜头组接在一起,使电影具有节奏感,带给观众跌宕起伏的节奏感。在书籍等书籍设计中,同样可以根据这种蒙太奇手法,在书籍层次上进行对比与节奏的形式排版,插入留白的空间丰富画面的视觉语言,让书籍形成快慢有秩的节奏感。如在书籍《烟斗随笔》中,大篇幅的留白与图片穿插于文字页之间,文字的密集于与留白的图片页面形成快速与缓慢的对比,使书籍具有节奏感。

三、整体的空间构建

日本著名的书籍设计大师杉浦康平曾强调书籍设计的整体性,他认为书籍不是静止不动的物品,而是在运动的、充满活力的容器。读者在翻看一本书时,每一个页面的内容依次呈现出来,读者阅读书籍的过程中,是对书中内容进行组接与遐想的过程,更是对书中空间进行感知的过程。如果我们像观看影视大片那样,将翻阅图书的过程,概括为一个意识流动,从头至尾像影视分镜头,将文字、插图、空白、护封、封面、环衬、扉页以及内容的一章节都看作一个有机的组合,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其中存在一条完整的充满秩序感的心理线[3]。书籍中的每一张图片,就代表一个电影镜头,图片不同的组接方式会带给读者不同的情感体验,一本书籍组成一篇“大蒙太奇”故事。基于书籍的整体设计,借助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像创作一部电影一样整体运筹讨论一本书籍的设计,为书籍设计注入新的思路[4]。

四、元素与组接的情感联系

电影中通过蒙太奇手法将镜头组接在一起,能够创造出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如在上述库里肖夫的案例中,将同一个镜头分别与另一个不同的镜头组接组接在一起,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与情感。在书籍等书籍设计中,将一组内容与其他不同的内容分别放在一起,也会得到同样的效果。在以图片为主图册设计中,将图片元素通过并置、重组、分解、编辑等方式对图片元素进行整合与组接,这种整合与组接可以将非自然存在的事物拼接在同一个平面内,产生一种新的效果与情感体验,为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蒙太奇手法为图片的组接创造了更多的可能,也为读者创造了个人的理解空间和想象空间。在书籍设计中,利用蒙太奇“组合式”的思维手法,将不同元素组接在一起,创造出不同的情感联系,留给读者个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结语

把一本书看作一个整体,翻阅书籍的过程,就是一个意识流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像观看一部电影一样,有节奏、有空间、有情感联系。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与书籍的设计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在书籍设计中利用一些电影蒙太奇的手法,使书籍设计形式更加丰富生动。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只有不断尝试新的设计方法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设计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旭,洪缨.蒙太奇在书籍情感化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编辑之友,2018(12)

[2]郑琼洁. 演绎改写:叙事方式与插图表现手法[D].南京艺术学院,2020

[3]林庶.浅谈书籍装帧设计的空间转换[J].新美术,2004(02)

[4]丁楠.电影蒙太奇对书籍设计的启示[J].大众文艺,2016(17)

作者简介:韦敏,女,1997年6月,汉族,成都东软学院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